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者的嘲弄

《弄潮者的嘲弄》

第七十三章 配件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自尤劲从第一百货阪泰专柜撤身后的大多时间中,他都过得很清闲。即便是彩赞开门营业的起初,他也算不上很忙。

但从2004年的9月起,尤劲着实感到焦头烂额。

除了“尤部长”的本职工作,劲享的业务,他之前一直是在上班时间同步处理。

可在如今,随着彩赞的合作商户一家家多起来,各种鸡零狗碎的事情都来骚扰,令他不得不把接收阪泰订单的工作交给了小小他们。

阪泰项目相关的工作,如今除了向协丰打款订货、以及处理下线商家的问题沟通,尤劲已然甩手。

不过,影像行业的这碗饭,尤劲亦没忘记往碗里夹菜。

过去几年,借助先见之明使出的多手狠招,令劲享如今的总营收,已远远超过了重来之前尤劲的累计身家。

但这作弊抢跑带来的优势,未必无限期延续。

阪泰数码品线的独占权,2005年即到期。尤劲不认为协丰会完全剥夺他现在手中的盘子,但他也知道,2005年之后的合作协议,肯定不会再像现在这样能够给自己带来暴利。

数码影像的行业前景,还有很长一段上升期,2004年的行业中人,亦是不会再像数年前一样低估市场。

所以,想在行业内复制之前在阪泰数码项目上玩过的手段,再无可能。以尤劲的实力和心气,又不可能开发出一种主机产品,去市场中分一杯羹。

于是,他把脑筋动到了配件上。

动配件脑筋的契机,源于已在网络零售平台上牢牢占据影像产品分类领先地位的劲享网店。

劲享网店如今每月六七十万的营业额,全由相机包、电池、三脚架这些配件组成。

六七十万月销额的体量,对配件生产商来说不算太大,可作为单家经销商若有这个提货量,绝对可以算是当年的超级大客户。

是因这年电器连锁还未重视影像产品板块,而传统百货的产品引进,又是各店分治。

至于数码市场的商户,哪怕是坐拥好几家实体店的大户,一个月副厂配件的需求,也远不会达到六七十万。

劲享的网店,却因整合了庞大的线下资源,吞吐量相对其它各自为战的商户来讲大得多。

有了这么个强力的出货通道作为保障,尤劲很容易就能用远高于其它商户的提货计划量,来和生产商谈出更好的成本价,开始定制配件。

之所以要定制,是因接下来生产出的成品配件,打的是尤劲手中的自有商标:KASS。

这个商标,系2002年时,尤劲托李凝思在美国的朋友注册,故而现在打着这个商标的定制配件,从手续到品牌形象,都为进口商品。

经过不算漫长的打版看样过程,到9月中旬,第一批KASS的配件陆续出厂。

其中,小型相机包三款,通过包内的垫衬调整,三款包可以适配目前市场上所有数码相机型号。三脚架,亦是三款,两款迷你型,一款常规大小。

产品线最长的,是锂电池。数码相机发展到这一代,每个品牌的专用电池都有两三种型号,KASS商标的电池型号齐全,即有十几种。

到KASS产品下了生产线,尤劲直接向所有合作阪泰的下级经销商发出通告:今后每笔向劲享采购阪泰数码相机的订单,必须同时采购不小于订单金额10%的KASS产品。

关于这项流氓规定,尤劲还安上了个振振有词的理由:由于各地经销商所售配件的品牌太杂,使得劲享网店不方便集中资源推广,故请所有合作商统一采购劲享网店推荐品牌的配件。

由于严格的价格管理,如今的阪泰,依然是零售端最易赚取毛利的数码相机品牌。因此,下线经销商通常很乐意顺着尤劲,以求这条财路的稳定。

但是,有关搭售配件的消息一放出,立时骂声一片。

为节约成本,尤劲当然不可能让配件生产商重新开发产品模版。因而行业内的人一看KASS产品,就知道这不过是贴牌货,且都能在原本市场上流通的常见配件中找到原型。

最让合作商们不满的就是:打了KASS标的产品,比它们的原型足足贵了三成有余。

当然,这些骂声,都是背着尤劲在骂......毕竟还要为了阪泰货源与劲享合作下去,10%的搭货比例亦不算夸张,合作商们就抱着多被劲享剥一层皮的心态,咬牙接受了新的规矩。

不过,仅仅一两个礼拜过去之后,骂声便自然平息。

倒不是经销商们过了气头,而是他们发现,经销这个贴牌的假洋鬼子KASS,并不是一件吃亏的事。

在数码市场中,大多主机,导购们都在低报价格。可在配件这一块,极少有人会报出不赚钱的价格。

一般来说,配件在各座数码城,都会形成像行规一样的统一报价口径,比如千机城的行情是:副厂电池120,贴膜80,相机包100,迷你三脚架80......

主机平报亏报,靠配件赚毛利,已经是所有人习惯的套路。为了每笔生意最终还有钱赚,每家店在配件报价时,皆懂得按行情来。

至少尤劲在尤劲的印象中,从没哪家店会报出副厂电池40、贴膜15这种相对进货成本而言比较理性的价格......因为谁要是这么报价了,就是在砸整个市场中所有同行的饭碗。

就好比某个景点的商贩集中处,几个摊位的矿泉水都在卖10块一瓶,其中哪个要是自作聪明,来个5块一瓶的薄利多销......那么,他肯定会被清除出这个景点。

向尤劲采购阪泰的这几十家商户、数百家店,都在各自的商圈遵守着这样的行业规则,并在这个过程中赚取利润。

当首批的KASS配件被强行搭售到各个终端门店时,商户们的第一感觉,是被迫进了批成本偏高的配件。

但是,KASS产品相对于国产原型产品而言,包装形象精良正规了许多。

店方导购中,头脑灵活的那部分人立即就意识到:这个牌子的产品,报价可以比其它杂牌更高。

以适配阪泰DGT400的副厂电池为例,原型品出货价27元,贴牌KASS后,劲享对外出货价是35元。

到实际报价给客户时,市场里每家店都有的原型品,一般报价120,成交均价差不多在100样子......而相对“稀有”的KASS,因有着进口品牌的马甲,报价和成交价随随便便就能比原型品高个几十块,而且更容易被客户接受。

另一方面,国产杂牌配件的价格尽管在实体店内受市场行规制约,而没有乱套......可在网购平台上,早就做滥了。

出厂价18块的相机包卖25,出厂价30块的电池卖38,这样“拆台脚”的报价,网购平台上比比皆是。

KASS,却只有劲享的网店一家有售,并忠实地执行着尤劲制定的建议零售价。

所以,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在网上做一下功课的大背景下,经销KASS产品不但不吃亏,还让导购们在配件上赚钱的过程变得更轻松。

差不多从10月中旬开始,KASS配件已不是依靠搭售才能出货,陆陆续续地,有不少独立订单,对应的就是KASS产品。

再到11月,几十家商户当月采购KASS产品的订单总额,达到了130万。

尤劲此人,对品牌价值之类的高深学问一窍不通,他着手做配件,只为赚取毛利。

他设定的KASS产品出货价,劲享有四成左右的毛利。

一百多万的营业额,流水只相当于阪泰项目的淞海部分,利润,却已达到了整个阪泰项目的一小半,且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能用一两个月的时间,让一个假洋鬼子品牌从全新上市发展到小有所成,并非是尤劲在运作品牌上有何独到之处。

深究这一波成功的原因,还是劲享独占阪泰数码品线所带来的附加红利。

如同能快速扶起网店一样,正是因为拥有独家货源,才能一呼百应。

而且,尤劲作为操盘人,他懂得利用好这本质上不属于他的资源,去将个人的利益最大化。

说到底,尤劲是不惜在运作中影响阪泰和协丰的利益,也要强行利用握在手里的货源,去凝聚、裹挟下级经销商配合自己的计划。www.九九^九)xs(.co^m

从起初的严管价格体系,到整合众人为网店服务,再到统一下线经销商的主营配件品牌,尤劲于每一步强制推行的底气,都来自于手上的独家货源。

在这过程当中,那些霸王硬上弓的手段,尤劲使起来并不亏心。因为不管怎样,这群起初不情不愿的经销商们,最终被迫配合劲享的结果,是意外地成为赢家。

时不我待,尤劲不得不强硬。

他这个袖中藏牌的作弊赌徒,随着一年年过去,剩下的作弊牌张已然越来越少。

相对于没有作弊的芸芸众生,在重来之前并不出众的尤劲,优势渐渐不在。

所以,他只能用有限的能力,在有限的时间中,尽量多多获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