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别史

《楚汉别史》

第11章刘邦之自制高帽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第十一章刘邦之自制高帽

当晚,夜已深,刘邦睡不着啊,太兴奋了。

便爬起来,却见父母二老也没睡,在翻箱倒柜的折腾什么。

刘邦便问:”咋还不睡呢,折腾啥呀”。

刘太公”呵呵”一笑,说:”在给你找衣服呢,明天不是你就要上任吗,得穿得整齐点,象个人物似的呀”。

刘邦大惊,平时太公似乎从未对他笑过,从未这么关心体贴过他,这应该是第一次,对,是第一次,绝对是第一次。

刘邦颇感到不自然,有种不熟悉的茣名其妙的感觉。

唉,父母还是很爱我的哟,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刘邦心中倒生中些许感慨和伤怀。

其实,庄户人家的孩子,能有几件衣服呢,也就有数的那两三件。可父母就是父母,爱子之心操纵着,非想做点什么。

对啊,明天得上任了,得穿戴体面些,刘邦忽然想到白天喝酒时,萧何和曹参这两个官员可是都戴个高帽的哟。

我们这些平头百姓却只緾了一个头巾,差距很明显啊。

看来形象还是很重要的,要不然咋区别官与民呢,咋能受人们重视甚至推崇呢。

嗯,我也需要个帽子,还得是高帽,俗话常说戴高帽戴高帽的,戴高帽,人自傲啊。

那精气神,那威风劲,是不一样啊。

这应该是大有道理的。

可我没有高帽啊,平时也没舍得花钱买啊,再说也没必要啊。

可如今不同了,我是官了,必须得戴一顶高帽,对,戴高帽。

越高越好。

可没有啊,怎么办呢?

要不,自己做一个,对,就自已做一个。

刘邦曾多次试戴过萧何曹参的高帽,那是闲闹时的事情,形状结构也还记得,类似于画中舜帝的高帽。

说干就干,刘邦即去找来一些竹条,工具,自已动手做高帽。

刘太公见刘邦自已鼓捣着东西,便问:“三子,你干什么呀”。

刘邦答:“做高帽”。头也不抬。

刘太公好感动啊,这混小子终于有正事啦。心里高兴啊,嘴上却说:”你会做吗,要不,明天上县上街里给你买一个吧”。

买一个?老爹要给我买一顶高帽,我没听错吧,刘邦抬起头望向太公。

老爹的脸上全是笑意,眼中似有泪花。

刘邦赶紧说:“不买,我自己做一个。自已做的高帽才戴得稳妥”。说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刘太公不再言语,只是在一旁看着,心中翻开了花。

这小子,从小不着调,念书不好好念,干活不愿意干,成年竞日的在外胡混,呼朋引友的游走乡里,竟结交些闲汉子。

哎,不想竞交到了一个贵人张耳,竞推荐他当亭长,一下子就越过了亭吏这一层,一下子当官了。

这是咋回事呢?什么道理呢?

没看出这小子能有这出息啊,谁知道呢,这世道。

我是老了,看不明白喽。

哎,胡想什么呢,这不是好事吗,这是咱老刘家祖坟冒青烟了啊。

明天,真得好好跟祖先们去汇报汇报,念叨念叨,老刘家从此有人当官啦!

看这小子的长相,你还别说,真有富贵相,那眼睛,多亮啊,象他妈妈;那鼻子,挺直;那嘴巴,夠大,能吃四方啊;那胡须,根根清致,潇洒啊;那个头,竞有八尺,比他俩哥哥都高出半头。

真个魁梧汉子哟。

刘邦鼓捣了大半宿,帽子骨架做好了,又让老娘找来块黑布,缝好了。

哎,一个新的高帽做成了,刘邦戴上一试,哎,别说,还真合适,美滋滋的摇来晃去,还挺穩当的。

刘太公却说:“呵呵,太高了”。

刘邦拿下来一看,是太高了,比寻常高帽高出不少。

可嘴上却说:“就应该这么高,应该比天下所有高帽都高,这叫刘氏冠,就应该高”。

“呵呵”,太公笑。

“哈哈哈”,刘邦大笑。

转过天,刘邦去泗水亭上任,身着一件蓝色粗布大褂,头戴高高的刘氏冠,八尺长的身材,加上高帽,竞有一丈开外,远远望去,好象一大截树桩子在移动。

踫见的人都”嗤嗤”的笑,刘邦却浑不以为意,这些平庸之民,太没见识,这叫刘氏冠。

刘邦昂首挺胸的走进泗水亭,一进屋,引得满屋人哄堂大笑。

刘氏冠太高了,搕到了门框上。

刘邦可不笑,不慌不忙的用双手整理好,再进屋。

见已有数人在内,都认识,都是乡里乡亲的,熟头巴脑的,何况刘邦是名人啊。

刘邦一脸严肃的走进去,却突然抓住一人的脑袋使劲撸几把,这才笑着问:“还笑我不了”。

又去胡弄下一个人,把全屋人都胡弄一通,大伙都告饶了,刘邦才停手。

一脸严肃的说:“哥几个,都给我听好了,此后,我是这儿的老大,都乖乖的给我听令,好生干活,谁出了差错,本老大绝不轻饶”。

亭吏们只能“喏喏”应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