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阕

《双龙阕》

第245章 大法会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阿弥陀佛,由他们去吧,太圣寺终于可以清静了!”

志远摇了摇头,双手合十微闭着双目,兀自一幅冥想之状。

是的,近来太多事情影响了众僧的清修。

空明却忧心忡忡,“只怕江湖又不得安宁了。”

“你大可放心,没有参学九十九洞经卷,强行修炼归一心法终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说到此,志远忽然睁开双目,欣然望向皆空,话题一转,“你已修成圆满,可喜可贺。当设大法会以励僧众。这两天准备准备,三日后于崖下设坛讲法。”

“嗯,好主意!”空明向志远投去赞赏的目光,又拍着皆空的肩膀勉励道:“把你这些年研读经卷所得及感悟与大家分享分享,我们修行,学法不仅是为自我,更要为人人。阐扬佛法是一个得道高僧义不容辞的责任。”

皆空颔首,由此深深感到师傅们的殷殷期盼,其实也是他们自身善怀众生的切实体现。遂合十向志远和空明谦然躬身道:“徒儿谨遵二位师傅教诲。”

少佛修得圆满,消息很快传出太圣寺,不久也会名噪中垣丛林。但太圣寺的大法会,因为时间紧与路途遥远,只有离圣山较近的佛家和信徒才有幸参加。加上只是为皆空而开的大法会本也无意对外,纵然如此其规模也已开创了太圣寺大法会之史例。

许多僧人与信徒都想亲眼一睹少佛之风采,一则领受佛学奥妙,二则满足好奇之心——这个年仅十四岁就能学尽太圣寺藏经崖所有经卷的所谓少佛,究竟是否徒有虚名。

所以三日后大法会居然使得太圣寺如同过年时那般热闹。

藏经崖下,佛像之前,佛坛早已设下,幢幡招展,炉烟袅袅,梵音清扬。

僧人信徒们坐满了空地。大法会在晨钟敲响之后开始。

皆空坛上趺坐,将所学所悟朗然阐述,众僧无不凝神倾听,颔首赞和。

“……何谓之正果,小僧以为莫为善焉,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惧怕而不为,不因私利而不为,乃至不苟生死而不为!善有易如举手之劳者,此谓之小善;亦有需伤自身本体者,此谓之大善。若积小善而大成者,便可驱除自身之贪嗔,化灭他人之痴妄,将罪恶消于无形泯于初始。而成大善者更可感化于人,则功德大焉。自小僧研读经卷以来,虽见有痴妄者肆虐骄狂,但总见大善者前赴后继,或自残之为使恶性悔悟,甚至不惜生命……此皆大善者。皆空常为之感佩涕泪,此方为修成正果,实乃小僧不及。不论佛学之高低,神通之广大,皆不算正果修成,唯善之大成方可谓为正果,所以皆空以为得正果者,以生命阻挡恶人之四大护法和无名老僧;自断臂膀为使五虒悔过的皆空之师傅空明,皆可谓得正果者,而小僧依然在修行……”

论及切身体会,皆空不由言之切切,眼中泛泪,深深感怀那些大善之人。

有僧人便讨教如何使研读的速度更快些,皆空于是答:“这要看人之初心如何,有的人修学很快但初心不纯,看似越来越近实则已相去甚远。反之有的人看似相距很远,实则离大成很近,只是俗人不知不悟……”

……

不知疲倦地讲解经论,畅叙感悟,解疑答惑,直到太圣寺的最后一通暮鼓敲响后,大法会方才在一片赞叹声中落幕。

皆空舔了舔干燥的嘴唇,点头向前来答谢者至意。他的心中从未像今天这般畅快,原来阐扬佛法竟然如此快乐。怪不得师傅常常下山。想想如果每次阐扬佛法,都有那么多的人能感悟佛法真谛,愿为真善大成而修行,那么世间一定会少了许多罪恶与杀戮。

待用过晚膳,终于有了独处的时间。他以一种无比快乐与轻松的心情,不经意地在三大殿里转了一圈。

观瞻着一尊尊神佛与菩萨,看着眉宇慈和,绀目澄清,朱唇含笑的佛面,他想佛与菩萨内心应该是无比快乐的,因为他们慈悲为怀,皆是积大善者。他为他们添香祷念,愿他们将快乐广赐世人……虽然这些佛像伴随皆空长大,每尊佛像都是那么熟悉,但今天却分外地留连……以至不知不觉到了深夜。

不知师傅睡了没有,感觉有很多话要和他说。皆空依然很兴奋,兴奋地四处找寻师傅。奇怪的是师傅并不在归一洞中,守夜的呆瓜头及几个守护僧也说未曾见到。

皆空想了想很快恍然,脸上立刻泛起了笑容。他想师傅一定是去看玉观音了,他笑自己兴奋得过了头,一时竟忘了这个。

是的,今天这么高兴自己怎么反忘了去向白玉菩萨诉说呢,师傅也一定在那里等他。想到此皆空早已迫不及待,遂施转游龙步法一路轻快地来到佛堂。

奇怪的是佛堂空无一人,师傅竟然不在!

难道他没有等到自己便走了?都怪自己一时得意……不过皆空并未觉得太过沮丧,因为还有明天。

于是整理好衣襟,向玉观音虔心叩拜,“菩萨,弟子今日通过大法会阐扬这些年所学,领悟了善胜之真谛,感受到无比快乐。虽然师傅不在,但弟子心中有无限感激要与他说。皆空从小遁入空门,不知父母亲人为何,只当师傅便是最亲之人,弟子不是心存私心,在这里唯愿菩萨保佑师傅永远快乐,因为他是个大慈大善之人,理应得到快乐。想师傅定会像菩萨一样善行天下,将他的快乐广布于世间。阿弥陀佛!”

皆空再拜,伏地良久。

此时门外的空明听罢,心中岂能无动于衷,以至难抑眼中潮湿,心中又泛起一阵割舍之痛。

尽量平复复杂心绪,他仰头看着那轮皎洁的圆月,脸上不禁无比满足地舒心而笑。

“曾经的小和尚皆空,如今终于长大啦!”

“师傅!”皆空听见师傅熟悉而温暖的声音,倏地站立起来,转向空明扑通跪地,“师傅……”

感恩之心,无以言语。

空明没有像以往那般轻抚他的双肩,因为他手中正托着一样用白布包裹着的东西,他也没有开口让皆空起来,而是郑重地道:“你如今长大了,应当走自己的路去,师傅不能左右你的人生呀!”

皆空心下一紧,师傅曾说过等他长大了便会让他下山,难道……

空明没有让皆空猜想太久,果然接着道:“今夜你稍作准备,明日清晨就下山,我已和志远住持说好,出家之人正如一阵清风,应当无牵无挂,所以师傅不会送你,你也不必来向我和志远住持辞行。”

纵然不舍,纵然早有预告,但皆空还是觉得太快、太突然,也难免心中惶惶,但既是师命不可心存疑惑,为免表露难舍与踟蹰便道:“师傅,下山后您觉得徒儿应该去哪里阐扬佛法?”

“这世间有种东西叫缘,不要刻意选择,一切随缘。但你要记住除了得道高僧,最好不要告诉别人你的来处与师傅名号。”

简单明了中透着决然,师傅的话似乎不愿给皆空问一句为什么的机会,仿佛重点已转移到他那缓缓抬起的手中。

皆空方才用好奇的目光望向师傅手上所托物件,不知这个用白布裹得严严实实的东西,究竟是何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