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

《紫色》

第一卷_对比3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臣切尔一听斯特凡的汇报就有些意外了,以现在的订房数量来看,这次的音乐节肯定会超出预计的结果了,根本就不担心会失败了,光是来的游客……

说起游客来,这汉堡还真是有些特殊,在德国,你可以说汉堡是重工业城市,是重要的海港城市,是人文荟萃的学术型城市,唯独就不是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

不是说汉堡就没有旅游项目和景点,而是在城市运作上,旅游项目是排在末尾的,人家汉堡不指望这三瓜俩枣的把经济弄上去,可眼下,形式发生了转变,怎么办呢?臣切尔还真是一时半会想不出办法来,一着急,就把哈维叫过来了。

哈维是怎么也没有想到,这边的事情被刘道源估计的死死的,在他与刘道源聊这个事情的时候,刘道源就说了一嘴,“如果游客来多了,汉堡有那么多酒店给人家住吗?凡事要预想多一点才好啊!”当时哈维就问刘道源,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刘道源随口就是几个点子,第一,让几个大学提前放假,把学生宿舍清理出来,安排成廉价公寓临时出租,第二,由相关机构行文,允许当地住房宽裕的居民在音乐节期间对外营业,可以由旅游部门统一规划安排,这样就不会乱。

哈维担心没有那么多工作人员去忙活,认为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刘道源却是点明,臣切尔不是有竞选团队吗?那些人是干什么的?不都是搞管理和策划的吗?统筹规划一下这样的小事情不正是锻炼队伍的好机会吗?还可以临时招募一些临时工嘛,比如勤工俭学的外国留学生,一些没有找到新工作的白领等等,只要日薪够高,还怕找不到人去干吗?至于经费,羊毛出在羊身上,只要分配合理,这是一件几方都获利的项目,压根就不用去担心,这个项目搞好了,整个汉堡市应对大型活动的队伍也就锻炼出来了,以后再干什么还不是手到擒来?

当时刘道源是跟哈维在电话里胡吹,可现在,哈维却是把自己知道的对臣切尔和盘托出,弄得臣切尔对哈维是另眼相看,甚至都动了吧哈维拉进团队的念头。

斯特凡从市长那里讨来了主意,立即召集各大院校的校长开会,把臣切尔的意图传达下去,甭管是私立大学还是国立学校,面对这样的项目还真是无法拒绝,首先,这是关乎汉堡市整体形象的一个事情,除非你不想在汉堡市里混了,你私立大学就不差钱吗?人家动用你的宿舍可是给钱的,而且,对教学计划的影响是轻微的,何况,这样的机会不多,还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广泛的社会活动中去。

于是,整个汉堡的大学宿舍被腾出来了,捎带着也让汉堡市的保洁公司又赚了一笔,跟着就是装修公司,他们快速的把活干完,接下来就是那些简易家具行业,旅店餐饮行业,市内交通,汽车租赁行业等等全都动起来了,这音乐节还没开始,整个汉堡的经济就活动起来了,到了这个时候,臣切尔才发现,哈维给自己出的点子是多么的宝贵,早知道是这样的花样,去年就可以开始干了啊。

臣切尔不知道的是,这后面的许多操作是华人干的,或者是受华人老板指令干的。尤莉斯中学,本来是有着近百年历史的私立学校,可是在战后,原来的老板都不在了,最后演变成为公立学校,本来是一直继承着德国治学严谨的传统,可在近二十年里,那股“快乐教育”的风潮也在德国甚嚣尘上,弄得许多公立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大幅度滑坡。曾几何时,德国能够全面接受正规大学教育的学生占比例是很高的,甚至在西方是排在前列的,可是事到如今,德国正规大学的学生仅占应届学生的四成不到,而剩下的人只能去职业学校或者职业大学。

这还是德国人的变通,用职业学校和职业大学为德国储备和培养了大批产业工人,不能不说,德国这套法子还是比较合理的解决了国内青年人的教育问题,也使得德国社会上小混混的比例是远远低于西方其它发达国家的,更不要说跟美国去比了,美国,混迹于社会上的小混混、地痞流氓、黑社会几乎包括在所有的城市里,甚至形成了社会分工,许多年轻人因为快乐教育而放弃了最基本的学习机会,比如某些拳王,他们甚至连小学的文化程度都达不到,有的混了个高中学历,有的连中学学历都没有,在美国,不读书也是一种“自由”,为了快乐可以不读书,不去参加考试,甚至可以混过自己的青春时光,大多数小混混都是如此。

尤莉斯中学是国立的,多少也秉承当下西方教育的主流,搞的是快乐教育,可是近年来,由于一些华人的进入,在学校里也出现了特别的班级,相对在一个小的范围内集中了学校里爱学习的学生,这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同样是一所学校出来的学生,有的考上了正规大学,甚至是排名靠前的知名大学,而另外一些人只能去职业学校,这个差距到了成年可就大了,人都不傻,有了榜样,自然就有人跟着学,当要求认真学习认真教育的呼声大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就有所提升了,而基础差的学生也被一群华人给辍惑着去走另外的捷径,啥捷径啊?

所谓捷径也是从国内传出去的,在国内,许多人家发现孩子淘气,学不进去的时候,就会另辟蹊径,让孩子去踢球啊,搞音乐啊,演戏啊,总之,不能荒废了光阴,哪怕学着去当什么网红,也不能任由孩子去“快乐”的浪费时光。

这尤莉斯中学里本来就有一个小乐队,是给一群喜欢玩闹的孩子们玩的,也不知道是哪个家长带头,召集一些人,募集了一笔钱,居然从斯威公司那边拿到了很大的一个折扣,将学校里的老乐器全都更换了,结果,这调动了爱乐器学生的积极性,在今年的中学生音乐联赛里居然拔得头筹,成为了其它学校学习的榜样。当学校研读了今年音乐节的新章程后,果断的报名参加基层乐团的“义演”。

所谓义演,就是在一些条件好的广场或者体育馆里演出,前往观看的观众是自由入场,不收任何门票的,这有些类似东方的“群众文娱活动”,可这样学校能赚钱吗?一个子都没有啊。实际上却不是那样的,比如这样乐队的“冠名权”,在演出的时候挂上或者贴上一些广告,这可都是要收费的,有的收的还不低。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