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陶云

《三国陶云》

第128章 27复杂的是人心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襄阳城,位于汉水南岸,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俗话说的好,靠水吃水,靠山吃山,襄阳可为水陆双收,易守难攻。

刘备从刘琦那里接手荆州牧,一下子坐拥七郡,包括零陵,武陵,长沙,桂阳,江陵,江夏,威望大振,水涨船高。

许都曹操,坐在书桌前,看着一封封情报,心理特别不是滋味,愤怒的咆哮道:“他刘备何德何能,坐拥七郡,已然是心腹大患。”

“陶云,陶云,又是陶云,他怎么缕缕破坏我的大事。”很显然,陶云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了曹操的心头病。

“丞相,文和大人求见!”

“贾文和,他来做什么?”暗自沉吟了一句:“让他进来!”

“丞相,罗网这次失策了,他们似乎嗅觉到了危险,临时抽身。”

“我们立刻收网,鱼都跑了,只捉到一些小虾米,只知道他是董国仗的下人,并且一力承担了所有的责任,服毒自杀,线索已断。”

“什么?怎么可能?”

“是你们的人漏出破绽了吗?”

“不是,罗网的人知道背叛会是什么下场。”

“那就把他们全部抓来审问!”

“可问题是一夜之间,所有人都系上了黄腰带。”

“所有人?这,这怎么可能?有怀疑的对象吗?”

“有,可是都外出了!董国仗代表天子,巡访。而且问题是我们的人还不得不放行。”

“喝啊,是啊,他们巡访的时候,还挂着一面曹字大旗!对吧?这件事情我已经听说了。”

“可是你没有觉察到什么味道吗?你没有发现汉献帝的改变吗?”

“什么改变?”

“韬光养晦?”

“哈哈!汉献帝,韬光养晦,厚积薄发,这可能吗?”曹操忽然反问道。

“你没发现吗?汉献帝的态度的改变吗?他在收买人心了。”

“何以见得?”

“以前,他的喜怒哀乐,都表现在脸上,可是,现在,他变了。”

“他总是笑脸相迎,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

“他以前憎恶你给他配备的侍从,总觉得他们是你的耳目。”

“是啊,难道不是吗?”

“可是,现在他已经与他们同席而食,献帝吃什么,他们也跟着吃什么?”

“人心都是肉长的,可人心难测,复杂的也是人心,这些恩惠,在潜移默化之下,就会影响他们的判断。”

“你觉得他们会背叛我,怎么可能?”

“主公,他们是畏惧你的势力,不敢违背你的意愿,也不会,可是面对利益的诱惑,在不关系到生死的时候,撒一点谎,是极有可能的。”

“比如,皇后今天见皇上了吗?进宫几次,说了什么?”

“若是皇帝不善见他们,他们会添油加醋,可是,一定会如实禀报。去了三次,申时到酉时。”

“可是一旦他们同席而食,会怎么样呢?”

“去了三次,不过很快就离开了。”

曹操一听,心理大吃一惊:“是啊,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短,而且又不涉及生命危险,这样的问话,也每天都会问,他撒一次谎,意义不大。我也不会调查,也不会深究的。”

“是的,主公,这就是人心,反正有时候,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一句话可以把他们推入万丈深渊,让你给他们舔舔堵,也可以说说好话,你开心,他们也好过一些。”

“你可是发现了什么?就汉献帝,也不是我轻视他,他若真有这本事,恐怕就不会被郭祀,张济,之流玩的团团转了。”曹操忽然笑着说道。

“是啊,我怀疑有高人指点他们,而且他们的转变也是最近半个月才开始的。”

“你心中可否有人选,这位高人是谁?”

“据内卫回来报道,这个人恐怕就是陶云。”

“又是这个陶云!”曹操冷哼了一声。

“刘备,名可真好!”曹操忽然感慨了一句:“可有计策?”

“我已经联系了内应,只是,目前实施困难。”

“想要实施计划,得先除去两人。”

“一个是诸葛孔明,一个就是陶云,一个心细如发,谨小慎微,一个机警敏感,洞察事先。两人连手,哪怕在极为不利的条件下,他们也能翻盘。”

“目前,他们都在襄阳城内,内应很难发挥作用。”

“你给我说人心,恐怕就是为了这个吧!”

贾诩点了点头:“不错,俗话说,高官不如现管,我们既然除不掉他们,何不让刘备自己动手。”

“只要他们君臣之间心生嫌隙,我们在趁虚而入,才能奏效。”

“如何让他们心生嫌隙,郭祭酒已经有了策略,我就不献丑了。臣告退!”

贾诩说完,做了一稽,退了出去。曹操说道:“君臣嫌隙吗?你贾诩又在扮演什么角色呢?老狐狸!”

“祭酒郭嘉求见!”内侍跑进来通报。

“让他进来吧!”曹操站起身,直接走了出去。

“哈哈!你这浪子,不知道这次又有什么好消息传过来气,几竟然亲族跑一趟。”

郭嘉笑了笑:“自然是好消息了。”

曹操笑着说道:“我就知道,郭嘉出山,必有后报。”

“主公可知道雾灵寺?”

“略有所闻,据说雾灵寺里面有个得道高僧,会驱凶避疾。救了好多百姓。”

郭嘉点了点头:“不错,就是此人。”

曹操疑惑的问道:“莫非此人大有来头?”

郭嘉笑了笑:“据说,前荆州牧刘景升的夫人蔡氏,虔诚信佛。”

“雾灵僧人谁都不见,偏偏接见了蔡氏,并且与刘景升在后花园偶遇。”

“哦,还有这样的事情!”

“是啊,从雾灵寺回去,刘景升的身旁就多了一位聋哑侍女。”

“而这位侍女,与刘表特别亲近,蔡氏多次想要打探消息,均说是雾灵僧人专门给荆州牧安排的。他也就打消了念头,就因为这个疏忽,让刘琦翻盘。”

“随后,刘州牧一病呜呼,撒手人寰之际,侍女就回复真身,大公子刘琦。”

“若是如此的话,这个雾灵僧人有问题。”

郭嘉点了点头:“事情不是很明确了,我们不看过程,只看结果,就知道,这个雾灵僧人是的幕后之人是谁了。”

“刘备!怎么可能?”曹操大吃一惊。

郭嘉摇了摇头:“据说,当日,蔡瑁想要举兵造反,被刘琦的侍卫给杀了,这个侍卫不是别人,而是陶云。”

曹操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幕后黑手就是陶云。”

“不错!利用人们心安理得的心理,所以我估计,这雾灵寺恐怕是陶云的手笔。”

曹操点了点头:“不错!”

“人心都是很复杂的,若是刘备依然是无家可归,如流浪犬一般投靠这个,投奔那个的话,我们的计划恐怕很难奏效。”

“可是,他有地盘,有权利,俗话说由奢入俭难,这个时候,刘备已经不是那个打不死的小强了,打不过以前他可以跑,可是现在,他舍的吗?”

“而且一旦有事业,有家业,他就该为自己的子一辈着想了,实话说,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

“他一定会为自己百年之后考虑,而这个就是我们的机会,陶云,亦或是诸葛亮,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年轻。”

“他们还有资本,可是刘备,他已经年过半百,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我觉的我们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可以请一个道士高人,去离间他们君臣的关系。”

“关于神明的事情,总之一句话,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一旦刘备心理存在芥蒂,他们的君臣关系出现裂缝,想要趁虚而入,就很容易了。其实,复杂的是人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