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奋斗那些年

《古代奋斗那些年》

第37章 第三十七章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陈秀听到这,眨了眨眼,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再去给大家倒些水来喝。”说完人就进了厨房,看样子一时半会不准备出来了。

“哈哈哈,害什么羞呢。”陈二嫂见状笑的越发大声。

“胡咧咧什么!”陈母不满的瞪了陈二嫂一眼。

陈大嫂见婆婆发话,也就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不过还是极其不满的瞥了陈二嫂一眼——虽然乡下人家不像大户人家那么讲究规矩,可是也没有当着未出嫁的姑娘面说这些啊,真是一点规矩都没有!

“这不是早就定下来的嘛,说一说有啥关系。”遭受了婆婆和大嫂双重白眼,陈二嫂缩了缩肩,但是嘴上却不认输。

“......”陈母拿这个二愣子媳妇没法了,“说别人家的事,扯秀秀干嘛?而且还有一年的时间,早着呢。”

“哦,”陈母说的这么明白了,陈二嫂也不好装傻了,心想,不说就不说,反正不是我闺女,我也懒得操心。

转头便继续说起今天嫁进来的新娘子的嫁妆,“啧啧啧,有些年没见过这么丰厚嫁妆的新媳妇儿了吧。”

“这还是小儿媳妇,家里要不宁静咯。”

“你这话说的,过日子看的是人的性子,跟嫁妆有什么关系。”陈大嫂到底心有不满,刺了陈二嫂一句,“我看新娘子柔柔顺顺的,不像会仗着嫁妆闹事的。”

“这可不好说,”陈二嫂被刺了也不在意,继续津津有味的说闲话,“她那两个嫂嫂,当初可基本是光着身子进的家门,半点嫁妆都没有。以前没比较还好,现在?哪还直的起腰杆!”

“哟,照你这么说,你也就是当初嫁妆不够多,不然也要在家里掀起点事来咯?!”陈母阴恻恻的接话。

“诶,娘,瞧你说的,这不是谈别人家的事吗?咋扯我身上了,我什么性格,这么多年你还不清楚。”陈二嫂听婆婆这样说,吓得使劲摆手。

“哼,你的性子,我可不就清楚。”陈母现在非常不爽,觉得这老二媳妇真的是,连个闲话都不会扯——你说嫁妆就说嫁妆,扯什么人家要闹事?改天传出去,人家家里真闹事了,也不怕别人打上门来说你教唆的!

陈大嫂见陈二嫂被婆婆这样一通教训,心里终于舒畅了,出来缓和氛围,“不过说实话,这阿牛媳妇娘家确实舍得。听说不仅给打了床柜子,还给了五两银子的压箱底钱呢!”

“真的?!”这个消息其他众人都是第一次听说,纷纷将目光投向陈大嫂——五两银子啊!在乡下那可真不少了!

“恩,这还是我上次回娘家听我二嫂说的。”陈大嫂坦然的享受着众人的注视,慢悠悠的说道:“阿牛媳妇的陪嫁家具都是在我二哥店里定的,来往的多了,其他嫁妆也大概听说了——这压箱底的银子,再不会错了,据说写在嫁妆单子上,去官府盖了印的!”

“嫁妆这么多,还有现银,是得去盖个章才保险。”陈母赞同到,“有这么份嫁妆,新媳妇以后确实腰杆直,日子好过些。”

听到这,陈二嫂撇了撇嘴角,我刚刚说,你骂我——现在你自己不也这样说吗?

“可是,但凡阿牛有点良心,那就不能让他媳妇在家里闹事。”陈母多了解陈二嫂,不等她出来表达不满,就先把话说清楚了,“要不是他两个哥哥这么肯干,挣下这么一份家业,他哪里讨得到这么好的媳妇?”

“也不能这么说吧。”本来家里女人聊天,男人听着就是,可是陈三郎忍不住了,“阿牛自己也能干啊!在码头,又肯下力又会来事,挣得可不少!不是看中他这么个人,哪会把女儿嫁进来。”

对于自己娘口中的两个哥哥挣下家业,陈三郎不敢苟同——比之当年阿牛大哥结婚时,就多了三亩地,也叫家业?!

陈老头瞪了陈三郎一眼,“都是一家人,算的这么精。再说,不是他两个哥哥能干,他能养的这么好?去码头两年都不到,说的好像发了大财一样。”

陈老头最喜欢的就是一家兄弟齐心挣家当,这点他觉得自家就做的很好。最不喜欢的自然是“个人英雄主义论”,这一点家里只有陈三郎时不时会犯一下,他也就时不时要敲打敲打陈三郎了。

“好了,歇够了就都回屋休息吧。”陈母见这聊天怎么都太平不了了,干脆发话解散。

这正和大家的意——每个人看法都不一样,谈不到一块去的!还不如回屋里自家聊自家的呢!

“老三这性子,嗐,真是的……”回到屋子,陈老头摇摇头,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那性子又不是一天两天了,你今天才知道啊。”陈母对于陈老头的心塞一点想法都没有,“你以前不也常说,老三他贡献大吗?”

说到这,陈母忍不住笑起来——我以前数落老三时,你咋说的?现在心塞?晚了。

“哎,不是说他贡献不大,可是这一个家里,他几个兄弟就是好吃懒作的?听他说起来的话,哎。”

“你这想多了吧,那不是说阿牛家,哪就想到自家了。我看你是晚上吃多了闲的。”

陈老头听了,叹口气笑着摇摇头,可能年纪越发大了,他现在是有点比以前更重视这些问题——以前他还真没这么敏感。

“不说这个了,今天说到嫁妆,我倒是有点想法。”陈母不想说那些有的没的,说起了自己最关心的事。

“眼看秀秀就要十五了,也到了当初说的年纪——可以说亲事了,这嫁妆,咱们也得准备起来了。”

“是要准备起来了。”陈老头赞同,对于长孙女,他也很疼爱。

“你看看今天阿牛媳妇那嫁妆,谁不眼红?咱家条件也不算差,到时候秀秀的嫁妆,还得更好才行。”

“那些家具被子什么的好说,肯定少不了,就是那压箱底的钱……”陈老头有些踌躇——钱不是拿不出来,可是家里孙辈年纪相近,准备陈秀嫁妆的同时,也要准备几个孙子的聘礼,要是按这样的标准来,那可要不少钱。

“哪怕家里紧些,也不能少了秀秀的,这可是关系她一辈子的事。”陈母一锤定音,“反正还有一年,要是明年蚯蚓养好了,多养些家禽,手里活钱就多了。”

陈老头听了,一想也是,还有一年呢,到时候再说吧。

陈母见陈老头不再说话,心下满意——嫁妆多重要!秀秀这么乖巧懂事,自己怎么能让她在这上面差了别人去。

特别是回想起当年的自己,要不是嫁妆多,能得到婆婆欢心,能在对上陈王氏时底气那么足?

嫁妆少了,再更能干那也是有短板的!就像老三媳妇,秀才家的闺女咋了,当年嫁进来时带的嫁妆,还不如乡下姑娘——老大媳妇多,为这,自己没少给她脸色看。

所以,越是妇道人家,越懂其中的道理,陈母也就越发坚定要给陈秀多准备一些嫁妆——关系着一辈子的事,可不能省。

……

这边陈母在筹划着陈秀的嫁妆,那边陈大嫂也在跟陈大郎商量。

“眼看秀秀就要十五了,这劫啊,终于要过去了,我这心,也能放下了。”

听到陈大嫂这样说,陈大郎也心下感慨,当初觉得十几年很遥远,没想到这一晃就过去了。手机\端 一秒記住《www.》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当年夫妇两人带着三岁的陈秀陈鹏回娘家走亲,结果被村里的神棍算出来,说两孩子命格不宜过早说亲事——十五岁以前绝对不能相看,不然,就是早夭的命。

这可把陈大郎夫妇给吓着了——关键就在于这神棍不是江湖骗子,在李家村那可是鼎鼎有名的!不能不信啊!

一开始肯定是想都不用想——那肯定是孩子性命重要些啊!十五岁再相看人家,晚是晚了点,但是也不算太离谱。

可是随着时间流逝,陈大嫂还是不可避免的焦虑起来——这乡下人家大多都是十二三岁就开始相看、订亲,到了十五岁就可以成婚了。

陈秀陈鹏呢?十五岁才能相看——那好人家大都早就已经有着落了,哪还等得到十五岁!

陈鹏还好,男孩子,往小了相看,等两年也不耽误啥;但是陈秀不行啊!女孩子错过了年纪,要想找个好人家可就不容易了——自家闺女这么好,也舍不得去将就那不好的人家。

陈大嫂想到这点后,愁的哦,整个人都不好了。

最后还是陈大嫂亲娘,陈秀的亲姥姥看不下去了。暗示自家闺女——别愁了,大不了以后嫁回娘家来,这才解了陈大嫂的愁。

嫁回娘家好啊!不怕遇到恶婆婆被磨搓——关键是娘家条件还不错!

“这当时爹娘只说把秀秀嫁回去,也没具体说,现在看来的话,怕是要跟三弟做亲家了。”陈大郎猜想到——这大舅哥在县里安家,自家这条件,肯定不适合把女儿嫁过去;二舅哥也到镇上开店了,现在看来,留在村里的三舅子一家最合适。

陈大嫂听了,有些得意的望着陈大郎,“我看我二嫂的意思,是看上我们秀秀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