格桑花的信仰

《格桑花的信仰》

第183章 除夕之夜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徐万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想到,他一时的权宜之计,竟彻底改变了他和韩奎辛的人生,也让两个家庭险些分崩离析。

这一年的除夕格外热闹,除了以往的放鞭、守岁、拜年还多了一项特别的活动,那便是春节联欢晚会。对这场史无前例的盛会的期待之情让大家对这一年的春节有了别样的感情。那个年头,有电视的人家终是少数,一旦被人知道,很快方圆几里之内就会传开了,大家像预订电影票一般早早地便去家里跟主人打好招呼。讲究的,会带上点家里拿得出手的点心,不讲究的干脆直接去卖个脸皮。巴掌大的房间,少说也要预定出十几个人位子,赶上个好说话的人家,那怕是跟赶庙会似的,想都挤进屋子里是根本不可能的。于是,很多人不得不趴在院子的窗户口,透过屋里为数不多的缝隙,瞄上几眼,如同看哑剧一般,却依然不亦乐乎。平日里见面不说话的人,在此时也都打开了话匣子;彼此心怀芥蒂的,似乎也不得不忍受着前胸贴后脊的亲密距离。期间总是免不了些许摩擦的,拌嘴的有,推搡的也有,但谁也不愿意因此放弃自己脚下的这一亩三分地儿,谁也不肯错过这次全国的盛会。

这场春晚,仿佛把全中国人民都聚到了一起,无论天涯和海角,纵然素不相识,从未谋面,可一想到大家都在欣赏着同样的歌曲,津津乐道着同样的段子,为同样的精彩连连叫好时,天下一家的感觉自然而然地便被激发出来了。

徐仁厚一家也没有电视,于是徐万国便提前预定了与他们家一街之隔的虎子家。

虎子家祖上几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到了他爷爷这一代,家里实在是养活不起了,为了不被饿死,虎子爷爷便跟着村里的人搭伙北上谋生去了。他是苦日子里熬出来的,干活肯出力,有眼力价儿也有胆识,慢慢的就有老板相中了他,找他做伙计,接着又升管事。虎子爷爷最巅峰的时候,一个人手下管着五家店铺,也是个小有名气的人物,钱财啥的自然也就积攒了不少。只是,尽管如此,虎子爷爷一直有个心结,便是觉得自己没上过学,没有文化,纵然不识字并没有耽误他算经济账,可他始终觉得自己挣再多的钱也无法真正融入上流社会,他在别人眼里永远都是个给人打工的土老帽。于是,他在虎子爸爸的教育上就下了血本,他立志要让他们老张家从此改换门风,成为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虎子爸爸也是真的争气,成了他们村第一个大学生,只是学了一个他老爸听都没听说过的物理专业。更让虎子爷爷气不过的是,他爸爸毕业没多久就说因为工作安排要背井离乡,这一离乡就再也没有音信。

虎子爷爷只有虎子爸爸一个儿子,虎子爸爸离开前也只留下了虎子这一根独苗。从此虎子便成了他们家的掌上明珠。只是,虎子爷爷再不逼迫虎子上学读书了,他说他们老张家可能是吃不了文化这口饭,他不能让虎子再从他跟前飞走了。

虎子真的是家人捧在手心里长大的,长辈们因为他从小没有爸爸,都愿意由着他的性子,再加上家底本就殷实,于是乎,一个整日里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便诞生了。

虎子在村里,除了害怕他爷爷,便是徐万国了。只是,他不敢得罪爷爷,是因为爷爷掌握着他们家的财政大权,一旦惹他老人家不高兴了,那自己必然要过一段勒紧裤腰带的日子。而怕徐万国是因为徐万国这小子愣起来是真能豁出去命。俗话说,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不要命的怕神经病的。当年的徐万国在虎子眼里无异于一个不要命的神经病。但是,虎子打心眼儿里敬佩徐万国这硬气的性格。他知道,村里很多男孩子愿意喊他一声虎子哥,有一半看在钱的份儿上;可是他们喊的那声万国哥,那是真心想给他当小弟。毕竟,不是谁都能在几厘米粗的铁棒威胁下面股改色心不跳的。

徐万国和虎子当年走在街上,绝对是同龄男孩眼中最亮的仔,即使被他们欺负过,心中怀有怨气的孩子,也是不可避免的会生出些许羡慕之情。

虎子自然是要给徐万国一家留出了看电视最好的位置。他知道徐家来了贵客,他盘算着即使不算万军哥的儿子,至少也得腾出八个成年人的地方,再加上他们一家子,那主屋是不能再应许别人进来了。只是,他大大低估了人们看热闹的心理,除夕那天,天还没黑,便有人开始登门拜访了,一屁股坐在了炕头,便再不肯挪地儿。这抢位置的苗头刚一燃起,很快就烧起来了,大家表面不漏声色,却都在暗自使劲,有的人甚至端着还没吃完的年夜饭就出门了。尽管虎子在屋子里一个劲儿地喊,这地儿有人了,可是根本没人听得进去,大家蜂拥着要给张老爷子拜年。虽然大家心里都清楚,拜年不过是个托词,不过是为了在主屋占个一席之地,可是伸手不打笑脸人,已经进屋的人,怎么说都不好给人家赶出去吧。虎子看着屋里空余的地方被蚕食的越来越小,他愈发地坐不住了,于是拔腿跑去徐家催促。

彼时的徐家也聚着一屋子人。虎子一进院子,便看到正搬柴进屋的徐万国,再走进几步,又可以瞅见半拉屁股——那是蹲在地上烧火的徐万军。周彩芹将面板摆在灶台旁,边包饺子边往锅里丢,时不时地还要伸手逗一逗凑在她跟前的小孙子。韩芳怡和张翠配合着擀饺子皮。起初是张翠擀皮,韩芳怡在一旁揪面剂子,后来韩芳怡觉得张翠的技术看上去着实有些生疏,明显跟不上干妈的节奏,于是便和她调换了工作。徐仁厚和他的老哥哥韩立章更像是监工,在屋子里一会儿瞅瞅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偶尔也去门口和往来的人们说道上几句吉利话。只是这番热闹的情景下,总是飘着一片难以散开的乌云,那便是韩奎辛。是的,纵然是这场万人空巷的春晚,依旧没能将他召唤回来。每个人心里都有着自己的盘算,但谁都不愿意戳破,大家像没事人儿一样,热烈地讨论着晚上的安排。

虎子一把拉住徐万国,上气不接下气道:“大哥,赶紧的吧,再晚就没地方了,我们家快顶不住了!”

徐万国先是一愣,人们的热情似乎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随后心理也跟上了痒痒挠似的,按捺不住了。他三两步跑进屋,一把扔下手中的柴火催促道:“别做了,回来再吃吧,虎子说他家没地方了!”

经他这一吆喝,这一屋子的人都躁动了起来。最着急的除了徐世东大概当属韩芳怡了。徐世东年纪小,他可以立即喊出自己的欲望:“奶奶!我们走吧,走吧!”然后拉着奶奶的胳膊就要往外拖。韩芳怡不行,她已经是大孩子了,她不好意思立马撂挑子走人,只能来来回回地环视着屋子里的每个长辈,丝毫不掩饰内心的渴望。

徐万国看着她那副傻愣的模样,有那么一瞬间竟忘记了自己内心的焦急,只觉得眼前这姑娘直爽得可爱。

“去吧去吧,你们都去!万国,快,你带着东子和大家伙都去!老徐,你跟韩大哥也去,我跟万军在家弄就行了!”周彩芹理解地说道。

徐万军应声站起身来,用脚随便理了理地上凌乱的柴火,连连称是,边说边伸手拉过张翠和韩芳怡,就往外推,然后又转身拽起老爸和干爸的胳膊,嘴里说着:“万国,你带着大家先去占个地儿,别让人虎子家为难。”

于是乎,徐万国就带领着这一家老小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彼时,虎子家已经挤满了人,虎子一进门就冲到了最前头,他胳膊奋力向两边巴拉着,嘴里不住地喊着“大家伙让一让,让一让”。被拨开的人群闻声望去,徐家人一下子就成了焦点。这万众瞩目的感觉让两位老人有些不自在,尤其是徐仁厚。他前些年因为徐万国这个小子,早就在这方圆数里的小镇上扬名了,不过他自己心里门儿清,扬的并不是啥好名声。

如今,他们借着虎子又想在这人群里插队,让他觉得自己更像是做了亏心事一般。

“虎子,算了算了,别挤了,在后面一样看的。”徐仁厚劝解道。

“那不成!”虎子头也不回,继续往里塞。

徐仁厚一把拉住徐万国:“让虎子带着东子、芳怡和小翠进去吧,咱们老爷们就在后头得了。韩大哥,你说呢?”

“是是是是,这就挺好,这就挺好!”韩立章连连点头,也跟着住了脚步。

张翠听到了也不往前走了,说道:“我也不进去了,让俩孩子进去赶个热闹吧,住一会儿我就回去换咱妈过来。”

接近零度的空气一下子就沸腾了起来,人们忘记了寒冷,忘记了疲惫,个个精神熠熠,神采飞扬。不知过了多久,忽然有人喊了一句“开始了!”,喧嚣声戛然而止,随即是一阵窸窸窣窣的低语,然后气氛再一次热烈起来。开始了,全国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第一次正式走进了老百姓的生活。

在大家一阵阵的低呼声中,张翠挤出了人群,他对徐仁厚说:“爸,我回家叫妈过来。”

那晚的节目确实精彩,所有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前方的电视机上,即使很多人只能伸长脖子从前面的人缝中艰难地瞅上几眼,却也丝毫不敢走神。徐仁厚也不例外。

他不记得张翠什么时候离开的,他不知道自己的媳妇周彩芹是什么时候来到自己身边的,他更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徐万军是和母亲一起过来的,中途又离开了。

直到晚会结束,人群消退后,徐家人才意识到,徐万军和张翠都不见了。

他们琢磨着,他们夫妻俩该是提前回了家。只是,周彩芹心头莫名泛起丝丝不安。她催促徐万国道:“快,你去你哥家看看,这大过年的,你嫂子就算了,你哥也一声不响地回去了,我总觉得不太对,别不是遇着啥事了。”

被母亲这样一提点,徐万国心里也有些犯嘀咕,这确实不像是大哥的作风。“我哥回去没跟你说?”他反问道。

“没有,小翠从虎子家回去喊我们,她本来说她在家收拾好了就过来,但是一直没来,你哥中间说要回去叫她,好像再就没回来了。”

“可能是我嫂子不舒服吧,陪我嫂子回去了。”徐万军嘀咕道,随后跨上院子里的二八大杠超徐万军家奔去。

就在距离徐万军家几米远的地方,迎着月光,他看到前方有一团攒动的黑色人影,几乎把巷子截断了。他跳下车,又往前走了几步,意识到那正式大哥家。他丢下车子,飞奔过去,拨开了人群挤了进去,眼前的一幕如五雷轰顶,让他大惊失色。

徐万军浑身是血立在院子里,纹丝不动,像是一座雕塑,而韩奎辛就躺在他的脚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