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陶云

《三国陶云》

第102章 1江襄巨变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战斗结束,陶云松了一口气,将此人的武器收了起来,看着他说道:“以后你的刀归我,绝对不会堕落他的名头。”

男子不甘心的倒了下去:“终究是失败了,就差一人,就是十全十美,啊!”陶云拔出枪头,军官魂归地府。

陶云急忙大声喊道:“来人!”天香驿馆的小厮走了过来,给我后葬他,算是对他的尊重吧。

然后开始治疗伤口,刺客被陶云斩杀的第二天,周瑜,小乔,孙尚香纷纷作证,洗刷了陶云的冤屈。

陶云再一次脱离险境,向诸葛亮告了一声架,立刻秘密转移江陵,至此,孙刘争霸的焦灼点已经不复存在。

郭嘉暗自叹了口气:“这个陶云,果然命硬!”

贾诩笑了笑:“时间还长,怎么,郭祭酒这就打算认输了。”

虽然在这次博弈中,孙权看似大获全胜,实则毫无意义。孙策退出后,不久,孙权也宣告退出。

孙策接见了诸葛亮,双方商议联合抗曹的事宜,遭到了孙权党的干涉,不过两人心知肚明,此时战火还没有燃烧到江东本土。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些士族又怎么会相信,只有曹操打过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结盟的时候,这次会谈为结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208年三月,陶云来江陵已经一月有余,这一天忽然收到一封密信。

这段时间以来,他其实与大公子刘琦互有来往,大公子刘琦一直女扮男装,陪在刘表的身边。

陪伴刘表走过了最后的日子,也就是这几天刘表也感觉自己大限将至。

准备安排一切,刘琦立刻将消息传递给了陶云,得知消息的陶云立刻暗中秘密前往襄阳,开始启动计划。

蒯家,蔡家,黄家,孙家,秉家,等等此时都在召开家庭紧急会议,阴霾一时间笼罩整个江襄大地。

他们纷纷在做出最后的选择,此时已经开始站位。代表着东汉四大天王的刘表,已经成为了过去式,画上了休止符。

这天傍晚,刘表屏退众人,留下了刘琮,蔡氏,蔡瑁,蒯越,蒯良,侍女刘琦,一名随从。

开始交代后事,一开始,蔡氏对这两个外人可以参与就表是十分不满,打算将他们驱逐出去。

怎奈刘表强势留下他们,这是刘表自病重以来,第一次表现的十分强势,连蔡氏的账也不买。

刘表对这个侍女很偏爱,很多人都纷纷猜测他的身份,但是奈何这名侍女查无可查,据说是雾灵僧人,专门给刘表的,更是没人想要打他的主意。

此时此刻,刘表留下诏书,亲手交给侍女,彻底撒手人寰,离开这个人世。

蔡瑁一个箭步,冲上前来,就要强抢诏书,侍女一个转身,褪去头套,大喝一声大胆:“来人!护驾!”

随着这一声大吼,一众群臣纷纷冲个进去,为首一人,正是上将文聘。刘磐,王威紧随其后。众文臣一起冲了过来。

蔡瑁大吃一惊:“混账,谁让你们进来的!”

文聘大吼一声:“奉命前来!”此时刘琦已经换回男装,开口说道:“蔡叔叔,你要造反吗?”

“什么,你,你是刘琦!”

“怎么?蔡叔叔,几个月不见,你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吗?”

蔡瑁冷笑了一声:“哈哈,琦儿,三个月前就已经病死,来人,给我把这个妖言惑众的冒充琦儿的人,给我拿下。”

蔡氏和刘琮此时蜷缩在一角,不敢露面,事情的变化超出了他们的想像。

刘琮想到陪伴在父亲身边的侍女就是刘琦,感觉万分憋屈,蔡氏也觉得自己有些大意,早该如此,哪怕违逆刘表,也该将他斩杀。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诏书在刘琦的手中,众文武都冲了过来,在想神不知鬼不觉的偷换诏书,根本没条件,没土壤。

此时此刻,蔡瑁忽然猛的向前一跨,顺手拿起酒杯,猛的一掷,“啪”的一声,无数的士兵听到暗号,冲了进来。

将他们团团包围,蔡瑁指了指刘琦等人:“来啊,将这些乱臣贼子一并拿下。”

士兵们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蔡瑁大急:“什么情况?异度,是你是你搞的鬼!为什么?”

“来啊,蔡瑁以下犯上,给我斩了!”

一名士兵,立刻上前,蔡瑁大吃一惊:“不,你不能……”话音未落,众人知觉寒光闪过,眼前一亮,一颗人头冲天二而起。众人这才看清楚,出手之人,竟然是刘琦身边的随从。

文聘满脸不可思议的看着随从,开口问道:“你,你究竟是谁?”

陶云不在隐瞒,亮出真身,大声吼道:“江陵陶云,听闻襄阳巨变,堂内惶惶,谋权独断,逆党猖獗,念刘琦公子,孤木难支,奉皇叔之名,特来助刘公子一臂之力。”

“异度,让所有士兵都下去吧,我当着众文臣的面开始宣读诏书。”

蒯越点了点头:“谨遵公子号令!所有人全部退下!”

刘琦这才拿着诏书,一步一步的走到大堂中央,开始宣读诏书。

“自继任州牧以来,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唯恐荆州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此乃孤之罪也,每每思此,夜不能寐。幸风调雨顺,周泰民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孤已经迟暮,垂垂老矣,今公子刘琦,常伴左右,侍奉终老,传位于公子刘琦,听闻皇叔,玄德,德高望重,屯兵江陵,琦儿可以倚之,上天有好生之德,若是此诏书公之于众,则说明蔡家,失败,蔡氏一日为母,终生为母,弑母不祥,琦儿还应尊她为母,除蔡家家主外,其余的人全部赦免,不得过分追究,琮儿聪慧,是汝之兄弟,愿汝以弟相待。其乐融融,若如此,孤足以含笑九泉。”

至此,刘琦顺利接手荆州牧,而陶云也在事后,立即返回江陵。

许昌,曹操听闻荆州巨变,蔡瑁起义失败,荆州之地,全部落到刘琦手中。

心中有些不是滋味,刘琦究竟是如何翻盘的,明明蔡瑁已经掌控全局。

五日之后,战报传回,曹操看后,震惊不已,不禁夸赞道:“好,好一招瞒天过海,大丈夫,能曲能伸,刘表生了一个好儿子。”

“我看未必,都说虎父无犬子,可是刘表的儿子,绝对不会想到这种计策。”

“从手段与策略来看,可能出自一个人。”郭嘉笑了笑说道。

曹操疑惑问道:“是谁?”

“陶云,陶致远,擅长使用借尸还魂,各种手段层出不穷,当初的吕布,家眷直接混在军营当中,河北巨富,甄家,仿佛人家蒸发,据说他们全部被人杀害,可是就在他们死之前,一伙山贼也被人剿灭,放火烧寨,据说,一具尸体都没有发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