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陶云

《三国陶云》

第137章 36怪异的庄园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襄阳城府衙,陶云正在喝茶,吕范忽然磕磕绊绊的冲了进门来,说话都有些语无伦次:“不,不好了,大人被杀了!”

语音落下,陶云一口茶直接喷了出来,“不,不是……”双腿一软,直接跌倒在地。脸色苍白,身体在不住的颤抖,双腿在不停的打哆嗦。

陶云急忙递了一杯茶,吕范端起茶杯,一饮而尽:“还,还有吗?”

陶云倒了一杯,递给他,猛啜了一口,深吸了一口气:“大人是这样的。你不是让我寻找当年的船队人员吗?我们分手之后。我便直接去了襄阳城,淮灵县。

他把当时的情景描述了一遍。

。“陶朝,陶辞,陶白帝?这,他们不是陶家庄的人吗?”

衙役点了点头:“是啊,您不知道,当时县令大人特意吩咐,衙役官差,必须是陶家庄的人!”

吕范点了点头:“是的,后来陶家庄的人不是失踪了吗?自那之后,我们不是带人寻找过一次吗?”

“哦,你是说后来的衙役官差吗?”

文官吱呜了一句:“没有记载,我们并没有存档。”

吕范气愤的冷哼了一声:“没有存档,你是在拿本官开刷吗?恐怕是你们懒惰,不肯查找,故意逡巡,是何道理。”

文官很是委屈,“下官有下情禀报,当时,因为是秘密行动,很多参与的人,船只都被急流淹没,回来之后,损失惨重,不知道如何上报,县令大人下令封口。此事,不计入档案。”

吕范:“胡说,明明我就不信没有存档,明明就是你们躲懒,故意不肯查找。还在狡辩。”

文官吓的后退了一步,急忙说道:“大人,十年前的文档均在这里了,下官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欺瞒大人,我刚刚还一直在查找。”

吕范一愣,走了过去,亲自翻开文档,果然里面对于十年前的那次探索,只字未提。

众人一听,目瞪口呆,陶云疑惑的问道:“没有存档?那就难办了?后来呢?”

“既然没有办法从衙役入手,那就从水手入手了。襄阳城临近江水,水手肯定不少。”

陶云点了点头:“是啊,可是后来才发现他们早都离开了,毕竟十年了。”

“而且他们多次出水,早就不记的那次是哪次了!”

“既然水手这里找不到突破口,我想干脆换个思路,不找白帝城,直接询问陶家庄。”

“人过留名,雁过留痕,既然他们曾经在这个世界出现过,那么肯定有人知道他们。”

于是在当地县令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一个叫波原的老人。据说张角起义的时候,他就在县中任县丞。

“谁?波原?”陶云暗自皱了皱眉头:“哦,你继续吧!”

吕范点了点头:“于是我和县令大人赶到淮灵县张家村,去见了波原。”

“张家村,这个村里人都姓张吗?”陶云忽然问道。

吕范摇了摇头:“其实也不是,不过,据说张角起义的时候,这个村是第三个响应的村子,赶走县令之后,就叫张家村了。”

陶云点了点头:“张角,张角怎么又是张角?”

吕范看着陶云,疑惑的问道:“怎么了?”

陶云摇了摇头:“没事,继续说吧!”

“于是我和县令就前去拜访波原。”

他把目睹的事情,描绘了一遍。

波原正襟危坐,可是一听我们讯问起陶家庄,他“蹭”的一下站了起来,情绪变的十分激动。

吕范点了点头:“是的,不知道老人家你可知道咱们张家村附近有没有这样一个庄子。”

波原的嘴唇有些颤抖,嘴中不断的低声念叨着:“陶家庄,陶家庄!”

吕范赶忙问道:“你知道这个庄子?”

波原点了点头,长长的吸了一口气:“这件事情很诡异的,若不是大人你今天问起,恐怕我永远也不想提起他,提起这个恐怖的庄子。”

吕范一愣:“恐怖的庄子!”

波原点了点头:“是啊,那件事情追溯到张角起义的时候。”

“当时各地纷纷爆发起义,我们淮灵县亦是发生了暴动,不久之后,朝廷开始派兵镇压起义军,我后来随着张角三位天公相继落网,各地也纷纷被镇压。”

“当时的我年纪尚小,只记得那是一个暴雨雷鸣,风雨交加的夜晚,州牧大人手下大将曹豹押着大批的黄金余啥来着?”

“余孽!”

“对,他们好像就是这么说的,进驻了我们的村子,第二天,就奇迹般的出现了一个庄园。”

吕范大吃一惊:“什么?出现?”

波原点了点头:“不错,就是出现,就像凭空落座下来的。”

吕范疑惑的问道:“以前从来没见过吗?”

波原说道:“不错,在我的记忆中,就像做了一个梦,然后就出现了。”

吕范点了点头:“嗯,后来呢?”

“大约十年前,有人看到庄园着火了!”

“你说什么?庄园起火?为何当时没有上报?”吕范疑惑的问道。

“当时我们也想上报,可是曾经看到庄园起火的人,第二天,全疯了。”

“疯子的话可信吗?我们都不敢确认,他们说的是真是假,就这样,拖了四五天后。”

“陶家庄再度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可是里面都是尸体,头颅和右肩均被人斩去!看上去极为恐怖!”

“什么!被人砍去了右肩和头颅!”吕范点神色有些不自然,倒吸了一口凉气。

波原看到吕范反应,点了点头:“离奇吧!我也觉得怪异,若不是亲眼所见,我也不会相信,说出去,他们会把我当疯子抓起来的。”

吕范点了点头:“哦,没什么,你继续吧?我倒想知道这座庄子还有什么古怪之处?”

吕范忽然冷哼了一声:“对了,你们发现尸体,为何不上报官府。不知道人命关天吗?”

“不能上报啊!当初我们发现官府在调查这个按件,就更不能上报了,这样的时代,真心为民请命的好官不多了,万一他们拿你定罪,为自己开脱,怎么办,俗话说,民不与官斗。”

“而且不可思议的是,第二天,庄园连带尸骨一起消失了!”

“你的意思是这座庄园会凭空而来,又凭空而去?”吕范疑惑的问道。

“难道不是吗?”

“后来,三天后,我们听说陶家庄的人出现在襄阳城的道观中!被官府的人发现了。”

“从襄阳到江陵,三天的时间,关键的问题是那些尸体是怎么过去的?”

“当然,就在官府宣布调查案件的那天夜里,陶家庄再一次出现了。”

吕范气愤的拍了一下桌子:“当时的县令是谁,真该杀,误国误民。”

波原忽然跪了下来,悲戚不已:“我有罪啊!”说完眼睛流下了一滴眼泪。

吕范吓了一跳,急忙将他扶起来,疑惑的问道:“老人家,你这是何意,这不是要折煞本官吗?”

波原这才羞愧的说道:“实不相瞒,老朽就是当年那个知情不报的县令啊!”

“老朽当初亲眼目睹了一切,那景象真是让人不寒而栗,惨不堪言,如今有时候还会噩梦连连,也许这就是上天对我的惩罚吧!”

“那么,后来如何了?你不是说,再一次出现了吗?”

“是啊,就在那天夜里,天下着暴雨,我当时因为途中迁延,没有按时返回,再一次路过陶家庄园所在地的时候,那里已经变成了一片坟茔。”

“坟茔?”

“不错,就是坟茔,我走了过去,来到一座墓碑前,这时一道闪电刚好划过。”

“只见上面写着陶朝,淮灵县陶家庄人氏。”

我登时就吓晕过去了等我醒来,恢复意识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傍晚,我正想报备,忽然襄阳城县令已经结案。

我觉得这样也许是个不错的结局,既然已经结案,就没必要再去翻案,庸人自扰。

“当然,这个案件成了我一生中的憾事,虽然,襄阳已经宣告尸体被人砍去头颅,右肩,而且在一夜之间,不翼而飞。可是我的心里总觉的还是调查一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