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开头合集

《小说开头合集》

在下岳无蘅4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岳无蘅回头望去,人群之中,一名蓝袍男子也从幻境中挣脱醒来。

男子的鬓角还残余着未干的细汗,见有人比他先到闻道梯,小小惊讶一番,心绪莫名,声音疏朗大方道,“问心路与闻道梯不同,望这位道友勿要走马观花,错过内里乾坤。”

“内里乾坤?”岳无蘅眯了眯眼睛,为所问而感到疑惑,亦为男子的出言提深觉不解。

这世上好心的人虽多,却也有着自己的心思和较量,大抵两种,其一是另有所图,其二是但求不愧于心。

岳无蘅见惯了前者,倒分不清男子此言是否为后者。

男子琥珀色双眼往她脸上一晃,似有着看穿人心的本事,如先前那般光风霁月,“昆吾闻道梯而今有六千三百三十五级,一步一道,俱是先人大能留下的雄浑道意,除开山收徒,鲜有机会入内,道友还且应多多珍惜,既可增添几分见识感悟,亦领略诸道不同。”

他说完,又怕其不信,“此为昆吾长者所言。”

“多谢道友。”

“不必言谢,我只是把道友日后该知道的事提前告知罢了。”男子谦虚作揖,“在下君中宵,来自中境君家。”

东南西北中五境,即使地区划分,也是势力划分。

“在下岳无蘅,来自凡尘界。”

君中宵的目光看向宛如盘龙卧在青山间的长梯,前辈的谆谆教诲犹在耳畔,如果走问心路求的是一个快字,那么登闻道梯要的就是一个慢字。

他出身君家嫡脉,得父辈余荫庇蒙,见识宽广,所以能从问心幻境中轻易脱身。

换句话说,这算是一定意义上的作弊。

“且与道友在闻道梯尽头再会。”

交浅言深是为忌讳,他出言解释全凭性格使然,除了心生结交之意,余下的是好奇作怪,以及一丝较量。

擦肩而过时,君中宵朝少女礼貌颔首,率先登上闻道梯,一弹指便是一级,身形逐渐缩小成黑点。

岳无蘅有些意外,这般场景似乎与他之言南辕北辙。既然是领略诸道不同,自是需要轻嚼慢咽细细品味,如此行径,若非他所言不假,约莫只有一种可能,这些道意与他无关。

弄清楚了闻道梯的性质,岳无蘅垂头思索片刻,亦登上石梯,而她身后的人群仍旧未有半分动静。

甫一踩到实处,自鞋底传来一股轻盈欢快之意,岳无蘅只觉得浑身舒泰,眉间疲劳荡然无存,仿佛一口气便能走完这长长石梯。

如枯木逢春,磅礴生机注入体内,为长生道。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人们最初对修仙的理解便是长生。他们向神稽颡膜拜,将自己摆放在尘埃里,如蚁卑微,祈求神赐予长生。后来神陨落,他们引气入体,试图用修仙获得长生。

岳无蘅摇头,这不是她想要的。

她毫不犹豫迈开步伐。

道意是修士意愿的具象化,愈是强烈,愈是凝实,如灯笼一盏照明修士脚下茫茫修仙路。

人有千种,自然道意也因人而异,各有千秋。同一种道可生无数种意,没有对错低贱之分。盖因闻道梯有秘法加持,每级道意竟可化为实质景象浮现眼前,人置身其中可直面感受道意的存在。

岳无蘅看见,仙乐阵阵,接引神光绚烂夺目。

仙途坦荡的修士进阶时轻而易举,修炼于他来说信手拈来,眉宇间的自信不曾受过打击,所悟所感仿若山河浩浩,气势磅礴,为乾坤道。

妖兽乱世,遍地杀机,少年肩扛起长枪撑起一方安土,直至灵力耗尽也不曾回头,血与汗之下是少年人的骄傲,知难而上,百折不屈,赤子之心难得,为普渡道。

可这些都不是她的道。

一千,两千……六千……六千零五……还有三十级便是闻道梯尽头,她转身回望星星点点散落在石梯的人影,只觉得胸腔里憋着口闷气,难以纾解。

她想活着,修仙这条路摆在面前正好,可踏上了又因未知而感到恐惧。

步履不停,落在最后一级石梯,眼前是广阔无垠的平地,似瑰玉割出的齐整,衣袍飘飘的昆吾弟子两两三三结伴相立,谈笑风生。

忽有一人的视线扫向她,发出短暂的惊呼,小小变故如石掷湖,牵起阵阵涟漪。

众人围上前来,七嘴八舌问她怎如此快就走过问心路和闻道梯,是哪个修仙世家出来的翘楚,种得是何种道心。

这也不怪他们失了风度,像那街头巷尾走卒一般遇奇便一涌而上,实在是此次上次上上次开山收徒,都没有见过如此奇速。

问心路考心志,闻道梯试道心。后者往往需要三五天乃至十天半月方有人闯完,他们是六峰遣来观察好苗子的马前卒,已做好久等的准备,万万没有想到竟有人只费了半天工夫。

罕之又罕,有人回过神来,已经用传音玉佩通知自家师长。

岳无蘅绷着脸,对七嘴八舌的问话统一回复我不知道。一个好心的女修引她到旁处歇息,还取出糕点茶水让她裹腹。

她啃完糕点,觉得同凡间的糕点别无二致,除了味道略胜一筹,似乎也找不出别的特殊之处。

那么修仙界为何与凡间互不相通?

准确来说,凡间如同一座无门之城,城里的人出不去,城外的人却能随意进出,甚至带走某个人。那些关于神仙的传说,其实说的修士,呼风唤雨,飞天遁地,乃至授予长生术。

不介意出现在凡人面前,却花费精力建造界门将他们分离出去,这其中定是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岳无蘅摇摇脑袋,不再深究下去,毕竟此事与她当下的处境并无多大干系。

“是谁第一个闯完试炼?”

人未至,声先到。

如敲金击石,响彻云霄,众多寻声望去,只见一名灰袍修士御空而行,步若平地,脸上挂着怡然自得的神色,昭示如此行径对他而言是轻而易举。

修行之事,一阶一鸿沟。

练气和筑基,号称修士门槛,拦下许多资质愚钝意志不坚之辈。

金丹和元婴,又叫试刀金石,熬过心魔天劫便可脱胎换骨,前途似锦。

化神和出窍,人唤拦路两虎,不限根骨只重悟性,成败在此一举。

反虚和大乘,世间屈指可数,能走这一步的修士无一不是佼佼者。

此八道鸿沟,是每个修士必须跨过的艰难,可惜跨过和跨完终究有所差别,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走到最后。

筑基方可飞行,但飞和走是两种概念,不可混淆而语,灰袍修士闲庭漫步的姿态,显然修为不低。

“是归真峰的人才能穿的灰袍。”

眼尖的看清了那张如风吹橘子皮似的脸:“好像是大长老!”

“叩见大长老!”

弟子们齐刷刷跪了一片,被唤作大长老的灰袍修士施下灵力托在众人膝盖,轻轻抬手,他们便不由自主站了起来。

大长老乐呵呵道:“不必多礼,我又不是凡人王朝的帝王,无需跪拜。”

众人点头称是,至于听没听进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大长老是昆吾唯一的大乘修士,不怒自威,低阶修士见了心生澎湃,自然而然想要行以大礼。

这可是大乘修士啊,离飞升成仙只差一步之遥。

岳无蘅看着群情鼎沸的场面,心中平静异常,没有想到自己的行为竟然引来了大乘修士的注目,她正蹙眉思考要如何应对,那好心的女修轻推了一下她的后腰。

女修低声催促,“大长老看着你呢!”

她抬头,果然对上一双慈眉善目,面带笑意:“好多年没见有一天之内走完试炼的弟子了。”

众人拥簇的大长老踏步走到她身前,眸中透着打量,拿出一块莹白石头,“先测灵根,再探道心。”

“师妹快把手放上去。”倒有人提前喊上了师妹。

“竟能得大长老亲自测灵根,羡煞我等!”

“大长老是第一个来的,归真峰的人可真行,居然有传讯大长老的权限。”

弱弱的酸言酸语很快淹没在众人的声声催促中,但还是被岳无蘅捕捉到了。

岳无蘅伸手放在石头上,一股温和的力量自石头涌入掌心,仿佛在身体里转了一圈,渐渐消散,紧接着石头表面出现了白青黑红黄五色光芒。

众人噤声,各有想法。

是最差劲的五灵根,她心头收紧,张了张口到底没把心里话给说出来。

倒是大长老了然点头,神色没有失望之意,仿佛对此并不在意,“五灵根虽差,但胜在纯粹,且你的经脉宽如河,这劣势变成了优势,五行术法你皆可习之。”

岳无蘅闻言没有喜出望外,念及大长老前后言行举止,心里一沉再沉,直觉不对劲,可是哪里出了问题她又说不上来。

旁人瞧见她的模样,暗赞沉稳如山,喜怒不形于色。

沉默了一会儿,岳无蘅才斟酌着开口:“还请大长老帮我探道心。”

六千多级闻道梯,她一路走上来虽领略了诸道风采,却没生出丝毫感触,内心平静得很,可以说是毫无波澜。

她猜测没有一个道属于自己,但她没有说出自己的疑惑。

“你且放空心神,不要反抗。”大长老的手搭在她柔软的头顶上,分出一道灵力,直奔丹田深处。两人距离之近,大长老清楚的看到了她眼底的不安,心叹到底还是年轻,再怎么沉稳也终究会露出端倪。

不过此人心性坚定让他高看了一眼,大长老收回手,反交于背后,思索一番开口,“鲜少有人修行的逍遥道。”

逍遥,即无约束,自由自在也。

这并非是常见的道心,在场有的人甚至是第一次听说,议论纷纷。

“便去琼碧峰吧!”大长老环视一圈,目光锁定了穿着藏青衣袍的弟子,“你们好生看顾她,不要堕了昆吾的名头。”

似嘱咐,又似警告。

大长老张开双臂,往虚空一划,身形顿时消失在原地。

那好心女修靠了过来:“师妹跟我来吧,我是琼碧峰的弟子。”

岳无蘅愣了一下,穷逼疯?

好心女修哼笑一下,觉得这个受大长老亲自测灵根探道心的师妹有点木讷,心底的酸意莫名消了下去。

女修伸手牵住她,声音也更加温柔了,“本来是要等人试炼完再分配去哪个峰的,你比他们出来的早,大长老又点名你来我们琼碧峰,我便先带你过去,顺便熟悉昆吾事务,也好早日步入仙途。”

说话间,女修随手招来一柄长剑,口中念念有词,长剑变大如三尺木板,女修牵着她走上去,扭头对剩下的琼碧峰弟子说:“我先带师妹离开了。”

琼碧峰弟子点头称是,不说大长老的吩咐,岳无蘅已经成为他们峰的弟子,是自己人,自然是要多加关照。

他们当中领头的师兄叮嘱道:“你回去便不要过来了,试炼的人不知道得什么时候才出来,你就负责照顾这位师妹吧!”

“好。”

女修催动灵力,长剑微微颤颤升起后愈发平稳,载着岳无蘅御剑飞往琼碧峰,而众人渐渐化作黑点,难以辨别。

耳边是猎猎作响的风声,女修心细还给两人罩上一道屏障,是以岳无蘅并无不适,反而还有精力去观察连绵起伏的青山,薄雾萦绕,如梦如幻,好似堕入仙境。

其间点缀的煌煌宫殿,夺人目光,给仙境沾染了几分人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