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别史

《楚汉别史》

第141章刘邦速胜各路诸候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第一四一章刘邦速胜各路诸候

汉王刘邦按其战略部署,亲统大军进攻各路诸候,首先选定的是魏国。

汉军进至魏国大梁都城外,张良对刘邦说:”我与魏王颇熟,我去劝说其来降,料来不难。”

刘邦先是不允,认真的看着张良,说:”先生怎可亲去犯险,不行,不行。”

旁边谋士郦食其说:”要是劝降也该我去,先生岂可轻动。”

随何也说:”我去也成啊,不必先生亲自出马。”

张良却说:”我是思考再三才这样决定的。“

郦、随二人皆说:”莫非先生疑我等能力不行?“

张良轻轻一笑,说:”不是的。是另有隐情。且听我说,魏豹其人不比他人,其人出身王族,自命高贵,自视甚高,一生瞧不起庶民,从不愿与平民为伍,更不要说谈战和大事了。诸位去若万一谈不下来,反被扣留,岂不误了大事,也恐误了自家性命。故而万万不可。只有我去才成。一来大兵压境,魏豹自知必难幸免于败,心中必慌,必要寻一稳妥出路。”

“二者,我乃贵族,身份与其近乎持平,故可平等相谈,不会跌了其身份地位。”

“三者,我曾与其有旧,其也知我德我才。故只有我去可保稳成。这是初次对战诸候,必须得成功。”

刘邦与郦、随等人见张良如此说,便都心服慰安了,赞同了。

魏豹一见张良,自然知其来意,不待张良开口,便说:”我非不愿归顺汉王,只是有三点顾虑,还请先生指教。”

张良平静的说:”魏王请讲。”

魏豹望着张良,眼神中明显露出疑惑之意,说:”那就恐怕言语有所得罪了,还望海涵一二。”

张良见魏豹如此说,心中己料到其意,又轻轻一笑,说:”但讲无妨,无妨。”

魏豹接着说:”一者,汉王一介平民草莽,何以能驾驭我魏王。”

张良答说:”魏王高贵,又是天下雄才,能与魏王合作者确实天下鲜有。汉王者,其祖亦是秦地豪族,故而自傲于人。其长处尚有四点,寻常英雄均不可比。一者,汉王胸怀宽阔,气度恢弘,有吞天纳地之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汉王可容天下任何人任何事,此古来罕有,今世少见。此必成大业者之兆。”

”二者,汉王善识人用人,成如今之气象,关键在于此。萧何、韩信与我都甘愿为其效命,其能力和人格古今鲜有。至于是否庶民嘛,岂不知古时舜帝亦起于平民。更何况英雄不问出处,此乃古来真理,诚如陈胜所言,’帝王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即知,魏王何不知之。”

”三者,汉王天纵其才,善能决断,尤能判决大亊,古来帝王莫过于此。”

”四者,汉王能屈能伸,善忍亦善张,古之勾践最擅此术,所以雄霸天下。如今汉王还更胜于勾践,如何不成大业。”

魏豹听到此,信服的点点头,又说:”我听虑者第二点,汉王素来慢侮成习。我乃魏王,怎可受其折辱。”

张良说:”汉王只会折辱属下无能无知之辈,魏王高贵且才高,汉王争欲结交,必然优礼有加,怎会折辱呢。”

魏豹想了想,又说:”第三点,何以保证本王之位和魏国社稷?”

张良又是和煦的一笑,不疾不徐的说:”魏王放心,汉王本意只欲打倒项羽,並无其它野心,项羽不亡,汉王终难稳王于关中。此与魏王之利益并不冲突。我张良担保您自身安全和魏国社稷不会损毁。”

魏豹又说:”先生是否还想恢复韩国社稷。”

张良陡闻此言,眼中忽的闪过一丝茫然,稍纵即逝,无人能察觉。仍是不动声色的说:”当然,韩魏平等重要大国嘛,此乃你我各自与生俱来之责任担当嘛。”

魏豹这才说:”由先生担保,我自然没有顾虑了。”

于是,归顺汉王刘邦。

刘邦命魏豹仍为魏王,率魏军助汉伐楚。

其时,常山王张耳被其所谓“刎颈之交”的兄弟陈余打败后,正逃在荒野,真个是忙忙如漏网之魚,慌慌如丧家之犬,历尽跋涉艰险,终于找到了汉王之处。张耳一身狼狈相,破衣烂衫,蓑帽敝履,一见汉王,大哭拜倒。

刘邦见了,大笑而起,上前扶住,说:”大丈夫何至一败如此。你之所遇,我尽知之。放心吧,以后跟我干吧,是为你挽回颜面。”

张耳感激的连连拜谢,遂做了汉王的高级谋士。

刘邦率军南下准备进攻河内的殷王司马卬。

司马卬乃见风使舵之人,加之本身实力很弱,顶多也只有几万兵,心中自是虚得很。见刘邦大军数十万打到家门口了,掂量自身绝难抵抗,连秦地三王和魏王豹这些大块头都不是刘邦的对手,何况自己只是诸候中的新晋小王呢。若想求救于项王,也来不及呀,远水不解近渴,当即率部投降了。

河南王申阳闻刘邦挟连连胜势而来,显是不可阻挡,又见诸候先后相继投降,且得善全,他也投降了。

只有韩王郑昌不肯投阵,企图负隅顽抗。他是项羽最近才封的诸候王,王位宝座还没捂热呢,当然不肯投降。加之自恃曾是项梁的老朋友老战友,项羽必会急来救他,不会置他于不顾。

如何尽快打败韩王郑昌,刘邦与众臣商议。张良此时想起一人,此人便是韩王族庶子韩信。现为刘邦帐前将军。

说起这位韩信,亦是张良熟稔之人。韩王族末代只存两位公子,一为韩成,是王后所生,是为嫡子,其生性倜傥风流,纨绔成习,难属大任。另一公子即是韩信,是韩王侧妃所生,故为庶子。其人颇强壮,武材超于常人,也有见识,。

张良因是韩国相国之子,自幼便与韩王族的两王子交游甚厚。因韩成乃嫡子,张良才向项梁推荐其为韩王。可事后看,当年自己实是太过于拘泥于王族传位旧制了,至使韩王成成为韩王。非但一亊无成,反而身败名裂,枉送了卿卿性命,毁了韩国社稷。如今,悔之无及,现不如让韩信为将率军去攻韩地,必可大成。那时再向汉王举荐韩信为韩王,则韩国社稷岂不是又得复立,自已之初衷愿望也可得以实现。想到此,张良即向刘邦推荐,说:”汉王可遣韩庶子信为将前去攻打韩国,必然奏凯。待其成功,可立为韩王,以为汉挡楚之先锋。”

刘邦一想,觉得有理,且又是先生张良的建议,当即传来韩信。

韩信将军应声而到。

刘邦见其高壮英武,心中欢喜,即命令道:”授你为韩国太尉,率军去攻韩地,若得成功,即封你为韩王。”刘邦太给张良面子了,还没出征,即先拜韩信为韩国太尉。这便是刘邦善于用人的长处妙处。

韩信将军快活的应道:”诺!”又感激的望了张良一眼,翻转身跑跳出去,立马提兵去攻韩国。

韩王郑昌哪是对手,虽欲殊死抵抗,怎耐韩人並不心服其管,虽几经阵仗,最终自认不敌,投降了。

刘邦决不食言,立即封韩将军信为韩王。

韩国社稷重又复立,张良也放下了一块心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