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野人开始

《从野人开始》

第241章药女的“还愿之旅”1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岐黄门”坐落在一个大三环绕的小型的盆地内,作为一个数千年传承的宗门,如果算上岐黄门的内门、外门等正式弟子,不过三十余万人,但是算上依靠宗门生活的帮佣顾工等外围人口,整个宗门足有数百万以上。

因为岐黄门是以医治病人为主的宗门,所以岐黄门很少与其他势力发生冲突,几千年下来,在百花国内岐黄门虽不喜争斗,因为实力也是赫赫有名的一方势力。

作为山门日常的值守人员,无不是精明灵活之辈,最差也是炼筋境的好手。

今日阳光正好,岐黄门的山门前当值的守卫,远远就近看见一支金光闪闪的马队,浩浩荡荡快速向山门奔来。百十骑的马队,骑手个个安坐在飞奔的马背上,右手拿着骑枪,枪头的下方飘着一面小型的三角旗帜。在马匹快速奔中,三角旗帜咧咧飘扬,整支队伍煞是威武。

这队威武且气势雄壮的骑士,簇拥着三两辆豪华的四轮马车飞快的行进。可以跑如此快速的豪华马车,即使见惯了大场面的岐黄门守卫,也从来没人见过。

那辆四轮马车,明显不是浮云飞车,因为有轮子在地面上滚动;马车以四马拉拽;御手在前方驾驭马匹;前轮灵活转动;车体宽大平稳;车壁上以透明水晶为窗,窗内有布帘遮挡;车身不知是图了什么漆,车体光滑铮亮,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龙其是车门上会着一只威武的黄金龙头雕像。即使远远一望,也知到车内之人,身份贵不可言。

车队行进速度很快,看着很远,可是一盏茶的时间就快到山门前时,只见车队缓缓慢了下来,在了山门的牌楼前停下。

只见车队周围,护卫队的马队骑士,身穿金色铠甲,行止有素,颇有些军伍之气。不过百来人的马队,虽隔着百米远,却令山门守卫感到扑面而来的窒息感。这些守卫都是一些见惯大场面的,他们的心中不由一片骇然。

这种气势他们都从门内炼髓境的长老们身上体验过。这是修士修炼高深境界后,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气势,是一种强者对下位者,自然而然的气势威压。

而眼前不过百人的马队,居然就给人如重如山的气势。山门守卫发现这不足百人的马队,赫然有几十名护卫是“炼髓境”。这也太吓人了,岐黄门山下不过三十多位“炼髓境”长老,这个车队居然以五十多位炼髓境高手作为护卫,车里的贵人能简单吗?

见来访之人如此气势,原本看守山门的两名门卫,分出一人,飞快跑去响高层通报。另一人打起精神,应对来访之人。不论是敌是友,几十名的炼髓境上门,岐黄门上下就得全员戒备。

“这位小哥,烦请通禀贵门“青衣”长老。朝阳城主君府大主管“药女”请见。”

一位身穿全身“金龙铠甲”,气度不凡的中年护卫,下马上前和山门前的守卫交涉,并郑重的递上的一张拜贴。

看到前来交涉的护卫,举止有度,气宇轩昂,不卑不亢,言语客气,但扑面而来的压迫是实打实的炼髓境。岐黄门看守心中不禁咋舌,这是什么人,怎么架势这么大呀!门卫不敢待慢,连忙接过拜贴,口中称呼一句:

“尊客请稍待,我这就立刻往门内禀报。”

说完话,拿着拜贴,急速向内门而去。

------------

座在车内,透过车窗的透明玻璃,再次看见这古朴的“牌楼”时,“药女”心潮起伏。自己在这个岐黄门待了十年的时间。在岐黄门内渡过了自己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曾经的药女,以为自己的一生,都将和这座牌楼息息相关;自己的一生,都将在这座牌楼之内渡过。

从十六岁那年巨变发生,到现在不过仅仅五年光阴,当药女再次来到岐黄门的牌楼下时。一切的一切,已经改变,令药女感觉自己愰然隔世般的久远。“牌楼”是那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陌生。

药女作为主君府内宅日常事务的实际主持者,她的境界也到了“炼髓境”。“药女”现在的追赶目标是“主母”边莺。药女十分的聪慧,她的心灵修炼已经到了极为高深的地步。用心灵圆满说来解释,药女内心因为有破绽,所以总不得圆满。

返思己身之后。药女确定了一条,那些就是大战时,自己绝对不会躲在后方,自己一定要在自己男人最危险的时候,站在他的身边。,她要像以前边莺做的那样,和林浩一起上抗击蛮人的战场,哪怕战场无眼,哪怕是战死,“药女”认为自己也要追谁自己的夫君一起战死。

但在死亡的阴影前,在林浩的“心灵历练”任务下,药女不断反问自己,自己心中有什么放不下的吗?

思虑良久,“药女”认为自己还有两个遗憾:

其一,是“岐黄门”对她有再造之恩,自己没有丝毫回报,内心难安。

药女五岁进了“岐黄门”,她一个普通医家女孩,没有岐黄门的悉心培养和教导,不可能学习到高深的医药知识,她自认也取得不了今天成绩;

药女自问,哪怕自己出事了,岐黄门也是被迫放弃自己,而不是岐黄门自愿的。它是在巨大压力面前没有半点办法,不得不做出放弃自己的决定。

因此“岐黄门”于药女而言,有大恩!无大错!药女认为如果自己死前,有什么遗憾的,那就是自己有些对不起“岐黄门”的教导。自己对不起自己的师傅“青衣”长老,对自己的教导。

其二,药女是对自己的初念情人“崔博临”放不下。

药女家破人亡,最后沦为奴隶,全部因“崔博临”王子而起,药女应该恨他才对。可是“心灵修炼”和“内阁讲授”的知识,让药女知道崔博临在自己的不幸事件中,是无辜的。

正是因为知道这个的,所以药女就是放不下他,可是自己父母兄弟姐妹,确实因为崔博临而死。自己的苦难的初恋已经成为了药女的“心结”。解不开这个心中的结,自己心灵将永不得圆满。

“药女”是林浩的枕边人。她反复思量后,觉得自己既然要和林浩一起去死,还有什么怕的呢?于是她找到林浩,将自己内心的困惑和所思所想,全部向林浩讲出。药女希望自己这位夫君给她分析分析,自己该如何解决她的心灵困扰。

那次谈话,药女果然没有失望。

自己主君,自己的夫婿,果然不是一般人。林浩在听闻的“药女”的诉说之后,并没有暴怒。在书阁内,男人不但很温柔的亲吻了她,还牵着她的手,让她坐在自己的面前;一面,将药女的小手放撰在手心里握着,不放;另一面,很客观的对药女的情况进行了解析。

“药女”无法忘怀那一次谈话。夫君如同一位人生导师一样,开导着自己。从头到尾没有一句肉麻的爱,可是话语间和手心的温暖,让药女知道自己这一生也离不开眼前的男人。

林浩帮药女,分析自己面临的问题:

对于“岐黄门”的回报很简单。药女用岐黄门学习的知识,结合朝阳门的知识体系以及实验条件,亲自编撰的药物知识,药女可以抄录送给岐黄门一套;用知识回报知识。

对于药女的情感。

从人性角度上讲,药女与和崔柏林之间的“初恋”,是纯洁的,是不参杂任何世俗权利或者金钱的感情。那份感情是高尚的。“崔博临”于“药女”而言,没有亏欠,他只是年轻不懂世情的可怕,无意伤害了药女;“药女”虽是受害者,细究过程,没有崔博临的挺身而出,药女的下场可能非常的悲惨。所以药女还欠崔博临一句“谢谢”!

虽然药女现在是林浩的女人,可是林浩却很客观、很正面、很积极的评价,药女的初恋;林浩在评价自己女人和另外一个男人之间的另一份感情,没有嫉妒和恼怒,平和、客观且大度,这让药女非常的感激。已经二十多的药女,知道林浩能够做到今天这样,对于一个年青的上位者而言,是何其的不容易。

作为“心灵圆满说”的开创者,林浩讲述,如同扒开层层包裹的“卷心菜”一样,让药女清楚了问题的核心。正是药女的初恋“纯真”和“美好”,让药女无法释怀;可是又是这份纯真,导致药女一家的“悲惨”命运,这是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事情。

药女的理智是知道崔柏林不是有意为之,他在这件事情上是的无辜,但是自己的家人就活该遭受不幸吗?药女的感情,无法接受,所以才会下意识的逃避。

太难了!药女希望,自己的过往是一场恶梦,自己能够彻底遗忘。

虽然“逃避”无法面对的事情,是人性的本能使然。就如同“极度美好”的背面,往往有“极度丑陋”一样。世上事情从来不圆满,万事如此,情感亦如此。

现实是残酷的。药女家人的惨死,药女该怪谁呢?药女到底,该向谁复仇呢?

药女的遭遇,是社会规则下,人性丑陋的必然结果;造成那个结果,何尝不是,“药女”和“崔博临”两个无知的少年,一手导致的呢;

再高尚的情节,再美好的事物,也会受到各种各样的现实利益影响。也许那就“成长”的代价;也许正是因为美好太可贵,所以人们才传颂他们,为的就是让黑暗的现实中,点亮一盏希望之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