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刘禅何须军师

《三国:我刘禅何须军师》

第47章 月下谈心 忽悠开荒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诸葛亮走到外面寻了一处坐在,看着天上的半月微圆,心境也起了变化,或许自己真的年龄大了,已经不适合在带领蜀国了。

这一刻他的心似乎是映了景,一切那般自然又那么那般的静。

可是一想起刘三的脸,他还是忍不住......

此时刘三提着两壶小酒,他知道诸葛亮在李严的鼾声下绝对睡觉不着,因为在他隔壁的屋子也能听到鼾声,好家伙....跟打雷似的。

春天已经悄然而至,荒地上也慢慢的焕发起了新的生命。

两人四目相对,一时间也不言语。

刘三干笑着说道:“相...相父,你也没睡呀,晚,晚上好!”

一时间他们两人也找不到话题,刘三倒是打破了这份尴尬。

诸葛亮看了刘三两眼苦笑道:“小斗,你不也没睡着,来过来,陪我坐一坐,咱爷俩谈谈心。”

诸葛亮似乎是想通了什么,按照很久以前的样子,叫着刘三的小名。

刘三提着两壶酒,笑嘻嘻的走了过来,递给诸葛亮一壶。

“相父,今日这是怎么了?”

诸葛亮眼神中带着些落寞,看着刘三。

“没事,只是有些感慨,岁月有轮回,沧天绕过谁,相父的年龄也大了。”

“没想到一转眼你都长这么大了”诸葛亮苦笑着说道。

刘三知道诸葛亮也是好面子的人,有些话他说不出口。

揭开酒壶的盖酒壶的红布,刘三嬉皮笑脸地道:“相父,我们喝,我还从来没有陪您饮过酒,这一杯我敬你。”

诸葛亮看着刘三,哈哈大笑道:“好!”

两人对饮之下,这个时期酒本就因为提纯技术的原因,度数很低,但是偏偏两人却能喝到,酒不醉人自醉。

刘三对着诸葛亮吐露出了心里话,以及自己对他的评价,站起身来:“相父,在我的心中我一直认为你是我最值得敬佩的人!”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刘三有了些醉相,继续说道:“但是相父你不善于权,唉....”

诸葛亮没想到刘三对他的评价居然如此之高,看了一眼刘三默默的饮酒,虽然自己是不善于权,若是其他人说出,他肯定还会反驳,但是刘三说出他无言反驳。

刘三嘿嘿笑道:“相父,你可不能将我们两人开小灶的事情透出去,我们现在已经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了。”

说罢,居然又拿出一只烧鸡。

诸葛亮也是笑了笑,没想到这小子居然在如此压力下,还活的如此洒脱。

虽然此前他与李三怎么看来都是在作对,但此刻却是刘三在自己的身旁,他才感觉到,有他和自己作对,自己也少了许多寂寞。

心中自然对对方也有上一番评价。

“相父你愣着看我干嘛?难道我脸上有花?”

“相父你赶紧吃呀,等会儿凉了不好吃了。”

这一刻,他感觉他没变,但是又变了......

.........

第二日,天气暖和了一些,可在这种季节,晨雾缭绕,打在身上的露水依然让人感觉到冰冷刺骨。

三人还是早早的就起了床,皆是一脸睡眼朦胧。

李严还好,这里就数他睡的最香,此时正一脸红光满面的准备迎接这充实的一天。

其余两人皆是感受到深深的疲惫感,可是刘三说过“一日之计在于晨”,催促着三人早早的起了床。

关平也是有怒不敢言,他何时天还微凉的时候起过床?除非是行军打仗,不然自己绝对提不起这个兴趣。

诸葛亮也不由的佩服起了现在的年轻人,昨夜和自己畅谈一夜,自己都只睡了一个时辰,他刘三也不可能比自己多睡,现在居然还如此有精神。

刘三看着三人,显然其中两人已经对于算数初探门径,再教他们也求多不精,只有着关平.....

刘三不断的沉思下,不要他讲一讲地理知识?这样的话想必关平也会兴趣一些。

于是刘三开始给三人讲解一些地理知识,还带入了自己知道的一些战争之中,分析着他们是如何靠着地理优势获得胜利的。

这一讲,三人顿时就来了精神,因为这些战争他们简直前所未能文,几百人能阻止几万人!一千人更是打退了十万人。

刘三讲课的方式幽默生动,且多数是风土人情的故事,再带入其中典故之中,再加上一些他们不知道的天文地理,无处不讲。

这个时候关平像是恍然大悟,蜀国为何要选择在九郡之中定都了!地势!一切都是因为地势。

关平也是带过兵的,若不是刘三讲到这地理的可怕,他还不知道兵书中所说的地势险要,被一笔带过的地方是什么意思,现在脑中却是有了很多初步的概念。

经过刘三的讲解之后,他甚至能明白为何每次魏国攻打蜀国会失败。

诸葛亮也是连连点头,让他没想到的是刘三居然对地势都有如此研究。

李严更是恨不得拿起小本本记载一些人情典故,比如汉朝的帝皇们的怪癖之类的......

讲完之后又是时直中午,三人听着刘三将的还沉迷在其中,完全没反应过来。

等到声止了好半晌,三人才反应了过来,皆是才从中回味了过来。

就连黄皓在一旁都有些佩服起了刘三,没想到主公居然懂得这么多。

刘三讲的口干舌燥,慌了好半天才继续说道:“今日的识课便到这里,接下来我给你们说说为何让你们干农活。”

“想必你们也知道,同理之心,若无同理之心,就很难做到知行合一。”

“死读书,其实已经是违背了读书人的初衷,圣人求仁政,仁政求良知。”

“要做到知行合一,必须要劳逸结合,方知其中之苦,再持之以恒。”

“你们随我来。”

接着将三人带到了靠近“大棚”的荒地,刘三手里拿起锄头,翻着荒地。

表随的作用是无限的,三人也是看了看手中的锄头。

关平想要表现自己平时的弓马功夫,举着锄头狠狠的砸入地面,顿时.....从双臂开始直到头皮,都被震的有些发麻。

看了一眼刘三,原来如此!主公当真是厉害!这开荒当真也是一门学问,竟然比弓马还要难。

于是看着刘三有样学样,慢慢的掌握了节奏,开始熟练了起来。

诸葛亮和李严有些不好受.......

........

刘三看着三人,终于忽悠住了,这样下去他们开完荒,自己又能折腾出一些新鲜玩意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