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陶云

《三国陶云》

第61章 20新城战终了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徐晃来到了城门上,喊话,希望谈判,陶云直接命士兵射箭,根本不给徐晃的机会,拒绝谈话。

徐晃隐隐觉得陶云包围他们似乎有更大的阴谋,看到陶云拒绝谈判,也不攻打,也不离开,已经证实了心中的想法。

不过,此时已经失去了主动权的他们只能在此等候。就在此时,成城外的战斗又打响了。

“又一波援军到了!”因为为了快速增援新城郡,他们不都会选择,轻骑兵,率先过去,最后是辎重守城器具,重武器部队。给了陶云逐个歼灭的机会。

看到又一只部队被陶云吃掉,他的心在滴血,于是又一次喊话陶云。

“城外可是陶云校尉,某是徐晃,当初小环坡一役,令某家记忆尤新,贵部悍不畏死的精神气节令某家佩服。”

“泗水战明明就是一次完美的胜利,偏偏被你们提早发现了端倪,你们若是在晚半个时辰,我都能把你们堵住。”

“后来,你竟然带领十几人翻盘了,心思缜密,令人震惊。许昌曹丞相对你也是颇为好奇。”

“这次围攻新城郡,你已经达到了目标,没必要打下去了吧?冤有头,债有主,你的家人,我保护的很好,相信你的为人。”

“放他们离开,某家愿意任你处置。”

“徐晃是吧?别给老子唧唧唧歪歪歪的,真以为老子不敢杀你。老子死了没那么多兄弟,对他得有个交代,你想死很容易,不过你的部队全部要陪葬,你的命不值这么多条人命。”

“你……”徐晃气的说不出话来了。

此时许昌的曹丕终于坐不住了,上庸也因为兵力不够开始向许昌方向求援了。

深知特种兵很难培养,若是曹丕见死不救,父亲一定不会放过他。

“来人,我要去见文和先升一面!”

贾文和一个聪明腹黑的政治家,谋略家,活跃三国时代的顶级谋士。

听见敲门声,“是二公子吧,进来吧!”

曹丕走了进来:“文和先生近来可好?”

“每天养养鱼,晒晒太阳,自然不会差。”

“二公子,心力憔悴,怕是没休息好吧?”

曹丕尚未答话,贾文和已经到了一杯茶,自顾自的品尝了起来。

曹丕虽然心有不甘,可还是端起了茶杯,喝了起来,“恕我多嘴,二公子,心平气和,畅通,人才会开心,做起事情来,才会思清晰,明朗。”

曹丕点了点头,恭敬的拱了拱手:“受教了!”

贾诩这才说道:“为君者,不可喜怒哀乐,呈于表面。公子做的已经很不错了。”

“我知道公子所谓何事而来,无非是新城一郡而已。”

“是啊,莫非文和可有良策教我。”

贾文和拿出了地图,拿出毛笔,圈了三个圈:“你看看,上庸,新野,长安!”

“你可想过这三方面的关系,新城郡被攻多少天了?”

“这……”

“二十三天,零五个时辰了。当然这只是从他们攻城那一刻开始的。”

“可是你觉得一个郡支撑了这么久了,为何其他的消息不发就是一个劲儿的催促援军。”

“你看看,半个月前的邸报,和现在的邸报有什么区别吗?”

“后半个月,貌似一直在催援兵,其他的缄口不提,你知道为什么吗?你想过其中的关键吗?”

曹丕一听,吓的冷汗直流:“这……”

“请问,你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出来话,只能是别人想要你说出的,其他的一概说不出来,即使说出来,也会被销毁。”

曹丕思考了一下,“除非身不由己。”

“是啊,那那么新城呢?他们发出的战报是不是也是身不由己,或者说有人在销毁多余的声音,让我们只能听到一个声音。”

“我明白了,新城郡只是一个诱饵,说白了就是砧板上的鱼肉啥时候开刀都是一句话的是。”

“那他们的真实目标在哪?”

“在这里!”贾文和随手一指,曹丕豁然贯通,笑着说道:“我明白了,若非先生解惑,恐怕还蒙在鼓里,他们竟然唱了这么一出大戏。真是精彩。”

“不,你错了!”

“你说什么?”曹丕疑惑的问道。

“是两出!”贾诩总结了一下思路开口说道:“若是我所料不差,第一出的剧本,本来是直接拿下新城郡就结束了。”

“可惜有人半路截胡,改戏,将攻城,变成了围城,而增加的戏码就是上庸郡,所以才出现了后面的围而不攻。”

“何以见得?”

贾文和说道:“若是一出戏,就两个地方一起打,难道他们不明白新城郡一打,上庸郡一定会收到消息,加强防范的吗?”

“好阴谋,好计策。”曹丕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所以,这出戏会以新城郡为起点,上庸郡为终点。”

曹丕深深吸了一口气:“明白了!”

回去之后,就开始调兵遣将,不过方向不是新城,而是上庸。

一直密切关注曹军动向的斥候,立即将消息第一时间传达总部。

诸葛亮接阅读完毕之后,无奈的叹了口气:“许昌有高人指点,曹军果然是人才济济,即便是这么扑朔迷离的战场,也能抽丝剥茧,找到源头与终点。”

徐庶一看,也是我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是啊!我们准备的时间太长了,已经漏出了破绽,在给两天,就完备了。”

诸葛亮也是颇为无奈的说道:“若是我们能早两天知道这小子的动向,一起行动,那该多好。绝对两面开花。”

“通知关二将军,立刻拿下上庸,通知三将军,留意宛城的援军。通知赵云将军加速前进,兵贵神速,务必一天之内抵达江津港口,并且拿下,迟则生变。”

一条条命令有条不紊的传达了下去!终于,三日后,上拥庸郡爆发大战,此时,刘备军团已经睁开了獠牙。

随着战事的明朗话,陶云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就在上庸爆发的三天后,陶云终于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夏侯尚等人根本没有抵抗,就投降了,后来回想此事,还满脸燥的慌,因为陶云早就没部队了。

他一共就带来一千五。围城的时候,就只剩下五百人,苦苦支撑,直到最后,只剩下一百人不到了。

但偏偏就是这一百人拿下了新城郡。后来每每提及此事,陶云也是一阵后怕。

至此,陶云的战斗结束了,他本来只是想报仇,结果越打越大,越打越乱,后来局面就不是他能掌控的了。

虽然好多正规军,伏击打援,给陶云争取了时间,陶云后来也成了一颗关键的棋子。

当然徐晃等人,陶云并没有对他们动手,战场上各为其主,尽了军人的职责,是本分,下了战场,战斗都结束了,在杀了他们,陶云做不到。

就在陶云拿下新城郡的同时,元曲县也有好消息传来,黄旭和关兴派兵强攻元曲县,并且将其拿下。

县令恒階掩护郝昭一家撤退的途中,遇到了前来攻城的刘封等人。

真是祸不单行,哈哈,此事说来也也是凑巧,刘封本来是要直接去攻城的,结果路上碰到了奸细。

被南辕北辙,引导到了错误的方向,距离元曲县越来越远。最终发现自己不知不觉走进了谷梁县。

本来这三县就是互相成犄角态势的。走大路来不及了,遂找了一位老乡,打算沿小路偷袭,结果恰好碰到了逃亡出来恒階等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