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是崇祯,我要殖民全球!

《大明:我是崇祯,我要殖民全球!》

第一章 天启皇帝的两条遗言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我穿越成了朱由检?”

看着这间古色古香的书房,以及脑海中涌入的大量信息,朱信一脸怪异。

他也就是趁着假期去景山公园玩,在崇祯上吊的老歪脖子树处凭吊一番,没想到天气突变。

一道闷雷劈来,就意外来到了明末。

而且,还穿越到了大明亡国之君崇祯皇帝朱由检身上!

激动了没两分钟,朱信就皱起了眉头。

他虽然是个明粉,但毕竟不是明史研究专家,对明末只是知道个大概。

据朱信所知,崇祯年间北方几乎年年大旱,而南方又是大水。

期间还伴随着各种地震、冰雹、海啸、蝗灾,瘟疫……

可以说是天灾年年不断!

“自己应该有金手指吧?在明末,要是没有金手指,那简直是地狱模式。

系统呢,快出来!”

朱信在心中叫道。

系统没有出来,反而朱信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搜索框。

仔细一看,他的脑海中竟然拥有一个度娘。

朱信愣了一下,暗中默念朱由检这三个字。

唰~~~

宛如现实中一般,脑海中出现了众多和‘朱由检’有关的资料。

“这就是自己的金手指?”

朱信眼睛一亮。

度娘这个金手指不如系统来的牛逼,用好了的话也绝对不弱。

就在这时,一个太监快步走了进来,紧急汇报道:“殿下,宫中来人传旨了。”

王承恩?

朱信看着这个三十岁左右,有些憨厚的太监,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了一个名字。

历史上崇祯皇帝吊死在老歪脖子树上时,唯一一个陪伴在他身旁,跟着殉国的大太监。

“殿下,殿下……”

看着朱信有些走神,王承恩又连忙叫了两声。

“王伴伴,别慌里慌张的,遇到再大的事情也要保持冷静。”

朱信回过神来,平静的说道。

“奴婢知错了。”王承恩连忙躬身道歉。

朱信摆了摆手,和王承恩出了书房,前往花厅。

等到了花厅时,就看到信王府的大管家曹化淳正在招呼宫中来传旨的太监。

相比于王承恩,曹化淳才是朱由检现在最信任的太监,而王承恩只是曹化淳手下的一个马仔,地位并不多高。

“信王殿下,皇上有旨,命殿下马上进宫陛见。”

看到朱信出来了,前来传旨的太监立即道。

“遵旨,有劳公公了。”

朱信立即领旨,然后让曹化淳给了传旨太监十两银子,这让传旨太监受宠若惊。

现在天启皇帝病危,在没有子嗣的情况下,作为天启帝唯一的弟弟,朱由检就是第一顺位的继承人。

因此一路上,这位传旨太监对朱信都恭敬有加,为的就是先结个善缘。

约莫过了两刻钟,朱信跟着传旨太监到了紫禁城。

接着就被引带进了乾清宫懋勤殿,朱信立即闻到屋内散发着一股浓烈的汤药味道。

一眼望去,就看到几个内侍正在照顾病床上的天启皇帝。

“是吾弟来了吗?”

天启皇帝苍白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努力的对着朱信招了招手。

“皇兄,臣弟来看望您了,皇兄可好些了?”

朱信连忙走到近前,关心的询问道。

或许是受到前身的影响,看着脸色苍白若纸,行将就木的天启皇帝,朱信心中真的有些悲伤。

都说皇家无亲情,但朱由校和朱由检这哥俩的关系是真的好。

两人都从小没了娘,可以说是相依为命长大的。

对于弟弟的问安,天启皇帝只是微微点头,努力的支撑起身体,半靠在龙床上。

“吾弟,你以后一定要成为尧舜一样的明君啊!”

天启皇帝看着朱信,那双已经有些无神的眼睛中露出期许之色。

只要不傻,就知道这是要把皇位传给朱由检的意思。

朱信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了一段几年前的记忆。

在天启皇帝刚刚登基时,朱由检才十岁,还是个半懂不懂的孩子。

看着身上穿着龙袍的哥哥,羡慕的问:“这个官儿我能做吗?”

天启帝对这大逆不道之言,非但没有恼怒,反而一脸宠溺地摸着朱由检的小脑袋。

他笑着说:“我做几年后,就给你做。”

不料此话竟一语成谶,当真是造化弄人。

但历史上的朱由检听到这话后,吓了个半死,还以为是天启皇帝试探他的。

知道历史走向的朱信,自然知道天启皇帝是真心诚意的。

“皇兄乃真命天子,自有上天庇佑,一定会平安无事的。”

朱信轻轻握着天启皇帝的手,安慰道。

“皇兄的身体如何自己知道。”

天启皇帝微微摇头,叮嘱道:“吾弟,皇后配朕七年,经常匡谏正言,今后年少寡居,望吾弟善视。”

“皇兄请放心。”朱由检重重点头。

一口气说这么多,天启皇帝有些气喘。

沉默了一小会儿,等精神好些了,才继续道:

“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宜委任。”

对于天启皇帝的这两个遗嘱,历史上的朱由检只遵从了第一个。

对第二个,心中很不以为然。

一登基,朱由检就大肆清洗阉党,重用东林。

结果大明没有蒸蒸日上,反而滑向深渊。

直到最后一刻,朱由检终于领悟到天启皇帝当年对他的告诫,发出“文臣人人可杀”的悲愤之音。

李自成打进北京后,第一时间跑去内帑找银子,在他想来老朱家当了近年的皇帝,内驽中的金银财宝肯定不少。

结果发现内库里一两银子都没有!

再联想到从那群官员中拷打出的七千万两银子,不由感叹:

“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

连崇祯的敌人李自成都发出如此感叹,文官误国可见一般。

PS:明朝皇帝的称呼,可以叫陛下,也可以叫皇上,明实录中有大量叫皇上的记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