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满堂

《金玉满堂》

第七十四章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第74章

进宫之前, 武青意和顾茵、王氏说起了一桩事。

“皇后娘娘性情有些奇怪,但人是好的。你们若是遇到了她,多担待一些。”

没能给皇后寻回丢失的孩子, 武青意心中有愧。

如今皇家丢过孩子的事作为皇家秘辛, 已被正元帝明令禁止, 不能再提, 但他心中的那份愧疚, 还是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被冲淡。

王氏不以为意地摆摆手, “人家是皇后, 天底下仅次于太后娘娘的尊贵人物,我们哪儿会同她置气。她不为难咱们就是好的了。”

眨眼间到了进宫那日。

一大早,王氏和顾茵就起身梳妆打扮。

王氏面覆脂粉, 头梳高髻, 戴一套水头极好的翡翠头面,髻上簪着一支赤金松鹤长簪,那松鹤栩栩如生, 眼睛是质地纯净的红宝石。

她身上没有穿诰命的大衣服, 而是一件刻丝泥金银如意云纹锦服。一来是这次的场合比较随意,是太后娘娘一时兴起办的, 二来则是王氏的诰命诏书还没下,她还没领到自己的衣冠。

顾茵则没有上妆, 只描了眉毛和点了绛唇, 身上穿了件金线绣百子榴花对襟长裙,头梳一个随云髻,发髻上簪一支金海棠珠花步摇,再点缀几个小的珍珠金钗,手上再戴一个赤金缠丝双扣镯, 正是入府那日王氏随手给她套上的。

那步摇随着她走动而簌簌抖动,衬得她整个人都带上了几分俏皮。

王氏起初还想把家里的好东西都往她头上身上戴。后头看她一走动,那珍珠就在她耳畔晃动,衬得她本就白净莹润的脸说不出的好看。

王氏就不说话了,怎么看她都看不够似的,真恨不得顾茵再小几岁,好让她搂在怀里亲香亲香。

后头她们打扮好了,武青意送他们进宫。

隔着马车,武青意又再道:“太后娘娘是顶和气的人,娘不必紧张。”

王氏说她不紧张。

是真不紧张,要让她一个人去,她这只在家里横的性格,肯定要惊慌。

有顾茵陪着就不同了,儿媳妇无所不能的,王氏心里有

底气。

英国公府距离皇宫并不远,马车行驶了两刻钟就已经停到了门口。

再往里,那就要步行了。

不过这么点路程,对做惯了活计的顾茵和王氏自然不算什么。

婆媳俩下了马车,见到了引路的宫女,一边说话就一边往里去了。

一路上红墙黑瓦,宫墙巍峨,王氏初时看还有些兴奋,等走了一刻多钟,到了慈宁宫,也就看啥都不觉得新鲜了。

太后并不是重规矩的人家出身,也懒得在不年不节的时候让人去跪拜她,就让一众女眷来了后直接去偏殿赴宴。

被宫人引着去偏殿的时候,王氏还在和顾茵咬耳朵,“咱家大郎真没说错,太后娘娘是顶和气的人。从前我看戏文里,那些不好相与的恶太后,看不顺眼谁就让谁在觐见的时候罚跪,一跪就是一天半天的,不仅让人没脸面,还让人把膝盖跪伤了。”

说着话,两人进了偏殿。

不少女眷已经先他们到了,正围着一个容色艳丽、头戴珠冠的年轻妇人说话。

那妇人柳眉凤目,面容艳丽之余还带几分英气。

王氏倒没仔细看她面容,只是不由多看了几眼她的珠冠。

那颗颗珍珠都有人拇指大小,饱满圆润,尽管冠体是纯银打造,并不算名贵,但白色的珠子配着洁白的冠体,就是好瞧。

王氏说不上来的好瞧,已经想着回头也给顾茵镶一顶这样的了。

反正珠子和冠子家里都有,又不能卖钱,就得用起来。

她们婆媳进来的时候,那年轻妇人同时抬眼打量她们。

只见王氏眼神并不躲闪,顾茵也是不卑不亢的,她笑起来:“这就是英国公夫人吧?”

这话一出,殿内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她们婆媳。

婆媳俩也算是经过风浪的,自然不怕被人瞧。

宫人提醒她们,眼前的年轻妇人就是冯贵妃。

冯贵妃就是出身鲁国公府,在她们进宫之前,武青意已经都给她们说过了。

这冯贵妃性子颇肖其母,并不是能吃亏的人。

所以王氏上前一步把顾茵挡在身后,上前行了个

半礼。

那冯贵妃还是笑,说出来的话却并不怎么客气,“英国公夫人初初入京,本宫怎么记着夫人的诰命文书还没发下去,现在身上还没品级?”

国公夫人的品级和贵妃几乎持平,只是因为一个是外命妇,一个是内命妇,也不好放在一起比较,一般来说行个半礼客气客气就行了。

这冯贵妃揪着品级说话,那意思在明显不过了,就是王氏现在身上没有品级,见了她得行大礼。

果然是个不好相与的。

王氏沉了脸。

这要是从前,遇到贵妃这样的贵人,跪也就跪了。

现在她代表自家出来的,丈夫和儿子用身家性命换来了品级,她这膝盖一弯,可就是把武家的脸面往地上扔。

那冯贵妃言笑晏晏,自说自话道:“唉,我这话说的莽撞,英国公夫人年纪不轻,怎么也是我的长辈,不好给我见礼。您身后的是您家的儿媳妇吧?瞧着比本宫年轻一些,本宫受她的礼就好。”

王氏是国公夫人,武青意的亲娘。冯贵妃本来也没打算折辱她,不然两家的梁子是实打实的结上了。

可若只是武青意的妻子,就算得了一品诰命,和她同辈的,给她个下马威,也不会把场面闹得太过难看。

而至于为什么要对付她们,自然是因为前不久冯贵妃的幼弟输了好些银钱给顾野。

输了那么一大笔银钱,鲁国公当天就把那冯公子打了一顿,关在了家里。任鲁国公府的老夫人秦氏说破了嘴皮子,都没能帮幼子求到情。

赌坊里鱼龙混杂,那事儿不过几日就已经传得街知巷闻。

那流言一起,都笑话他们家十五六岁的少年输给了六七岁大的孩子,甚至还有刁钻的,说这不是很正常吗?鲁国公冯源不也比武青意大了十岁,还不是照样让武青意比下去了。这叫家学渊源!

家学渊源的说法一出,可真是把鲁国公气坏了,又把幼弟抓出来好一通打,这次不是轻飘飘地打两下板子,是请了家法,用棍子真打,直接把人打得下不来床了。

一母同胞的兄弟,这下不止是秦氏这当娘的心疼了,冯贵妃也心

疼弟弟。

要不然她也不会早早地等在慈宁宫里。就为了给幼弟出气。

王氏脸色更难看了,她能眼睁睁看着儿媳妇吃亏?

当下她就把顾茵一拉,要笑不笑道:“贵妃娘娘说的不错,我们婆媳是初初入京,并不懂见贵妃是个什么大礼,我们还没学,只学了跪拜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的礼,不然我们朝着您施那种跪拜大礼?”

冯贵妃脸上的笑垮了。

宫中女眷少,太后和皇后之下就是她,但那也是阶级分明,并不很代表她就能越级受那样的大礼了。

这英国公夫人是什么意思,提醒她品级不够,不该这么张狂么?

王氏根本没那么多意思,她没说假话,几天前武青意就跟正元帝要了个恩典,来了个老嬷嬷指点了她们几天规矩。

那老嬷嬷就是这么说的,她们只要给太后和皇后行大礼,其余人行个半礼就是了。

只是那老嬷嬷没想到冯贵妃会因为宫外的事情,为幼弟出头,而为难她们,所以真的没教。

正在这时,外头太监唱道——“皇后娘娘到。”

众人纷纷行礼,连冯贵妃都得站起身。

周皇后只穿一身素色宫装,发髻上插着几根珍珠簪子,不论是打扮和容貌,都比不上冯贵妃。

她抱着孩子进了来,让众人起身后,发现殿内气氛不对,便问起:“这是在做什么?”

殿内其他人虽然奉承冯贵妃的多,但也不少是皇后这一派的,当下就道:“没什么大事,就是贵妃娘娘说英国公夫人和她儿媳身上没有品级,让她们二位给贵妃娘娘行礼呢。”

周皇后扯了扯嘴角,说:“太后都不拘泥这些虚礼的。”

冯贵妃讪笑道:“姐姐误会了,我没有强逼她们,只是说玩笑话罢了。”

周皇后也没再纠结这件事,让人传宴,邀请众人落座。

“英国公夫人挨着本宫坐吧。”周皇后说完这句就没再说话了,不错眼地照看自家孩子。

因为太后没过来,主桌上的主位空置。周皇后和冯贵妃在主位旁边一左一右而坐。

周皇后过去是王氏和顾茵,冯贵妃另一边则自然是她的母亲

,鲁国公府的老夫人秦氏。

这秦氏看着也没比王氏看着大多少岁,五十岁左右的面基,母女俩颇为想象,但秦氏眼神凶戾,不苟言笑,比从前的王氏还显得凶恶。

主桌并不大,秦氏和王氏两个正好是面对面而坐。

大眼瞪小眼的,谁都不服气谁。

而顾茵没去打量秦氏,只是不由自主地看向周皇后怀里的孩子。

这孩子大眼睛白皮肤,十分漂亮机灵,还莫名的合眼缘,只是看着约莫有三岁了,还像襁褓里的孩子似的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小半张脸,任由周皇后抱着。

顾茵素来有孩子缘的,那孩子察觉到顾茵在看他,偏过脸朝她一笑,还伸把小胖手对着她伸出来。

隔着个王氏,顾茵自然碰不到他,而且也不会去碰小皇子,所以她并没有伸手,只是朝他眨眨眼。

小皇子咯咯笑起来,周皇后正在和桌上其他人寒暄,听到儿子的笑声,她立马脸色一沉,伸手把小皇子抱紧,又立刻顺着小皇子的眼神看向顾茵。

那眼神防备警戒的意味太过浓重,好像顾茵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

顾茵刚要致歉,却看周皇后嚯的站起身,把孩子紧紧护在怀里,以要照顾孩子为由,离开了慈宁宫。

冯贵妃因为为难顾茵她们不成,自觉失了脸面,也跟着起身离开。

这两位大人物一走,宴上才算热闹起来,越来越多的女眷开口聊天。

王氏看大家都在说话,也开了口对顾茵道:“这个菜,我咋觉得不咋好吃?”

听说要进宫赴宴,昨儿个王氏晚饭特地没吃,留着肚子,就等着今天吃一顿山珍海味呢。

今天宴上的菜色虽然丰富,很多食材都是王氏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但大多都是蒸碗,而且还口味清淡,吃到嘴里没啥滋味。

而且大家吃相都优雅的很,一口菜嚼上十来口,这样的吃法看着就不香。

还不如乡下大席呢,冒着热气儿的大菜一上来,大家争先恐后抢着夹菜,不是那么好吃的菜肴都变得好吃了!

顾茵张口刚想说话,不知道怎么这轻声的一句话就让坐对面的秦氏听到了。

她听到了不算,还讥诮出声道:“英国公夫人好大的口气,这宫中菜肴都不合你口味,难不成你想吃龙肝凤胆?”

王氏还气着之前冯贵妃找茬的事儿呢,听到这话气性儿更上来了。

自家婆婆不会吵架,前头对上冯贵妃能争辩两句,已经是不容易了。所以顾茵拉住王氏的手拍了拍,让她别动怒,又帮着开口道:“不是我娘口气大,是我们初初进京,口味还是在家乡时的口味。宫中的菜肴自然好,只是与我们过去常吃的口味不同罢了。”

她不卑不亢的,秦氏接着讥笑道:“哦,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宫中菜肴金贵,你们乡下人出身,自然吃不惯。”

顾茵依旧不徐不疾的,笑道:“是啊,我们出身不如您家显赫。不过夫君在家时说过陛下很喜欢一句话,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多亏了陛下不以出身分贵贱,如今我们这样的人家才能和您这样出身尊贵的人坐一桌呢。”

来嘛,阴阳怪气谁不会呢?

顾茵说完又是一笑,还对着殿内其他人举了举杯。

偏殿之中的女眷大多都是跟随义王起义有功劳人家的。

像鲁国公府这样,本身就日子过得不错,还帮着起义的人家毕竟还是少数,大多从前都不显赫,日子过不下去了,才敢担着风险造反。

他们这边的说话让不少人听到了,她们虽然不敢和鲁国公府正面交锋,却也在旁边小声嘟囔上了。

“乡下人咋了?咱们多少人从前不是乡下人?”

“就是,我家从前还是村里杀猪的呢,这有啥丢人的?”

“鲁国公府老夫人还论出身呢,旁人不知道,我是知道的。她家儿媳妇也不是什么显赫人家的小姐,从前就是军营里一个无亲无故的厨娘而已,给将士们做大锅饭的……”

听到这议论声,秦氏面色铁青,恨恨地瞪过去,直到把那些人都瞪得不敢再吱声。

秦氏不再论出身了,把顾茵上下一打量,又轻哼道:“都是刚开府的国公之家,你这打扮……啧啧,未免太过穷酸了。是家里入不敷出

,还是英国公夫人苛待儿媳呢?”

顾茵的打扮跟穷酸绝对搭不上边,若是能卖钱的话,她手上一个金镯子都能卖上千两。

当然和秦氏这样恨不得把十个手指都戴满金戒指的打扮相比,她的打扮确实是素净。

“您这是说的哪里话,我娘待我和亲生的没两样。”和这样胡搅蛮缠的人论审美没必要,顾茵还是不恼,接着笑道:“您别是代入了什么看不上儿媳妇的恶婆婆吧?”

有人噗嗤一声笑出来,又赶紧忍住。

这殿内最看不上儿媳妇,甚至入宫赴宴都不把儿媳妇带来的,可不就是秦氏?

秦氏脸色铁青,对嗤笑声置若罔闻,接着道:“那就是你们府中入不敷出了?也是,穷人乍富,总容易得意忘形的。别是这么快就把家底儿掏空了吧?”

“我读书少,倒是不懂什么叫‘得意忘形’。不过府中确实不到您说的入不敷出。说到这个还得谢谢您呢,若不是前儿个您家小公子仗义疏财,我家日子肯定没有现在好。”

赌坊的事儿早就该知道的都知道了,所以顾茵并不介意提起。

“区区几千两,我家就当打发叫花子了。”秦氏咬牙道。

王氏也咬了牙,转头看向顾茵。

婆媳俩相依为命过来的,说是心有灵犀也不为过。

这眼神一出,顾茵就知道她是真的生气了,在问她能不能当场打人了。

顾茵把王氏手里捏的死紧的小杯子拿出来,“娘脸色不大好,是不是吃多了果酿头晕?出去吹吹风可好?”

随后她又安抚地拍了拍王氏的手背,王氏瞪秦氏一眼,还是听话地出去了。

等她走了,顾茵才作惊讶状道:“那可是几千两银子啊!”

说到银钱,秦氏也有了底气,昂着下巴蔑笑道:“我们家里底蕴深,自然不会缺银钱。”

也是因为这份底蕴,他们冯家教养出了不输于任何豪门贵女的冯贵妃,成了后宫中周皇后下头第一人。

至于其他功臣家的女孩儿,则根本入不了正元帝的眼,连入宫的资格都没有。

“是如何的底蕴深呢?”顾茵眼

睛发亮,好奇道,“夫人可能仔细说说?”

果然是乡下人,听到自家富有,就变了态度,攀附上了。

秦氏心中冷笑,继续昂着下巴道:“我家虽然俸禄不多,但另外还有自家的庄子、店铺,不只是滁州的,京城中也有不少……”

顾茵唇边的笑意又深了几分。

…………

王氏出了偏殿后,和宫人说自己想吹吹风,宫人就把她引到了御花园的凉亭。

后头宫人站的远远的,王氏左右一打量,确定没人在附近,就用极小的声音,换上寒山镇的方言,碎碎念骂上了。

骂完秦氏,王氏总算是舒坦了不少。

等到她回过神来,王氏发现亭子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个人。

一个和秦氏差不多大,看着比她大十岁左右、穿着富贵的老妇人,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到了自己身后。

对方看到她猛地转头,被吓得后退了两步,又歉然地道:“我吓到你了?对不住。”

老妇人带着口音的官话,和王氏的口音有些相似,一下子就让人觉得亲切起来。

王氏摆摆手笑道:“没事儿,我没这么不禁吓。倒是我突然回头,吓到你了吧?”

那老妇人也笑道:“没事儿,我也禁得吓。”

王氏又道:“就是,咱们乡下人没那么多讲究。”又问她:“你咋也出来了?”

虽然王氏并不认得她,但是宫中能乱走的女眷,又是上了年纪的,还不能把下人带进来的,也就慈宁宫今日宴请的那一群了。不过方才人多,王氏也没乱瞧,并不记得她是哪个。

老妇人没回答,反而问她:“那你咋出来?”

“被挤兑的呗,我脾气不好,我儿媳妇怕我气上了,就让我回来吹吹风。”

两人在亭子里的石桌前坐下。

老妇人摇头无奈道:“鲁国公府老夫人那张嘴啊……不饶人。”

王氏哼笑一声,“也就是在宫里了,要是在宫外遇到她,我可得给她点颜色看看。”

干说话也不得劲儿,王氏拿出荷包里的点心分给她,“没吃饱吧?这是我儿媳妇做的桂花糕,你也吃点。”

一块糕点

就拇指大小,和顾野日常吃的差不多大小。不过顾茵给顾野做小点心是怕他吃噎着了,给王氏准备这么小的,是吃这个也不容易把口脂弄花。

这桂花糕虽然不像宫里的点心那样有着繁复的花纹,却是白白净净,点缀着一些桂花碎,吃入口中芳香扑鼻,甜而不腻,又松松软软,不似时下点心那么噎人。

“好吃!”老妇人由衷夸赞道。

“是吧?”王氏自豪地笑了笑,又竖起了大拇指,“我儿媳妇的手艺是这个!”

王氏方才还气着的,说到自家儿媳妇,眼睛都笑成了月牙儿。

老妇人看她这么高兴,就好笑地问道:“刚不是还气呼呼的吗?怎么这会儿又高兴了?”

“当然高兴了,上京来一家子团圆了还不高兴?而且这家里当官以后……”王氏说着话压低了声音。

老妇人不由被她的话吸引,附耳过去听。

“当官以后就更高兴了,从前哪儿敢想这样的好日子啊?从前就觉得家里顿顿有肉,能吃白面就是好日子了,现在才知道还能啥事儿都不干,翘着脚等人服侍。太舒坦了!”

从前的王家只是在小镇上算富贵,自然不会有国公府里这样多前呼后拥的下人,大多事情还得自己做。

英国公府现在的下人都是经过王府□□的,那叫一个贴心懂事,很多时候王氏都不用张嘴,下人就知道该做什么了。

注意到老妇人好像兴致不高的模样,王氏又问:“咋的,你家过得不高兴?”

老妇人点点头,又叹了口气。

王氏又问:“那是你家里人对你不好?”

老妇人想了想,说不是。

“都挺好的,就是他们都忙,忙着自己的事儿,我身边虽然服侍的人多,但自己觉得没劲,好像除了混吃等死,就没啥事儿了。”

王氏正了色,说:“你这不对,啥叫没啥事儿了?孩子们有孩子们的事儿,咱们自己可以找乐子啊!你喜欢听戏不?我以前就很喜欢听戏的,但是镇子上难得有戏班子来,到了京城才知道这里有戏园子,每天都有戏听呢!只

是我现在还没去过,你要是喜欢,我们下次约着一道去。”

“听戏?那不能让人在宫……在家里唱吗?”

请戏班子到家里来,一唱就是几十、上百两,王氏当然不能说不舍得这个银钱,拍着大腿道:“在家唱,就自己听,多没劲儿?就要去戏园子,人一多,大家一起叫好拍手,那才带劲儿呢!”

老妇人想了想说:“你这么一说我好像有点明白了,怪不得我从前在乡下也挺喜欢听戏的,后头喊了人来唱,反而觉得没劲。”

“是吧?”王氏笑眯眯的,“就像宫里吃饭,饭菜再好,大家都斯文得不行,一筷子夹两根菜丝儿,放到嘴里嚼几十下,你说这能吃的香吗?是一个道理。”

那老妇人又连连点头,“对!我就不愿意和她们一道吃饭!”

后头两人唠起家常,这才知道两人娘家都姓王,脾气相仿,年龄相近,从前还都是乡下农妇,那共同话题真的是太多太多了,光是捡牛粪都能聊上一刻钟。

不知不觉就唠了半个多时辰,一直到宫人过来寻了,说是宴席已经散了。

王氏才依依不舍地和她分别,又道:“老姐姐,我可是交上你这个朋友了。咱们约好了听戏,你可别忘了。”

老妇人也挺舍不得她,拉着她的手点头道:“好,我过两天就去找你。咱们一道听戏。”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05-10 00:05:59~2021-05-11 00:00:0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月球漫步、爱发呆的狐狸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派大star゛」、望云云、李初忆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红酒煨大虾 100瓶;浮生若夢 50瓶;zhangyan 48瓶;果果果 40瓶;小橘子 39瓶;许长玉 32瓶;wan、秀给我看灬 30瓶;咖啡奶茶、breathless、www.youxs.org 20瓶;时光荏苒\"、奋发向上、岩海苔、阿莯、苏幕遮、有间没鱼、23332331、玛卡吧唧、老五是老五、扬掉你的小奶瓶、杜松子w、望云云、漠 10瓶;萧晓潇 8瓶;冷小露、拉拉依加、林凛酱、慧珍91789850、陌颜夕、王 5瓶;52386563 3瓶;桃花间的悠悠、小小的夏天 2瓶;yuyu128、棉竹子、么么儿老干妈、美好人生、年华不染裳璎珞、六郎喳喳、丛榕、柠檬树下你和我、轻轻、叽里咕噜棒棒糖、大猫、哞一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