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

《紫色》

第一百一十章 又点一把火1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李凡的话顿时让周耀光愣住了,然后,马上拿出了手机到外面去打电话了。

后面的事情,李凡也懒得去搅合了,他知道,像老周这样的人,你只要点一下,他就能够发扬光大的。李凡把儿子放在了肩膀上,到附近的桑树林里摘桑葚去了。这次,小李晖不光是往嘴里放了,还往自己的小汗衫的前兜兜里放,最后,干脆脱下了汗衫,能装多少装多少,在老爸的指点下,尽可能摘那些比较硬的。

晚上回到宾馆,看着光着小膀子的李晖,凯琳娜就开始埋怨了,“你说说,让孩子学啥不好?怎么可以如此的不文雅?他才多大啊?你就这样纵容他?”

对凯琳娜的这个磨叨,李凡压根就不理,笑着让她等等再说,不一会,小李晖从卫生间里出来了,手里捧着一个玻璃果盆,里面全是洗的干干净净的桑葚。等到凯琳娜再去看的时候,那件廉价的小孩汗衫已经扔进了垃圾桶里了。

“妈妈,你别说爸爸了,我那件汗衫已经破了,本来就要回来换掉的,这桑葚啊,是不能用塑料袋装的,如果用塑料袋装了,还没到家就全都烂了,就得用吸湿的布料包裹,要不然,你们到哪里去吃这么好的桑葚啊?”小李晖叭叭说着。

“噢哟!这个东西还真是好吃,怎么市场上没有卖的呢?”玛索可不管那些,过来就吃了一个,那种酸中带甜甜中带酸的感觉让她觉得太美味了。“老米,你别在那边看那个破球了,快出来吃啊,要不然你可就是吃不着了。”

原来,此时的老米在那边正在看直播的欧洲足球比赛呢,看这球的时候,他也不犯病了,看来,他这病是选择性的发作,面对不喜欢的,干脆就犯病,喜欢的,可劲的玩,天知道他是真的犯病还是老小孩的那种没事装病“逗你玩”。

“我说前两天你回来脸上和衣服上总是搞上紫颜色,原来你这小子已经吃了好几天了。”凯琳娜眼珠子转了转,似乎想明白了什么,“行,还算你有良心,想着我的姥姥,今天这个事情就算了,从明儿起,出门的时候多带几套汗衫!”

“哪里有你这样的?真是太丢人了,你让他们带上两条大毛巾不就行了?等会我到下面的超市去买新的。”玛索还是有远见,“赶明儿再给姥姥弄点回来,姥姥喜欢这一口,这味道是真不错,来华夏这边也不少年了,就没发现这东西。”

“妈,这东西是老桑树上的果实最好,现如今啊,各地养蚕用的都是树苗法种植桑树,那种小桑树甚至都不结果了,想要吃这东西,只有这样的老山区里的老桑树上才有,而且,还得来的是时候,这东西成熟的很快,而且不好保存,就这果盆里的,只要几个小时不吃掉,那就坏了,放进冰箱里也不行,来吧,大家抓紧时间赶紧,吃了这个,可以滋阴补肾,这里面有多种氨基酸,不影响晚上吃别的……小晖,妹妹还小,不能吃的!”说着话,那坏小子居然拿着一颗桑葚去逗妹妹了,把个李凡吓的够呛,小丫头刚过百日,哪里可以如此胡球来?

小李晖瞪大眼睛看着,脸上满是遗憾的表情,“我就往她嘴唇上抹了一下。”

“等到明年她就能吃了,现在不行!”李凡很严肃的对儿子说,“妹妹还小,身体上的各部分机能还不完善,你看她,连牙都没有,这就是告诉你,她现在还不能吃咀嚼的东西,明白吗?以后,你可以看着妹妹玩,可不许随便喂她东西。”

“我知道了,我给姥爷送点过去,再陪姥爷看会球。”

倒霉孩子眼珠子一转,用小手捧了一捧,小腿哒哒的向主卧跑去,这小子知道接下来的事情与他分不开,如果妹妹闹起来,他又要被罚,干脆先找理由溜了。

对这小子,凯琳娜从小就没辙,只能让李凡去管。这点,还真像他老子小时候的状态,在李涌当了爸爸后,这李凡打小就不咋听老妈孙敏的,对老妈的一切指示基本是糊弄和敷衍,直到现在,也是面上给老妈权威,真正家里说话算数的还是老爸李涌,哪怕是爷爷李江,别看平时是慈祥的老好人,真要发话,都得听

小丫头也许是闻到了那桑葚的味道,伸出小舌头舔了舔被哥哥抹上桑葚汁的嘴唇,可是,那能有多少啊?于是,小丫头咧嘴呀呀的叫了起来,还是不依不饶的架势,凯琳娜感觉奇怪,走近一看,原来,小丫头的嘴巴周围已经被小李晖用果汁涂抹了一个紫色的圆圈,那小子压根就不是给妹妹吃的,而是捉弄妹妹的。

“小李晖!你给老娘滚出来!别以为姥爷可以护着你!”凯琳娜瞬间大怒。

玛索一看,跟着就咯咯的笑了起来,满眼都是家庭的情趣。李凡一看,赶紧说了一句,“那个我去小面餐厅里去准备晚饭,你们继续,半小时后下去吃饭。”说完,也是一溜烟的跑了,要是搅合进母子俩的争斗中,怎么站队都不对。

小李晖今天是有恃无恐的,有了姥爷在,最多被妈妈打屁股两下,否则,妈妈会让爸爸过来体罚他,这小子今天是算准了局势才耍宝的。

实际上,在长江流域一带的乡村里,半大孩子就没有没吃过桑葚的,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到了季节,招猫逗狗之外就是满世界的去找这老桑树了,女孩子爬不上去,这就是一群男孩子显示雄性威力的时候,往往是男孩子在上面往下扔,女孩子在下面接着,然后一个个吃的满脸“青紫”,女孩子知道找个地方洗洗,而男孩子往往都是回家后装给家里的老人看,到了近三十年,家里往往只有老人,没有父母了,父母哪儿去了?外出打工了呗,只要是老村子,都少不了这情景。

说,李凡这边一家人充满家庭情趣的“鸡飞狗跳”,周耀光在县里也玩出了一出“鸡飞狗跳”的大戏,他打完电话,就被县领导直接给叫了过去汇报。

“领导,你看,这些就是在现场拍摄的照片,这根大梁就是楠木的。”

周耀光将手机里的照片全都调出来,用投影仪打在墙上。现如今,在各个机关办公室里,这些东西都属于办公的标配,无论是汇报还是布置工作都方便的很。

“还有这口古井,那是明初建文朝修建的,至今已经有六百多年了,可以说,这是我们县里现存年代最久远的古迹了,而且,这还可以证明,我们客家人在元代就已经在这里扎根了,那个时候,这里的环境该有多危险啊,要不然,也不会创造围屋这样的建筑结构,李专家说了,围绕这些是可以唱出好戏的……”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