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奋斗那些年

《古代奋斗那些年》

第57章 第五十七章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陈五郎很生气,自己虽然搬出去了,可还是陈家的儿子吧,家里的大事竟然都不通知一下自己,这是把自己排除在外了?

陈老头一开始还觉得有点过意不去,可是见陈五郎这么一副样子,也生气了——你自己要搬出去的,难不成我这当老子的要做什么还得先去跟你通报一声?

遂冷声道:“你不是说要好好看书准备来年的考试吗?连家都回的少了,我们哪敢去打扰你。”

陈五郎听了直皱眉,这说起来倒是自己的不是了?可是见陈老头不耐烦,只得低头,“我也是想着好好温习到时候能光宗耀祖啊。”

陈老头见了陈五郎低头了,也就跟着缓了语气:“你是读书人,家里种东西何必去打扰你,总不能让你不读书、不当夫子回来帮忙吧?”

“那也得跟我说一声吧。”

“你一天天的不回来,我还专门去你那跟你说?”陈老头反正不觉得是自己的错。

“......”这怎么又绕回来了,陈五郎无语,不饶圈子了,直接问出了自己关心的:“咱家这是跟柴家攀上关系了?”

陈老头觉得这话听着怪怪的,“啥叫攀关系?咱家可是老实本分的人。”

听陈五郎这样说话,陈老头心里很不得劲,猜到自家这儿子好不容易主动回来一趟,怕是跟他嘴里的柴家脱不了干系。

想到这,陈老头没了耐心,直说道:“有啥你就赶紧说,这忙着呢,没工夫跟你东扯西扯。”

“爹!就不能好好说话吗?我这不得先问清楚才好说?”陈五郎见陈老头这样,很是不高兴,一时觉得当初意气之下搬出去实在不是明智之举——这才多久,爹对自己态度就这样了,以前可不是这样。

“我就是想着,要是家里跟柴家关系好,能不能拜托他们,让我去县学旁听?”这就是陈五郎此行的目的了。

“县学?那不是要秀才才能去的吗?”别看陈老头是个庄稼汉子,但是有个进学的儿子和一个秀才亲家,这些基本的还是了解过的。

“一般来说县学的学生得是秀才,可是也不是定的那么死。要是有关系,童生也能去听课。”陈五郎细细解释到,以前他从来没想过这方面,可是这次听说家里跟柴家攀上关系了,那也不是没可能嘛。

“这怕是不容易吧,”陈老头摇摇头,“这不行,柴家怎么可能帮你去疏通这关系。”

“这怎么就不可能了?你都不去问问,就知道人不乐意了?”陈五郎急了。

“咱家对外是说帮柴家种东西,其实不是,是我们自己种,跟柴家合伙呢,公平交易,哪能腆着脸去找人家帮这么大的忙?”陈老头对着儿子也没啥好瞒的,就把自家种蘑菇的事跟陈五郎从头到尾说了一遍。www.)

“既然要给他们这么多利,那让他们给我弄一个名额也不是难事啊。”陈五郎听了更觉希望颇大。

“都说了已经公平交易了,怎么还能拿这事去找人家讨人情?欠了这么大的人情,日后的交易我们不是得落下风?”陈老头生气了。

“爹我是不是你儿子啊?!我的前途还比不上这买卖?我要是读出来了,那可是改门换户了!”陈五郎觉得陈老头真是一点不开窍,自己要是考中了秀才、举人甚至于以后考了进士当了官,不比现在种蘑菇卖蘑菇好?

“五弟你怎么跟爹说话的?”陈大郎被陈五郎的吼叫吸引出来了。

“我怎么了,我说的不是实话?大哥你出来也好,帮我劝劝爹,不要只顾着眼前的这丁点小利,得往远了看啊,我要是考中了秀才,你们哪还用这么辛苦?”陈五郎对着陈大郎说到。

陈大郎眉头都要打结了,大家正准备齐心协力好好种蘑菇挣钱攒家底,结果在陈五郎看来就是“丁点小利”?

“给我住口吧,”陈老头不等陈大郎说话,开口骂道:“当初你读书,家里一心一意供你,自己没本事考不中秀才,也给你找了个私塾夫子的活计,轻轻松松,家里可对的起你了。我看你,考不中秀才,就是因为这心没放在书上,一个劲的想搞旁门左道。你想去县学读书,那你就自己考中秀才去啊!还想家里的买卖给你让步,我告诉你,没门!”

这一大通陈老头愣是没歇气一口气说完了,说完话就喘着气瞪陈五郎,见他面带不服,继续骂:“你说去找柴家弄名额,咱家哪个牌面上的啊,还能麻烦人给你忙活这些?脸可真大!”

陈五郎被骂的脸都青了,可是见陈老头这样,只得不甘心道:“不找柴家就不找柴家,但是,既然家里要种口蘑卖了,那我去镇上曾秀才那读,总可以了吧?”

口蘑的价格陈五郎上次回来吃的时候也略有耳闻,便决定,既然家里都要卖口蘑了,那肯定不差钱了,自己不能去县里,那退一步去镇上总没问题了吧。

“去什么去,你就给我好好在村里待着,要去镇上?自己存够了钱再去,反正家里是不会再给你出钱了。”陈老头没好气的回到,显然被陈五郎的想一出是一出给气着了。

陈大郎听到陈五郎说想去镇上时心都提起来了,就怕陈老头答应,见陈老头果断拒绝了,心才放下——陈五郎凭啥这么理直气壮啊?大家这么辛辛苦苦种蘑菇,完了挣了钱供陈五郎轻轻松松的读书,凭啥啊?

陈老头的顾虑跟陈大郎的想法不谋而合——种蘑菇这事,虽然大家还没真正去做,但是听青杏讲就知道,绝对不会轻松就是,那大家辛辛苦苦的种了蘑菇卖了钱,完了陈五郎啥也不干轻轻松松的读书?谁能服气?谁都不会乐意的。

陈五郎没想到这么个小要求都被拒绝了,一下子急了,“凭啥啊?去镇上都不行?家里又不是没钱!”

陈老头都懒得跟陈五郎说了,“家里的钱是你挣的吗?以前家里省吃俭用供你读,现在还要大家再来一次?你都是成家的人了,好意思吗?我还是那句话,该学的你都学过了,真有心,在哪都能看书,真有那本事,怎么也能考上的。”

陈五郎觉得陈老头狠心,明明家里有条件都不愿意供他读。其实也是两人思维产生了差异。

陈五郎觉得自己考不上秀才,是因为学的还不够,应该继续跟着老师学,一心一意的看书。

而陈老头呢?他觉得陈五郎以前已经在秀才开的私塾学过了,该学的都学了,接下来就是看自己多温习,得靠自己了——想其他的,那都是旁门左道!

两人思维不一样,谁也劝不了谁——而家里的财政大权在陈老头手里,所以,做决定的肯定是陈老头。

陈五郎心有不甘,但是敌不过陈老头的“狠心”,最后只得怏怏不乐的走了。

陈老头见陈五郎失魂落魄的走了,叹气道:“就不能安心边当夫子边考秀才吗?这么心思浮动,怎么能行?”

陈大郎在旁边听了不发一言,读书的事他不懂,他只知道,陈五郎读这么多年都没考中秀才,多半不是那个料——当初曾亲家不就是很年轻就考中秀才?再说,乡下人家,又有多少人科考成功?少之又少!这种事,本就不是自家这种人家该想的。

而且,现在自己长子长女都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再不像以前——勒紧裤腰带那么简单了,自己苦可以,但是不能再苦了孩子吧?

这些心思在陈大郎的脑海里转了又转,最终化为了一股子狠劲,用到建房子上去了——还是得早点把蘑菇种出来,挣了钱才行。

各房这次倒是统一了意见——绝对不能答应陈五郎的要求,不然自己不成长工了?苦哈哈的种蘑菇挣钱,全便宜了“少爷”陈五郎嘛。

好在接下来陈老头和陈母都没有说什么,让大家松了口气——这个家毕竟还是两个老人当家,要是他们真决定了要供陈五郎,大家就算能闹,估计也拗不过,现在不提,就很好了。

接下来全家心思都扑在了建房子、发酵基料上,而当初提议的先在杂物间种着的事也开始进行了——这个就暂时由青杏带着三个姐妹和众多堂哥们进行了。

房子毕竟不是建来住人的,要求就不那么高,紧赶慢赶的,赶在过年前终于全部弄好了,不过这时候气温不适合,大规模扩种也得等到开春才行了。

于是大家终于空闲下来,才有功夫为过年做准备。陈老头和几个儿子商量,到底是现在就把蚯蚓养殖的法子公布了好还是开春再公布的好。

“我看要不就现在说了吧,不然开春才说的话,肯定时不时就会有人来问问题,那不耽误种蘑菇吗?”陈三郎觉得反正都要说,不如早说,早点把这事结了。

“可这都要过年了,大家忙活着过年的事,会不会耽误人事啊。”陈四郎弱弱的开口。

“谁要是觉得耽误他事了,不来学不就完了。”陈二郎听了翻了个白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