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满堂

《金玉满堂》

第四十八章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第48章

首先是之前给老太爷做过的奶茶首先被重新做了出来。

而之前做过的家庭版可乐, 则因为这个时代没有小苏打,顾茵之前用碱水——也就草木灰水澄清后的水代替,碱的味道太重, 口感并不算好, 所以被放弃了。

然后是绿豆汤和酸梅汤。

这两样东西在现代很常见,顾茵做起来驾轻就熟。

首先是绿豆汤,绿豆清洗干净后在开水里浸泡一刻钟, 放凉后在冰上冷冻,冻成冰块后直接放入锅内, 在砂锅中熬上两刻钟,等到绿豆出沙再加一些白糖, 最后转小火熬上十分钟。

酸梅汤则是陈皮、山楂、桑葚、甘草、乌梅、陈皮按比例配好, 先浸泡上一个时辰,然后放入锅中煮开,转小火熬上半个时辰,最后放入冰糖调味,过滤杂质。

当然考虑到成本问题, 对外售卖的饮料里糖都放的不多,主要还是食物本身的甜味。

奶茶香浓,绿豆汤又沙又糯, 酸梅汤闻着就酸的人直流口水, 三样饮品做出来后,都放冰上一会儿,冒着丝丝凉气,看着就十分解渴。

顾茵是忠实的奶茶党,自己先盛了一碗奶茶小口喝起来。

周掌柜和王氏等人也都跟着喝起来。

周掌柜最喜欢酸梅汤,而王氏在内的女子则和顾茵一样更喜欢奶茶。

顾茵边喝边在心里有些遗憾地想到, 四月才开的店,错过了冬日存冰的时间。

本来想着可以用硝石制冰,硝石还能蒸发再结晶,循环利用,无奈这东西是做炸药的原材料,民间管控极为严格,好不容易买来一些也只够产一两盆冰的。当然运河上也有船只再做运冰卖冰的生意,只是现在这个时节买冰,价格比冬天的时候翻了几番。食为天做的是平价生意,利头都不够抵冰钱的。

夏天这些饮料若是没了冰,那乐趣可就少了一大半。

尤其端午节镇上要举办赛龙舟,到时候十里八乡和其他小镇上的百姓都会过来看热闹。到时候他们未必会有功夫、有闲钱下馆子吃一顿,但是买一杯清凉解渴的饮料却是完全负担得起的

若是没有冰,饮料在外头一放就会发热,想也知道卖不出去,只能在店里小卖一下。

顾茵这边厢正发着愁,文老太爷过来用夕食了。

文家离食为天只有一刻钟脚程。徐厨子走后,文二老爷请了旁的厨子,但因为他还是只开五两银子的月钱,要求做一大家子的吃食,徐厨子这样既手快又手艺不算差的厨子也是少,他新请的那个厨子据说手艺比徐厨子还差了个等级,连武安下学回来都忍不住说文家的饭食吃不下,午休时都回食为天来吃饭。

所以现在老太爷三餐都在外头吃。

看到老太爷出了一头的汗,顾茵端了一碗冰镇好的酸梅汤送过去,“天一天比一天热了,不然到了饭点我让人给您送过去,或者让武安吃完午饭去的时候给您也带一份?”

“也不用,入夏之后多出汗对身体好。”

酸梅汤入口酸酸甜甜很是解渴,那凉气儿顺着食道到了胃里,初夏的暑热一下子就被降了下去。

“入夏之后吃点凉的是舒坦。”老太爷发出一声舒服的喟叹,“你这是又鼓捣上新东西卖了?”

“是的,但估计也不会卖太多,店里没冰,”顾茵为难道,“硝石不好买啊。”

“这有什么难的?”老太爷斜眼看她,一副‘我有办法’的表情。

顾茵抿唇笑道:“哎,是您老有办法买硝石吗?”

老太爷当然也有办法买更多的硝石,但是他说的却不是这个,“不就是冰,镇上富户家里都会有,一般都是用不完的,我让人去给你借一点。等冬天的时候你再还就是。”

徐厨子到前头帮忙,闻言小声道:“哪儿要出去借呢?文家就有的。每年冬天都存满满一地窖。”

老太爷奇怪道:“不会吧,我这几日没见家里用上冰啊。”

徐厨子就解释道:“文家每年都要买一地窖的冰,但是像眼下这种时节,那是不会开地窖的。到了三伏天,几个主子屋里才可以用一些,其他下人还是根本碰不到的,包括热的像炭炉的大厨房,我每年夏天都要中暑,都习惯了。”

去年冬天买冰的那阵,老太

爷已经回到寒山镇了,但那会儿他气不顺,根本不过问府里的大小事务。如今入了夏还没见到冰,他就以为是文二老爷太过抠门,冬天的时候没存,他皱眉问:“那他存那些冰干什么?”

“卖钱啊,文铁鸡每年卖冰都能挣好多银钱。”

文老太爷问他:“文啥?”

徐厨子一下子就慌了,看向顾茵求救,顾茵看他一眼,和老太爷解释道:“您别和他置气,他就粗人一个,胡乱秃噜,回头我扣他工钱。”

文老太爷倒是没生徐厨子的气,毕竟他是知道二儿子放徐厨子出来的时候,还倒问他要了十两银子这件事,徐厨子心中有气也是正常,但还是觉得二儿子不至于抠到这份上——冬天没存冰固然是抠,但存了不给人用、转头去卖钱赚那几十两银子的差价,那真的是抠上加抠,抠门到家了!

吃完午饭,文老太爷回了文家,等到下午晌文二老爷回来,他把文二老爷喊到书房里,和他说自己想开地窖用冰。

“这天还不热啊!”文二老爷第一反应就是拒绝,地窖一开,冰就要开始融。这融的哪里是冰,都是银子啊!

看到老太爷面色不虞,他随后又描补道:“您前儿个才感染风寒,还是等入伏之后再用冰吧。”

“我初春染得风寒,现在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这叫前儿个?”文老太爷烦躁地挥手,“今天就把地窖开了,先把府里做活儿的下人那都送了,留下一半自己用,另一半我要送人。”

看到文二老爷哭丧个脸,老太爷最后补充道:“走公中的账,算我和你买的成不?”

文二老爷的脸上这才有了笑影儿,还试探着问道:“那是按冬天……还是按夏天的冰价算呢?”

文老太爷气笑了,让他滚出去。

“文铁鸡,真没叫错!”老太爷忍不住嘀咕道。

…………

但是在老太爷的帮忙下,顾茵店里还是有了冰用。

文家的地窖大,分出来的半地窖冰,刚好塞满了食为天店里的一个地窖。

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冰,光做冰饮料就浪费了,顾茵还想琢磨别的,可

惜时间太紧,干错就暂时先不想。

冰有了,接着就是定做容器。赛龙舟是在码头那里举行,距离食为天颇有一段距离,那边的客人是很难引过来的,所以还是得把冷饮送到码头卖。

因为这次时间跟紧,顾茵来不及画图纸,让周掌柜带着她一起去找上次合作的木匠。

周掌柜带着她去了木器店,那冯木匠正坐在店门口的小板凳上,对着天光做活儿。

一看到他们来了,冯木匠一下子从板凳上跳起来就要往店里跑。

“老冯,你跑啥!”周掌柜大步跟上,一下子把人喊住。

冯木匠这才不得不站住脚,哭着脸道:“老周,你咋又来了?”

周掌柜笑道:“怎么说话呢?我来肯定是照顾你生意啊。”

冯木匠七八岁就给同村老木匠当学徒,手艺很不错,就是家里穷,孩子也特别多,一直没攒的下钱开自己的铺子,只是在家里接些散活儿干。逢年过节的再做些小玩意儿,送到集市上卖。

后来当时还在望月楼的周掌柜发现了他的手艺,把望月楼的订单交给他做。

一合作好些年,有了稳定大单之后,冯木匠也总算攒到了银钱开铺子,生意日渐红火。

之前顾茵开店时定做的那些东西都是出自他手。

虽然给的工钱算是优厚,但是架不住那些东西不仅是冯木匠没做过的,无先例可循,还十分零碎。就像那一二百个木质餐盘、便当盒,全是他和家里孩子手工一个个磨出来的。要不是周掌柜出面,这种折磨人的零碎活儿,冯木匠是真不想接。

“冯师傅别躲嘛,您手艺是真的好,那些餐盘尺寸都一模一样,若不是知道都是您手工打磨的,我还当是那些木头本来就长那样儿呢!”顾茵笑着夸起来,“还有那大柜台、小桌子、隔板,真是一点儿毛刺都没有,巧夺天工!”

冯木匠被她夸得也笑起来,道:“难怪小娘子的生意那么红火,您这张嘴可真是伶俐。”

“没有没有,是您的手艺真的好。”

冯木匠生意虽多,却很少遇到顾茵这样平易近人的主顾,再想到大换血之后的望月楼管

事对上自己那趾高气昂的模样,他直接问道:“小娘子这次又要定做什么?早些说,我也好早些动手开做。”

顾茵要的就是后世饮料店一次性杯子的样式的竹杯,杯盖中间带一个孔,插竹吸管的,再就是存放饮料的、半人高的箱子,类似后世冰柜那种样式,板子能活动的,还要带分层和储冰位置的。

她也知道这东西很麻烦,讨好地笑道:“大箱子要两个,小箱子十个,杯子和习惯这次要五百套,工期更短,端午前就要,所以工钱方面您尽管说。”

冯木匠苦着脸笑道:“大箱子两个就一两银子,小箱子十个算三两,竹杯子那就还是两文钱一套,连杯子带您说的那个什么吸管。另外加五两银子的赶工费。”

顾茵听了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说:“这合计才十两银子,不然您还是再加点。”

冯木匠真是第一次听主顾让自己加银钱的,他摆手道:“老周和我都多少年的交情了?我不赚他的银钱,就是工期确实短,我只能尽量给你做,那杯子不一定能做够五百个的数。”

“没事没事,您尽量做。”

商量好之后,冯木匠就进后院去吆喝自家十个孩子来开工。

“交付银钱的时候……”

“东家放心,我省得的。”周掌柜道,“他家媳妇爱吃我的菜,到时候我给他们一张十两银子的条,请他们在店里好好吃几顿。”

两人说着话就准备离开,迎面正好遇上了一个穿着一身细布短打的年轻男人。

顾茵瞧着这男人眼熟,一时间又想不起来哪里见过。

那男人见了他们却主动停下脚步,拱手笑道:“这不是食为天的东家和掌柜吗?”

周掌柜小声提醒顾茵道:“之前来见工那个,东家可还有印象?”

顾茵想起来了,那个嚷嚷着妇人不该抛头露面、抢男人的活计应聘者。

她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脚下并不停。

那人却上前一步挡住她,接着笑道:“小娘子可是贵人多忘事,不记得我了?”

在别人的铺子里,顾茵不想和他吵起来,只平静地道:“记得是记

得,只是我还记得当时送了你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不相为谋,路上见到其实也没有打招呼的必要。”

男人的脸上先是浮现出恼怒的神色,后来又自顾自笑道:“小娘子还不知道,我后头是去望月楼见上了工,如今大小也算个小管事。说起来还得谢谢你,若不是你不收我,我怕是还没这份机遇呢!”

顾茵说不是的,“你主要还是靠自己……靠自己够讨人厌,不然你但凡正常一些,我也就把你收了。”

“你!”那男人气极,“好个牙尖嘴利的小娘子。哼,不过我也知道,这些时日我们望月楼和含香楼平分秋色,把小娘子的食为天挤兑的只能做普通百姓的生意,你心里一定很不好受……”

话还没说完,顾茵根本不带搭理他的,直接带着周掌柜绕过他走了。

他气地咬紧了后槽牙,拍着柜台让冯木匠出来。

等到冯木匠从后头出来了,他直接吩咐道:“一百份礼品盒,端午用的,还是上年用的那种,但是要雕一点花样,更精致一点!”

冯木匠看他一眼,道:“做不了,您还是另寻别家吧。”

“怎么就做不了了?你家不是一直和我们望月楼合作的吗?往年都能做,今年就做不了了?”

冯木匠解释道:“往年都是提前一个月来定做的,现在都这个日子了,你家还要雕花,本来就不一定能赶上。而且您来的不巧,我端午已经接了别的单子。”

别说他是真的接了食为天的活计,不然就冲眼前这人的态度,冯木匠也是不想接。

“我看你是不想要我们酒楼的单了!”年轻男人威胁道。

冯木匠眉毛都没抬一下。

以前周掌柜还在的时候,望月楼这种大主顾他肯定是不愿意失去的,但是自从望月楼大换血后,处事风格就完全变了。

他是卖自己的手艺,又不是卖身给望月楼当奴才的,没必要受这种鸟气!

见对方不为所动,那男人想了想,换了副嘴脸和气地道:“刚是我态度不好,冯师傅别同我一般见识。你说的接了单了,应该就是食为天的单吧。他们找你定做也什么?也是

端午的礼盒吗?你仔细和我说说。”

说着他又摸出一个银角子,要往冯木匠手里塞。

这完全是在挑战冯木匠的职业道德了,他当下就把人请出了店铺。

那男人在门口狠狠地啐了一口,又对着顾茵离开的方向恨恨地道:“一个破寡妇店,有什么好张狂的?早晚让你们都干不成!”

转去别家定做了礼盒,男人回到望月楼复命。

王大富如今是不敢偷懒了,也找不到比周展柜更尽责的活计,干脆自己充当了望月楼的掌柜。

见他回来,王大富问他说:“李成,冯木匠咋说,来得及做吗?”

那李成笑道:“冯木匠说来不及,但是东家放心,小的寻了另一家,手艺不比他差,肯定误不了您端午的计划。”

王大富放下心来,见他说完话还不走,问他是不是还有别的事儿。

那李成就道:“东家不知道,我在冯木匠那里遇到了食为天的东家和周掌柜呢,那鼻孔朝天、不可一世的模样可气人了,全然不把咱们望月楼看在眼里。他们前脚走,我后脚问的冯木匠,冯木匠就说已经接了别的活计了。”

“你的意思是食为天也要在端午有大动作?”

“可不是嘛!他们一直按兵不动,敢情是等着现在呢。”

端午是个大节日,走亲访友都会送粽子、茶叶蛋、咸鸭蛋之类的东西,寻常百姓肯定是自己家做了,提溜着就送了。富户讲究,一般都是在酒楼买,用木质礼盒一装,既美观大气也显得有档次。

每年的端午礼盒,望月楼都卖不过含香楼。今年出了前头的事儿,望月楼元气大伤,到这个时候才顾得上去定做木盒,就是要在这里打翻身仗的。

如今听到食为天也想分一杯羹,王大富道:“那咱们定价再便宜一成。就算赔本赚吆喝,也得把那两家挤兑下去。”

没过两天,含香楼白大老爷也得到了消息,有样学样地把今年端午礼盒的价格降了一成。

就在他们两家又斗鸡似的斗上了的时候,一晃眼到了端午这日,顾茵的冷饮摊子开摊了!

而且还不用临时去租赁摊

位,她自己之前那个摊位还在续租期呢,加上葛大婶他们家本来只做早市生意,也把位置极好的摊子借给顾茵用。

顾茵一开始说要给租金的,葛大婶坚持不肯要,“你都开店了,都还是按着之前那样给我家供包子,也不要再同我客气。端午那天我们本来也只是卖朝食,你做的那个冷饮又不会影响什么,尽管就在我这里卖。”

于是端午节那天,天不亮顾茵就起身去了店里,先把三种冷饮做出来冰镇上,然后再做其他朝食,因为是端午,所以这天的早市就也卖粽子,甜的和咸的各一百个。

等到天亮,王氏和徐厨子帮忙搬裹了棉被的冰柜,一行人就去了码头。

赛龙舟的时间就定在上午,所以一大早码头上就是人声鼎沸,人山人海,都等着来看热闹。

等她们到的时候,葛大婶家的朝食都售卖一空了。

葛大婶干脆把自己家的家伙什都撤走,让他们把两个冰柜给摆上。

因为市口实在是好,他们刚摆上,就有客人过来打听道:“你家卖的是什么?怎么大热天还用棉被裹着,就不怕裹馊了吗?”

顾茵就解释道:“是冰饮,怕里头的冰化了才裹着的。一共有三种,您要不要尝尝?”

说着顾茵就在摊子上摆出了三碗早就准备好的绿豆汤、奶茶和酸梅汤。

日头升起来,码头上的人还在增多,那客人汗流浃背的,询问了奶茶一份十文钱,而其他两种一份只要五文钱后,就要了一份绿豆汤。

冰饮都是提前装好的,王氏从冰柜拿出一杯之后,再插上吸管,立刻把冰柜盖好裹上。

那客人看到能带吸管的竹杯子很是新奇,对着吸管吮吸了一口,清甜冰凉的绿豆汤进到口腔,激得他打了个激灵,身上的暑热完全被消退,立刻发出一声舒服的喟叹。

再吸一口,底部的绿豆沙被吮到口中,沙沙糯糯、又冰又凉,让他忍不住又发出一声叹息。

“好冰,好爽!”他一口气喝完一整杯,又要了一杯说给他弟弟,然而一转头,他身边已经没了人,他苦恼道:“这臭小子

又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顾茵说不碍事的,“咱们这个杯子是可以拿走的,只是要多付两文钱。稍后您可以来还杯子,我们会把两文钱退给您。若是您觉得码头拥挤,也可以去文成街的食为天换钱。”

两文钱买个崭新的新奇杯子也不算亏,客人爽快地付了银钱,拿着冰饮去找他弟弟了。

就这样过了一个时辰,顾茵带来的三百杯饮料已经卖出去了三分之一。

但是后头衙门的人开始清理运河,龙舟在运河一头出现了,百姓们就顾不上在摊子上买什么吃食了,全都一股脑儿挤过去占位置,等着看比赛。

这时候顾茵的第二手准备就开始起作用了,以宋石榴、武安顾野为首的十个小孩儿,背着小木箱过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想搞西瓜果茶,后来想了想糖很贵、茶叶也不便宜、西瓜也不便宜(刚入夏的时候),算了。

后来想搞冰激凌,需要淡奶油,淡奶油好做,但是需要吉利丁片,查了好久暂时想不到代替品,

再后来又想搞老冰棍,需要硅胶或者锡纸模具,而且后来才想起来,这个时候的冰,一般都是冬天河里的冰,不能直接吃,吃坏人惹大麻烦。

一句先暂时不想,删了我上千字qaq

…………

感谢在2021-04-14 00:11:46~2021-04-15 00:35:3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河络 71瓶;一世嫣然 20瓶;lft、大狗勾臣航、大王、柠檬百香果、我要赚大钱 10瓶;39389397 5瓶;甜品豆乳、林溪溪、小小的夏天 2瓶;柠檬树下你和我、elainelin、干饭人儿、星辰、竹子、gaial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