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阕

《双龙阕》

第234章 师徒念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太圣殿最西端的钟楼内,无眉与耶利巴陀在太圣寺僧人的帮助下为惨死的兀藏安吉收殓。

夜无月,星光黯淡。

四面空荡的钟楼血腥扑面、阴风呜咽,虽有数只火把照得朗亮,众僧却无不侧足,目不忍睹。

缓缓将死者放下,无眉掏出那人皮头囊来,屏气息声地为兀藏套还回去。

他的双手难免要触及到死者的模糊的血肉……

虽然无眉尽快草草结束,终难压一股酸水反胃而出,然后伏在钟楼的石栏上大口出气。

众僧便速速将兀藏尸体抬走敛入棺椁,放置在地圣殿,与拓跋罗的棺椁相并。

又是一番彻夜诵经超度。

卯时天亮空明与李承志,呆瓜头等人将装有四大护法、无名老僧骨灰的殓盒艰难的背上塔林禁地。

呆瓜头昨日被柳无情寒冰掌气隔空拍倒,幸亏隔得远只是当场昏厥。不过南瓜脑袋虽未拍成泥,但仍然像煮了一锅粥般热痛不已。后让空明用内力摸了几把才算好些。至于会不会留下后遗症让这本已受灾不浅的呆瓜雪上加霜,那就不得而知了。

塔林禁地很神秘,虽藏经崖上下皆有四季之别,但只要上到藏经崖顶,就是常年的冰雪。

这里有塔林无数,皆在白雪覆盖下静静矗立,更显圣洁肃穆。

空明与众人择了两处好地,先将四大护法和无名各葬一处,日后还将为他们修建佛塔。因为上下只有铁梯相连,人力材料多有不便,修建一座佛塔往往需要一两年,而并非一时之事。

大伙轻手轻脚,甚少言语,不知是受此处静谧的环境影响,还是心存虔敬不愿惊扰禁地的亡灵。

很快事毕,众人悄然下崖。空明这才得空寻到崖上第四十四洞探望皆空。小和尚虽是养伤却不愿枯坐,依然丝毫也不放松研读经卷,这让空明甚感欣慰。

“皆空!”

空明探身入洞,向蓦然回首的小和尚蔼然一笑。

“师傅!”皆空顿觉心暖,欣喜地合十鞠躬,“许久不见师傅,弟子好想念师傅呀!”

“师傅也很想念皆空呀!”一时空明眼角微涩,忙伸手托他双肘,深表关切地问:“你的剑伤如何?还疼得厉害吗?”

“师傅放心,并无大碍,”皆空淡淡一笑,稍稍舒展胸廓,虽然僧衣下厚厚的医布裹着的剑伤,难免在他的动作下裂开,但他轻松的表情还是将疼痛掩饰得不漏痕迹,“您看,活动自如!”

空明却心生愧疚,怜爱地看着他,“看来为师错了!”

“师傅何出此言?”皆空瞳光微闪,颇为不解。

“为师以为行侠仗义不如阐扬佛法,所以至今未曾让你习武,如今看来学来防身那是必要的,从明日起师傳将会把平生所学传授予你,但你要记住行侠仗义不如阐扬佛法是有道理的,千万不要因为习武而摞下经卷。”

“是,弟子谨尊师傅教诲!”

空明颔首,转念又问:“你对归一卷乃是一纸空卷,有何看法?”

皆空肃然挺身,谆谆而语,“弟子虽然难解其中玄机,却以为现在连九十九洞之经学尚未读至半数,怎好意思谈论归一卷?!或者这只是对那些奢望一劳永逸者的告诫,所以皆空愚妄地以为九十九洞之经卷远远比归一卷有用处、也更要紧。”

空明听罢虽未喜形于色,其实内心甚为满意,并由此陷入了沉思:想必不久就会有僧人因为那一纸空卷放弃在藏经崖的修行,而某些勉强留下的人是否只是在等待着看皆空的修行结果呢?

其实就连空明也难抑自己的好奇之心,不知皆空修行圆满后,进入归一洞中究竟会怎样……

转念空明又道:“你能这么想,为师也就放心了。那你对这几日接连发生祸事,惹得本寺不得安宁,又是如何看待的?”

皆空凝眉闭目沉思良久,方才缓缓道来,“孔子曰……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他以水清就洗帽带,水浊就洗脚,比喻人的好坏都是由自己决定的,教人不要将自身的善与恶牵强于外因。这和佛者觉也,是一个道理,所以徒儿以为世间本无清静之地,唯有清静之心。”

“嗯,说得好!”听罢皆空此论,空明犹是抚掌称赞,又颔首品论道:“佛既是觉,觉者,知者。觉之三义自觉、觉他与觉行圆满,三觉皆俱方成为佛。凡人无自觉乃是人类之憾,所以要阐扬佛法,要让世人明白善恶之觉,乃是觉之根本。只要心中笃定善恶,勿因善小而不为,勿因恶小而为之,方才是僧家修行之要,亦是各行各业,形形色色芸芸众生欲有所为而需固持之本。”

空明显得异常高兴,一番言语后,又亲昵地抚着凝神恭听的皆空之肩背渐入凝思。

皆空却心思突转,一脸期求地问:“师傅此番下山,都云游到了何方?可有遇见什么新奇有趣的事物?”

毕竟年纪尚小,且下山的次数少得可怜,对于大千世界小和尚仍难免有些向往。而空明每次下山归来都会满足他的好奇心,与他分享所见所闻以及由此而得到的感悟。

“哦!”空明的神情遂从凝滞转成温颜暖笑,他挨着皆空盘腿坐下,一面整理着衣襟,一面梳理脑中零散的记忆,然后微微蹙眉道:“想来也没什么新奇古怪的事情,无非去了沿海一些佛殿寺庙游览讲经,可能去的地方多了反倒觉得平常了,”许是见到皆空的眼神略显得些许失忘,空明遂又冥思再想,片刻眉尖一挑,陶然而悦道:“倒是去海中一岛屿看望几位朋友,正巧见证了两位友人一桩美满的婚事,真个是不虚此行呀!”

“哦!”皆空眸光忽闪,兴致骤浓,将身体向前靠近,灿笑道:“那又是什么瑶池仙境、何等神仙眷侣呀?”

见他这般模样,空明有意逗一逗,遂假作正颜厉色道:“出家人慎独清修,戒痴戒色不问姻缘,为何为师一说起婚姻之事,你眼中就显露贪图之色呀?”

皆空虽知是假,仍难免一些局促,便嘻嘻一笑道:“师傅都去见证别人拜堂成亲了,还不许徒儿听听这热闹故事也好沾一沾喜气?!”

听到喜气二字空明不由心下微沉。皆空这孩子从小吃斋念佛与僧人为伍,吃得是糙米素菜,念的是晦涩经文,没有父母可以撒娇,没有兄弟可以玩闹,不可谓不苦。但他却能笃学不倦、乐此不疲,又不可谓不奇。但他毕竟是个小小少年呀……他应该得到更多像平常孩子一样的欢乐!

想到此,空明遂亲切地点着皆空的鼻头,“那就沾沾喜气?”然后便侃侃而谈:“你说的没错,那是一个没有名字但可与谣台仙境媲美的小岛,之所以没有名字,是因为岛主为了避世绝俗,之所以避世绝俗是因为一种花,一种可以有上千瓣花瓣的花……”

“什么花呀?”

“牡丹花,魏紫和姚黄。这两类牡丹品种经过岛主的精心培植,终于成功后却引来歹人争夺,从而使岛主痛失了儿、媳……所以岛主才选择海上无名之岛隐居,因为无名所以很少有人知道有这个岛,岛主的名字则更无人知晓了,只知岛上人称他为花翁……”

“那对神仙眷侣呢?”

“别急呀!花翁岛主在那岛上栽满了牡丹,七彩五颜、如霞似锦,美不胜收呀!其中更有一株百余年的仙品,素白如雪,花大似斗,芳香怡人,站在这株牡丹旁边,人就像到了蟾宫,见到嫦娥仙子一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