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重生之我有反伤刺甲

《三国重生之我有反伤刺甲》

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战在即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让主公担忧了!”

诸葛亮快步走上前,朝着曹操就是拱手一揖。

他无论在什么时候,始终都是给人一种云淡风轻的样子,仿佛天下间,能让他为之动容的事情并不太多。

也许就是这份稳重和坦然,才能够让曹操,对其无时无刻都充满着信心。

“关于楚军的动向,我在来时的路上便已经获悉,只是吾此次前去结盟孙吴,却并未见到孙权本人。

准确地说,在进入吴境后便被阻挡而回,沿途吴军也是调动频繁,将士们士气高涨,颇与传闻有很大不符。”

诸葛亮轻摇着手中羽扇,双眸掠过一道精光,口中若有所思的说道。

“呃,不知军师有何发现?”

曹操被对方所透出的话语所吸引,不由地问道。

“我怀疑孙权已经降楚!”

“什么?”

诸葛亮大胆的猜测,令曹操和一众将领,顿时大惊失色起来,让他们根本无法相信,更不愿意去相信。

因为一旦如此,此战将毫无胜算,本来楚军就声势浩大,兵多将广,自己一方处于守势,都尚且艰难。

“你有多大把握,确信东吴已经归降?”

曹操面色凝重,再一次向诸葛亮确认道。

“看其军队将士的面孔和身材,少了一份江南人的清秀与瘦小,却多了一份北方男人的粗犷和高大。

所以亮才敢有所断言,东吴至少也有五成确已归楚。”

诸葛亮将心中的有所猜测,毫无保留地脱口而出。

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曹操都瞬间变得沉默起来,他和将士们都对诸葛亮,充满着无比的信任。

“此次荀彧、荀攸叔侄,前往与汉中张鲁和益州刘璋之处,已经月余之多,不知能否谈成结盟之事。”

曹操仰头长叹了口气,让大家的心里面,涌起一股压抑和无力之感。

此刻只能将希望转嫁到这两大势力上,否则此次依靠自己而战,结局如何不用去想也会知晓。

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夏侯惇等众将们,已经做好宁为玉

(本章未完,请翻页)

碎,不为瓦全的准备。

曹操让将领散去各自准备后,独独留下了诸葛亮,他看了眼对方,以一种朋友间的口吻说道:

“军师,我们相交也有数年之久了吧?”

“主公,为何要如何一说?”

诸葛亮见曹操忆起往昔情形,像是朋友间闲聊一般,可是,此时此刻对方突然聊起这事,多半是心中有话要说。

“如今大战在即,我们的实力不但不胜往前,而且越发单薄,你觉得此战的胜负会如何?”

曹操坦然看着对方的双眼,仿佛腹中有着千言万语,要向其诉说出来。

“我军必败!”

虽然诸葛亮不愿意正视此问题,但又不得不说。

“此战结束,或许我与夏侯等将军皆不存于世,我想拜托孔明军师一件事情......”

曹操说完此话后,双目展现出一片茫然之色,他知道此时还不是惆怅之际,便小声地向孔明嘱咐起一些事情来。

两人在屋内小声交谈了许久,虽然无人知道他们都说了些什么,但他们之间的神情一直凝重,显然谈话内容并不让人轻快。

直到夜色降临之时,诸葛亮这才缓缓从屋内走了出来,脚步显得略有沉重,他乘上外面等待中的一架马车后,直接回府而去。

......

司州,洛阳城。

秋初,清晨。

朝阳尚未越过城头,洛阳城里边却已是人生鼎沸,街道之上到处都是行人。

与往日的摩肩接踵,行色匆匆不同,今日城内多数的行人中,全都是一副闲散的模样。

或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交谈,或零零散散靠在路边侧耳倾听,他们的话语中,始终离不开高句丽和东濊国的字眼。

“听官府内的人说,当年曾拥有数州之地,前大汉四世三分显赫身世的袁绍,在楚军征伐冀州时,并没有身死。”

一个书生模样的青年人,正吐沫横飞地说着当年的事情。

“胡说,当年袁绍不是兵败自焚了吗?据说连尸体都烧得只剩下一堆灰烬。”

一个担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两筐大枣的老汉,路过时听闻此言,忍不住插言说道。围观书生的其他老少之人,也跟着议论纷纷,露出一副质疑的神色。

“哼,你这是老生常谈,岂能有吾等读书人消息灵通,此事已经由官府衙门内的亲口证实过。

袁绍和其几个儿子,还有谋士沮授、审配一同乘船,偷偷逃到了这两上国家的土地上。

高句丽和东濊国早就被楚军所灭,大多数的百姓也被迁移到幽州之地,国内已经名存实亡,正好被深谋远虑的袁绍所占。

他以为自己是神不知鬼不觉,谁知道一切均在楚王的掌控之中,听说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等其反攻回来。”

这名年轻书生轻描淡写地,说出如此隐秘的事情来,要比天桥下说书人所讲的故事,更为的吸引人。

这些不为人知的事情,不光是这位书生在讲,还有很多形形色色的人也在传播着。

无论是帝都洛阳,还是远处的幽州之地,只见他们或蹲在城墙根下晒着太阳,或坐在一间茶馆内。

皆都纷声绘色的描述着当年的事情,这让围观的百姓们久听不厌,还能时不时地插上一嘴,乐在其中。

“陛下,臣等已经按排军中大量的思想者,分赴各地盛传袁绍,要偷袭楚国幽州之事,如今未出一月时间,百姓们已经沿街皆知。”

庞统、郭嘉等人笑意盎然地向楚风禀报道。

“哈哈哈,各位爱卿辛苦了!

想必袁绍在楚国的探子,已经获悉后告诉给了自己的王,不知道他该做何感想。

如今袁绍后患暂稳,楚国无后顾之忧后,向曹操进兵之事将刻不容缓。

虽然袁绍不可能再冒险行进兵之举,不过尔等也切不可大意,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楚风臆测之际,仍然笑着叮嘱道。

“臣等领命!”

......

远在数千里之外的高句丽王国,国都国内城中,满城的百姓们,无论男女老少,都身穿着各种奇异的服饰。

(书友若觉得还入法眼,请别忘记收藏本书)

(本章完)

紫笔文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