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千年话汴梁

《一梦千年话汴梁》

第18章 丰收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如果有人问你,中国古代老百姓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施平一定会告诉你,粮食获得大丰收的时候。不信你看:水稻亩产五石多!土豆亩产二十一石!

宋代一石相当于今天的六十公斤也就是说,仙云山庄今年的水稻亩产300多公斤,不到700斤。土豆亩产1300公斤不到。这些可都是后世的高产种子,在没有化肥的情况下,达到这个产量,在施平看来很平常啊!他记得穿越前那年河南水稻平均亩产540多公斤,土豆亩产5800公斤。相对原来的世界,现在的产量已经少了很多。

即使是这样的产量,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一个恐怖的存在。不信你看仙云山庄的庄户们已经疯魔了!简老根和那些庄户们站在如山般的粮食堆前,一个个傻愣愣的,最后竟然嚎啕大哭。

施平刚开始还有些莫名其妙,难道是嫌粮食产量太低?一打听才知道自己搞错了。www.youxs.org。范仲淹担任苏州知县时,在奏议《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臣知苏州,田出税者三万四千顷,中稔之利,每亩得米二石至三石。”。此时苏州上等水田的水稻亩产才三石,也就是360斤。这样一比较,差距就显现出来了。www.zbcxw.cn 星星小说网

仙云山庄的水稻亩产多出了近一倍,近六石,共七百多斤啊!这样的产量在这些庄户的眼里,只能说是奇迹。今年种植的这哪里是稻种啊!这简直就是种的仙种啊!这时代没有土豆这玩意儿,沒有可比性。不过二十一石的产量,堆在麦场实在有些恐怖。今年这样的收获,没见过世面的古人怎么可能不疯魔?

仙云山庄丰收的消息就像风一样,很快就传遍了十里八乡。首先来察看的是陈县令,在他眼里亩产六石的稻种,那可是政绩和祥瑞啊!至于土豆,陈县令从来就没听过,他倒是没放在心上。陈县令心想,如果能劝说施平献给朝廷,那可是大功一件。

无独有偶,负责治安的刘县尉也不甘人后,他自告奋勇要保护县尊去仙云山庄。陈县令也不好说什么,毕竟不久前两个人同舟共济,刚刚度过了瘟疫的危机。有了这份情意在,陈县令也不好拂了他的好意,便也允了。

辰时出发,一路逆流而上,船夫们奋力摇橹,巳时就已经进入湍河。又用了不到半个时辰,仙云山庄已经进入了视野。客船进了山口,眼见两岸沃野平畴,青葱一片,站在船头的陈县令不觉心情一爽。刘县尉第一次来,见了眼前的美景,不由感慨道:“真是块神仙宝地!施太医还真是会挑地方。”

陈县令瞥了他一眼,随口问道:“刘县尉,认识施太医?”

“嗯,的确认识。”刘县尉的回答倒也光棍。

陈县令眉头微蹙,试探着问道:“刘县尉气宇轩昂,一看就不是一般人。你对施伯原这孩子有兴趣?先别着急否认。明人不说暗话,你今天来就很说明问题。呵呵,本官见过你的敕牒。你本是负责皇城宿卫的殿前侍押班,肯定认识施太医吧!好好的殿直不做,宁愿来新野做个小小的县尉呢?实在有些匪夷所思。县尉可比你原来的品秩低了很多啊!”

刘县尉来新野县来得蹊跷。北宋时期殿前司所属诸班直、步骑诸指挥在内为皇宫禁卫,随驾出行则为皇帝近卫,随侍左右。国家大型祭典,执行仪仗、引导、安保、护卫任务。殿前侍卫押班是从六品的武官,新野县尉品秩九品,一下子降了六七级,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有问题。

刘县尉嘿嘿一笑,揶揄道:“陈县尊果然明察秋毫。我有什么好隐瞒的,下官身负使命,却不是什么龌龊事,只是下官不能说。知道县尊在担心朋友,不过您想多了。放心!下官不会对施小郎君不利。县尊还是莫要问的好。”

陈县令叹息道:“但愿本官想多了!刘县尉,不管施太医得罪了谁,人都已经过世了,何必赶尽杀绝。稚子何辜啊!”

“哼!”刘县尉不满地哼了一声,扭过头去看向另一边。话不投机,一路上两人再无多言。

客船稳稳的靠上山庄新修的码头,施平带领庄户已经等候多时。见到船靠岸,赶紧迎了上来。见礼过后,施平引请陈县令一行参观农庄。一路行来,原野上阡陌纵横,山坡上牛羊成群。码头附近两排十数间的平房,圈起了一个宽敞的大院,那就是专门为庄户修的住处。那院子内倒有几分野趣,在高大的香樟树的遮荫下,摆着几个别致的大木墩和石桌,供庄户歇息。一颗颗圆润的鹅卵石点缀在院庭和过道的小径上,与花园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使人感到格外温馨。

陈县令此时也认为刘县尉没有说错:这里山清水秀,的确是块难得的宝地。整个仙云山庄依山伴水,浑然一体。伏牛山是秦岭山脉的一个分支,首尾三百余里,来脉虎踞龙腾,悠远有致。

山庄东、北、西三面群山环绕,南边却开敞无阻,好像一个大庭院。“院子”尽头,有一对小山把门,左边似龙,右边如虎。密林里流下无数清澈的山泉,在这里汇流成河,迂回流过这片三山环抱的平坦腹地,然后从两山之间潺潺流出,汇入湍河,流向广阔的新野平原。无论山形水势,还是土层植被,均无一点可挑剔之处。

山庄风景不是陈县令此行关注的重点。眼前麦场堆成山的稻谷和土豆,才真正令人震撼!陈县令一声令下,梁书办带着帐房皂吏立刻丈量田亩,过磅称粮,登记造册,忙得不可开交。

临近中午的时候,详细的数据被迅速汇总造册报了上来。陈县令和刘县尉相继核对无误后,那一串串惊人的数据让人头晕目眩。新野的这两位最高长官面面相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放下手中帐簿,两人相视一眼,面露喜色。

陈县令走进麦场中间,先捧起一把稻谷,又拿着个土豆掂了掂,连连赞道:“好粮食,好祥瑞啊!”看向施平问道,“伯原。你可愿意献上这些良种?你想想,这些良种如在大宋大力推广,天下黎民百姓再无饥馑之忧啊!从此大宋江山永固。如此大功,官家和朝廷一定不吝封赏!”

施平恭声道:“县尊,献上良种没问题,但学生不敢居功!”

“为何这样说?”陈县令问道。

施平叉手不离方寸,说道:“这些良种与施家并无关联,学生不敢冒功!仙云观有位冲虚道长。这种高产稻种就是冲虚道长,花了几十年的时间精心培育出来的。土豆也来之不易。据冲虚道长说,十几年前他云游海外,无意中得到了几种新粮食。于是漂洋过海把它们带了回来。”想了想,又说道,“实不相瞒,其实小子还有一种名曰玉米的粮食。今年错过了时节,来不及播种。据冲虚道长说,这也是海外异种,产量虽然每亩只有二三石,但是适应北方气候,即使是贫瘠的山坡地,也可以种植,只是产量更低。”施平说得比较保守。

陈县令忙问:“还有这样的粮食。可以拿过来看看吗?”

“当然没问题。”施平冲着墨儿招拓手,“墨儿,去我书房,把玉米拿来给县尊看看。”

“哎!这就去。”小姑娘清脆的答应一声,转身跑进了院子。

不一会儿,墨儿捧着一个漆盒就回来了。难跑的太急,脸蛋红扑扑的煞是可爱。施平冲墨儿笑了笑,把盒子接了过来。他打开漆盒,伸手从里面抓了把黄澄澄的玉米,展开对陈县令说道:“县尊您看,这就是玉米!”

“嗤”,围观的人发出一阵吸气声。陈县令看着手中的玉米,惊道:“这……这玉米……竟然如此大颗粒,简直是闻所未闻!”

皂吏和差役看了也都啧啧称奇,刘县尉拿起一颗玉米,放在嘴里嚼了嚼,微微有些甜味,但有些嗑牙。不过还是咽了下去,说道:“嗯,有点甜……”又好奇的问施平,“玉米这么大颗粒。怎么亩产只有二三石?对了,这东西怎么吃?”

施平笑道:“跟小麦一样,也要磨成粉,蒸煮都可以。玉米虽然种子大,但植株也大,每一株玉米占田地就多,每亩植株就少,因此产量高不起来。再说这是海外异种,需要慢慢适应大宋的气候。也许将来适应了环境,产量会有所提高。”

“多谢指教!”刘县尉客气道。

“不敢当!学生应该做的。”施平谦虚了几句,又转身对陈县令抱拳行礼,“县尊,献上良种,固所愿也。学生也算是完成了对冲虚道长的承诺。不过,有几句话学生不得不说,这也是冲虚道长临终前的意思。”

陈县令:“但讲无妨!”

施平从怀里掏出一本手记,双手捧给陈县令,说道:“县尊,冲虚道长生前让学生录下的改良粮食品种的心得,是她老人家的毕生心血。向朝廷献粮种时,请县尊一并交给三司。”

这时憨牛和栓柱分别端来了点心和茶水。施平邀请陈县令、刘县尉入座品茗,又亲自为众人斟茶递水。和宋朝喝茶烹煮的方法不一样,山庄里提供的只是简单的泡茶。烧开的水直接倒进装着茶叶的杯中,就算搞定。茶叶在杯中上下翻滚,然后舒展开来,一片片绿色煞是好看。这种新奇的绿茶让人大开眼界。

陈县令喝了一口清茶,顿觉口舌生津:“不错不错!伯原,这茶喝起来简单方便。道法自然,返璞归真。这恐怕才是喝茶的本意。这茶叶本官很喜欢。走之前包上一点。”

“哈哈,早知道县尊肯定会喜欢,已经为您准备了不少。”施平笑嘻嘻的答应,又抱拳对众人说道,“诸位,这茶是山中野茶,学生按照冲虚道长所授的特殊法子,炒制而成。这茶不仅喝起来方便。长期饮用有宁心安神、益寿延年之功效。诸位都是第一次来山中做客,山中简陋,只能准备一些土仪聊表心意。其中就有一包好茶叶。诸位不要嫌弃!”

“哪里,哪里,施小郎君太客气了。多谢!多谢!”众人喜笑颜开,纷纷抱拳还礼。陈县令笑了笑,心中暗赞施平这小子八面玲珑,倒是很会做人。

放下茶杯,陈县令打开手册仔细观看,原来上面写的是如何培育良种以及避免粮食种子退化的办法。书中不仅介绍了土豆和玉米的种植方法。还总结了各种粮食作物培育种子的技术。内容包罗万象,越往下看,陈县令越是惊讶。心里又暗暗吐槽:如果真按书中的办法执行,那可是一个大工程,朝廷怎么舍得这么大的投入?

比如说水稻种子退化问题。书中就列举种子退化的原因有四:其一,械混杂。主要是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发生,如种子处理、播种育秧、移栽、补苗、收割、脱粒、翻晒、贮藏和运输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发生品种间混杂,降低了良种纯度,影响生长整齐和丰产性。

其二,物学混杂。指品种间或亚种间天然杂交,使后代逐渐发生变异,造成良种混杂。而生产上使用的由杂交育成的新品种,如遗传性不稳定,其后代也有可能分离。

其三,受不良环境、栽培条件的影响。品种的优良特性发挥都要求一定的环境条件,在这些条件不能满足时,就会发生变异,促使品种退化。

其四,留种的选择标准不明确。在水稻选留种时片面注意穗大粒多的特性,而对其他性状如分蘖、高矮、抗性等考虑不够,也会引起退化。

书中随后又介绍了防止水稻退化的措施:其一就是建立专门的良种库存。将良种分多年使用,可以有效的防止因为遗传产生突变,防止子代产生性状分离。第二是开辟专门田地繁育种子。说白了找一块好地专门用作育种,且为了保证种子形状稳定,这块土地周围两里地不应该有其他品种的水稻,防止产生杂交。

还有就是防止人为种子混合。一定要在生产生活中认真选种育种,不要把别的品种的种子混合进入原种子。最后就是选掉性状分离的植株。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出现性状分离的植株,如果不是很多,就要及时去掉,避免以后杂交。

陈县令合上手册,摇头说道:“伯原,这本书献上去没有任何意义。冲虚道长这次恐怕是枉费心机了!朝廷不可能答应的。没有谁愿意承担这个责任。花这么大的精力和财力为天下培育良种。”

刘县尉看了关于水稻的部分,也无奈的说道:“县尊言之有理。冲虚道长写的改良种子法子,的确是利国利民的好办法。可惜花费太大了!这两年天灾不断,疫病流行,朝廷如今也是举步维艰啊!当今官家虽然仁慈,爱惜百姓。恐怕他也有心无力……”

宋真宗在位后期,身患头风,任用王钦若、丁谓为相,支持刘皇后听政。自己却沉溺于封禅之事,广建宫观,劳民伤财,导致社会矛盾加深。老皇帝驾崩后,小皇帝赵祯登基,刘娥开始垂帘听政。明眼人都知道,权力实际掌握在皇太后手上。这两年天灾人祸不断,赵祯想要有所作为,也有心无力。

施平当然知道朝廷是什么情况,他也根本不相信封建时代的官府能搞一个农科所出来。今天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下一步计划做铺垫。他要把仙云山庄打造成这个时代的农资公司,不仅向农民捷供良种,还要发展优质的农具。从新野开始,脚蹋实地向外扩展,一步提高这个时代的生产力。

施平突然站起身来,走到陈县令面前稽首一礼,慨然说道:“县尊,翁翁在世时常教导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学生不才,愿终其一生在这山庄,为天下人培育良种!请县尊助我一臂之力!”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

(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