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鬼市摆地摊那几年

《我在鬼市摆地摊那几年》

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国宝藏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鬼拓天书,是技法,不是一本天书。

春秋时与鬼谷子齐名的黄石公,曾留下两卷天书。

兵法天书传给了张良,而雕刻天书,则给了自己的两个弟子。

因此,黄石公被誉为中华雕刻始祖。

“当时我才十二岁,在老街上一家玉器店里跑堂,某天,一个北来避祸的行商,带来了一枝玉粒珠钗,钗子上缀着108颗米粒大小的玉珠,每一粒珠子里,都像这粒水晶珠一样,内雕一幅地图,108粒珠子,涵纳了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打光一看,就像身处三千世界。”

米老指着白老从厚重的《太平天国史》里翻出来的那张水晶粒放大百倍的彩照,上面的地图标注甚至清晰可见。

“只可惜,那位行商最后没有把那枝钗子留下......”

静静地等待时光流速回归正常,我终于按耐不住,问米老道:“您是说打光和不打光看到景象并不一样吗?”

米老奇怪我为什么独问这个细节,但仍旧闭眼回忆了片刻,点头答道:“在正常光线下,用放大镜看,可以看到平面景象。但是,通过特定时刻和角度的阳光照射,就如同亲临一百零八个洞天福地交叠辉映的九天仙境。”

我听到这里,彻底张大了嘴巴。

原来,那件事我一直都想错了!

“真是人间绝艺,不愧天书的称谓。”白老虽然没有见过这个景象,不过,他早已阅尽世间百态,踏遍千山万水,只是听,或已观想出那般瑰丽奇景。

“那粒水晶珠现在哪里?”米老左右不见实物,言语间忍不住怀疑白老藏私。

白老哭笑不得,又对自己这个半辈子的老友无可奈何,只好解释道:“这珠子太珍贵,加之只有米粒大小,我没敢随身携带,而是收在了中大博物馆里,你随时可以去看。”

米老听到这话就瞪了我一眼,狗腿如我,立刻知道他想做什么。

但我安坐如山,因为白老很快又开口了:“老米,有点耐心,正题还没说。”

“老子要是有耐心,棺材都腐烂了,你快点,别磨磨唧唧。”虽然屁股已经差不多离开椅子,米老还是扯了扯包褶子般的嘴角,不情不愿地嚷道。

米老急白老自然不会跟着急,喝完我新添的茶后,这才说回了主题:“当时我让白天把这上面的地图用高清显微相机拍下来放大,并找出这个地方。”

说着他又岔了一句,对我说:“之所以迟迟没有告诉你我的发现,就是卡在了这里。”

“足足一个月,我们用尽了一切办法,都没能找到这幅地图所在位置。甚至联系了国家测绘局,仍旧一无所获。”

“最后还是多亏了白天在欧洲留学的女朋友,从法国一个私人藏家的古籍藏品中,找到蛛丝马迹。”

这个结果即意外又不意外,毕竟流失海外的国家文物超过一千万件,其中更有无数孤品,甚至是国内已经断代的传承。

米老和我都没有说话,听着白老继续娓娓道来。

本以为其中距离今天我们的所见还百转千回,未曾想白老接下来的话,直接让我跌破眼镜。

“地图的事情到现在也只是有点眉目,展厅里那尊宋代的汝瓷天青釉弦纹三足樽的出现,完全是个意外之喜。”

“白天那个女朋友的父亲是法国当地有名的华侨,通过关系买到了那本古籍。至于三足樽,还是他在香江一场黑拍上所拍,通过关系,回到了他的这间博物馆。”

原来这间博物馆也是他的,怪不得会选这里。

“本来这种国宝级的文物回流,手续非常复杂,尤其在黑拍上取得,又是新坑器,摆明了就是不久前在国内被盗卖出去的。”

“不过,他答应把这件三足樽捐给国家,条件是必须留在这里至少展出五年。”

因而,国家特事特办,现让国宝进关,再补手续。

这也是为什么这尊稀世珍品的出现,没有引起任何动静。

说到这里,白老忽然叹了口气。

我知道,这个条件,应该就是为了白老而设。

问题是,这前后两件事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白老看出我的疑问,却不急着解释,而是问道:“小关,你怎么看这件出土名器?”

“真赝我无需说,这么大一尊名器,经过白老您掌眼,等于板上钉钉的了。”我沉吟了一下,这才说道,“其他方面,最直观无过于包浆和沁色。我认为,这是一件先传世后入土的器物,而且入土时间在百年左右。”

我说出来的是最基本的鉴别点,而且没有什么难度。

“没错,的确如你所说。而更详细的入土断代,应该是在一百五十年上下。”

白老之所以又赞赏地看着我,只因我恰巧说到了点子上。

“另外,在传世的时间里,它的保存完整度非常高,要不是入过土,会比故宫博物院里的那件三足樽更加精美。”

“一百五十年前——这个时间点前后,在我国的土地上,曾出现了一次浩荡的农民运动。”

白老说着,用手轻抚起桌上的厚重书籍的封皮。

毋庸置疑,他说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这场在历史上褒贬不一的农民运动,在我看来,除了加剧清政府衰败,再一无是处。

洪秀全假借宗教迷惑人心,比天赋皇权更加荒诞。

他绝对不是历史的正轨,而是那个妖魔乱舞的时代里,一株险恶魔花。

“只要略知这段历史的人,都清楚,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

见我点头,白老也就没有解释。

圣库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经济制度,讲究“人无私财”,这种强行“公有制”的结果如何,更无需赘言。

不过,随着太平天国灭亡,那些收敛了无数财物的圣库也突然消失。

“现在你们行里的那些人,对这段历史更感兴趣的,无疑是所谓的天国宝藏。”

白老瞥了我一眼,调侃道。

关于太平天国的宝藏,圣库只是其一。

太平天国后期分裂严重,加剧了它的灭亡,而天国财富,也因此分散多地。

其中最出名的当属翼王石达开出走南京后,将宝藏藏进“太平山”的传说。

就在我以为他就是随口一说时,却听到了让我惊掉下巴的话。

就连米老也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

“小关,你送来的那只笔洗,里面藏着的水晶粒里微雕的地图,应该就是太平天国的藏宝图。”

“不仅如此,楼下展厅的那尊三足樽,也极有可能是出自这一批宝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