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俦谱

《鸾俦谱》

第 61 章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 4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纷纷扬扬的雪伴着凛冽的风,把谢统勋从头到脚裹住,今年冬天就是多雪!迫近年关,家家户户都要采买,风雪阻不住行人。谢统勋寻思着待会儿办完了正事就去找文鸾采购年货,这是女孩子离家在外过的第一个春节,要好好操办。

谢统勋的正事是去粉巷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的宅邸。他虽是下层军官,却与军长王以哲过从甚密,因为王以哲对他青眼有加,于他有提携之恩。

自少帅护送委员长飞回南京后,局势对东北军越发不利。先是少帅被审判、被特赦、被严加管束,说好的“不计前嫌”转眼成空。紧接着委员长将“陕西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撤职留任,并对十七路军、东北军、乃至红军的部署提出两种方案,要西安方面择一而行。而无论哪种方案都是要拆开目前东北军、十七路军与红军组成的“三位一体”联盟,令蒋军进驻西安和关中。

南京和西安的谈判暂时陷入僵局,面对威压,东北军内部分裂成两大阵营:以孙铭九、苗剑秋、应德田等少壮派军官为核心的“主战派”扬言南京方面若不放归少帅,将带领部下坚决与中央军作战;而以王以哲为代表的“主和派”则主张唯有与中央合作,才有出路。此时,红军主张联合抗日,不愿参加对蒋作战,东北军高级将领和杨虎城对战与和摇摆不定。

前日有传言说东北军有四个师级指挥官已秘密与南京方面联络,准备脱离西安,这使得西安高层态度更加软化。长达六个小时、讨论竟夜的会议最终主和。昨天陕西财政厅厅长李志刚等人被派往潼关欲与南京方面达成妥协条件,未出城门,即被左pai军官指挥的士兵拦截。东北军特务团一部甚至包围了“西北剿总”总司令于学忠的住地,要求于学忠收回成命。后因五十七军军长何柱国大怒,痛加训斥,以执行军纪相威胁,他们才被迫撤去。谢统勋以为这次冲突是不祥的苗头。

谢统勋才从南院门街拐入粉巷,就听到密集的枪声,似是有人在交火。他心里叫一声“不好”,发足向王以哲宅邸奔去,一边跑一边拔出枪来。“抗日同志会”的成员主战且激进,赞同妥协的东北军将领都被他们看成是敌对势力,况且王以哲是东北军内部最有影响、最能维持团结的核心人物。

谢统勋快要跑到王家门前时,一群士兵从里面涌出来,将近一个排的人数,领头的是特务连连长于文俊。在于文俊望向这边之前,谢统勋闪身到邻家门廊下,孤身与一个排的兵力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谢统勋目视一群人匆匆离去,心知王以哲凶多吉少,他心头涌上难过、深深的遗憾和巨大的无力感。王以哲于他是良师益友,是正直、深受爱戴的官长,王以哲的死将导致东北军分崩离析。

谢统勋从大门口一路走进去,到处都是血迹、横七竖八的卫兵尸体、被子弹击碎的门窗、惊声尖叫的女人。他循着哭声上楼,来到卧室,看到被家人围绕的军长——他倒在床上,身受多枪而死,流出来的血浸透了床单。

谢统勋默立一会儿,悄悄下楼,没有人阻拦他。他走到大门外,举目四望,他无论看到哪里,眼前都是晕红的一滩滩血迹。血迹洇在雪地里,延展在屋檐上,漂浮在枯枝上、甚至于探头探脑张望的邻人的脸上。那张牙舞爪、刺目的红色啊!

少帅和将军对部下极为关怀,在南京政府对他们减饷的情况下,天冷时自己出资给士兵们每人发一件皮背心。士兵们常摸着背心说:“这是副司令发给我们的,多漂亮!”战士们由衷地感激长官的怜悯、体恤和关怀之情。

谢统勋又开始狂奔起来,这是他自出生以来跑得最快的时刻,他像狡兔一样轻捷,在人群中穿行,他又像猎豹般迅猛,撞开所有挡住他前路的人。当他终于来到五十七军军长何柱国的宅邸时,他跑得肺都要炸了,几乎要吐出血来。

“兵变了!兵变了!”他冲着守在大门口的卫兵喊,“赶紧通知军长,孙铭九他们造反了!”何柱国是东北军主和派的首脑,必是“抗日同志会”的首要攻击对象。他终于抢先一步!

卫兵立刻通报进去,须臾何柱国的副官出来领他去书房。何军长听了他的简单叙说,惊得站起来。打是打不过的,除了身边的卫兵,军队都在城外,一时来不及调动,而对方却是有备而来。

“我的妻小……”

“祸不及家人,军长!王将军的家人都没事!”都是响当当的东北爷们,自然知道“罪不及父母,祸不及妻儿”,否则,与禽兽无异,天地不容!

众人拔腿就走,才出大门口,便遥遥地看见叛兵,谢统勋预料得没错。双方几乎同时开枪,街面上顿时乱做一团,奔走呼号者无数,亦有不幸被误伤者。那站在店铺里不知情的人起先还以为是谁家小孩子按捺不住过节的欢喜,提前点燃了新买的爆竹。

与此同时,古城里很多角落也枪声四起,激进的东北军少壮军官们正在逐一铲除“主和派”。

众人一边还击一边跑,他们不过十几人,对方却是一个排。大家都往人群里躲闪,毕竟叛兵会有顾虑,不敢肆意开枪。何柱国一马当先在前,只顾往人群密集处狂奔,跑着跑着,才发现这条巷道尤其拥挤,而面前来了一群头戴小白帽的回民,人挨着人,密密麻麻的,水泄不通。他一时情急,看见旁边一扇洞开的大门,便一头扎进去。

大门内豁然开朗,别有天地,好似一座庙宇。谢统勋一行随着何柱国绕过砖雕影壁,穿过高大的木牌楼,径直向后面去。他们才跑过第二进大殿、进入花园,就被一群气势汹汹的回民拦住,“什么人敢闯清真大寺!”为首一人冲着这些持枪的军人怒喝。

谢统勋定睛一看那人,心头大喜,“那勒寺,是我,谢统勋!”谢统勋冲着阿訇一抱拳,“有人在追杀我们,情非得已,兄长帮帮我!”

去年阿訇与一众回民在陕北被土匪劫掠,生死一线之际,谢统勋的队伍恰好路过,把他们救下。

“啊……是你啊!”阿訇立刻叫一青年带着他们向后面去,自己则领着一众信徒去前面拦住追兵。

那青年领着谢统勋他们穿过花园、绕过礼拜大殿来到最后一进院落,开了院墙上的角门放众人出去。青年人再跑回礼拜大殿放开嗓子喊,说有人闯进来,拿着枪,叫大家都去帮忙。正在伏地祈祷的信徒呼啦啦地站起一片。

墙外的众人暂且喘一口气,“咱们去哪儿?”副官问一句。堂堂一个军长,叛兵们都敢动手,谁又能护住他们?

“去杨公馆!”

何国柱心里赞一声谢统勋聪明,因为目前还是东北军的内讧,叛兵们若是冲击杨虎城的公馆,那便是十七路军和东北军之间的冲突。谅他们不敢挑起如此大的争端。

大家环顾四周,辨清方向,拔腿跑向“止园”。不过两公里的路,转眼就到。当他们说明缘由被放进杨公馆时,后面的追兵也循迹赶到。叛兵们守在“止园”大门外喧嚣不已,要求立刻交出何柱国,直到杨虎城将军亲自出面将他们斥退。

侥幸逃脱的众人在杨公馆里邂逅于学忠,“西北剿总”总司令,他亦是因为有人通风报信才提前躲到杨公馆里逃过一劫。

谢统勋在杨公馆坐了一夜,古城里的枪声也持续到凌晨。西北剿总参谋长徐方、交通处正副处长蒋斌和宋学礼都被叛兵处决。“抗日同志会”成员把所有赞同妥协的东北军将领都视为他们控制东北军的障碍。

王以哲被杀的消息传到前线,激起广大官兵愤慨,驻防在渭南的东北军立即调转枪口,向西安进发。2月3日,驻蒲城的东北军骑10师首先哗变,将杨虎城在蒲城的民团全部缴械,因为政变者得到十七路军部分旅团长的同情。与此同时,东北军106师、105师宣布效忠南京,脱离西安。105师师长刘多荃枪杀了曾经积极协助张学良联共的高福源等少壮军官,并把杀害王以哲将军的于文俊剖腹挖心,还扣押了几个少壮派团长。在左pai影响下的特务团及抗先队被迫远避邠州,东北军大乱。

为避免事态扩大,以孙铭九为首的几个肇事者被周enlai送出西安,远避到三原红军驻地。

2月8日,中央军开进西安。3月初,东北军开始东调豫皖,接受整编。“二二事件”使最大的地方部队东北军分崩离析,也令红军与东北军、十七路军组成的“三位一体”军事同盟解体。此后东北军被逐渐分化瓦解,消融于无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