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唐盛世

《玉唐盛世》

第十二章 勒石记功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眼看着长孙无忌十分复杂的神情,李承乾笑了起来,将刚才那杯已经溢出来的茶水端在了手上,轻轻抿了一口,再次放在了桌子上,“对了,舅舅,既然您已经知道这么多了,那么正好外甥有件事想要和您商量一下。”

还在思索着长孙家未来的长孙无忌一听李承乾这句话,顿时眼神一凝,试探着问道,“粮食?”

在长孙无忌想来,现在李承乾地方也有了,人手也有了,那么缺少的八成就是粮食了,但是出于对这个外甥刚刚所展露出来聪慧的谨慎,长孙无忌觉得还是不能把话说死。

果然,李承乾摇了摇头,“舅舅,您多虑了,粮食的问题,外甥自有办法来解决……外甥给您说的这件事,虽然确实关乎于粮食,但是却是对您,对我都是一件有利的事情,不过就算不成也没关系,顶多一个添头而已。”

“愿闻其详。”长孙无忌示意李承乾继续说下去。

“嘿嘿,舅舅,您不觉得那些富商粮商什么的有些太过分了吗?”李承乾忽然问了一句。

“确实,”一说到这里,饶是长孙无忌的脸上也露出了些许的愤懑之情,“高明,你还未接触朝堂,所以有些事情你根本就不知道……”

原来救助难民这件事,不只是还未成年,消息尚不灵通的李承乾能注意到,事实上,朝廷早就在半个月之前就已经做好了救助难民的准备,召集粮食丰裕之地运粮于京师准备救助难民,但是没想到今年的灾旱竟然如此的严重,更别说后面又出现的蝗灾,彻底打乱了朝廷的部署。

面对这种情况,朝廷就只能派遣人员去各地的富商,粮商处进行募捐,最后甚至许下了明年双倍奉还的许诺,但是饶是这样,那些富商也并不愿意掏出钱财来,那些粮商的所作所为更加令人生厌,原本只需要几十文的粮价被他们打着滚的向上哄抬,最后竟然变成了原来的十几倍!

长孙无忌自然也参与了募捐,除了留下来了他家里平时吃用的粮食,剩下的已经全部捐了出去,除此之外,他还甚至亲自下访至各个县城亲自拜访那些县城中的大户人家,想要让他们捐出来一些粮食,哪知道最多的一家富商竟然也只捐了两百贯!

或许吧对于一个平民来说,两百贯很多,但是对于那个家中万亩良田,妻妾成群的富商,简直就是打发叫花子的,更何况那可是长孙无忌亲自下访啊,代表着朝廷的脸面,竟然也只捐了这些,这简直就是在啪啪的打朝廷的脸,偏偏朝廷还没办法说什么,人家一口咬死就只有那么多钱,朝廷能怎么办,要么就是横征暴敛,要么就是与民争利,那些世家沆瀣一气足以让朝廷焦头烂额了。

原本还在面带微笑的李承乾越听心情就开始愈发的不好,但是表情确实愈发的平静,等到长孙无忌这么一大长串解释完了之后,李承乾终于冷笑了一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呵呵呵呵……好,好,好啊,都是我大唐的好臣子啊,灾年落井下石,损百姓之利而肥私,真是好啊。”

长孙无忌听着李承乾的自称,就知道,自己这位外甥,是真的生气了……可能他自己都没有注意到,往往他生气的时候,自称都会变为本宫。

“既然是我大唐的好百姓,本宫怎么可能不赏赐他们呢?”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舅舅,你说对吧?呵呵呵呵……那就勒石记功吧,本宫要让孔师亲自挥毫为他们勒石记功,表彰他们在此次灾年之中做出的贡献,这才对得起他们的付出嘛。”

勒石记功……初时,长孙无忌还有些不明白李承乾的此举内在的含义,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了,那个时候勒石记功一般还是用来表彰功臣的,可那些蔑视朝廷的混蛋凭什么配得上勒石记功,但是老狐狸毕竟还是老狐狸,很快就明白了李承乾此举其中的险恶用心,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高明……”

“单单勒石记功还不够,”李承乾继续说道,“本宫还要将他们在这个灾年中做出贡献全部书写出来,越详细越好,粮商更简单了,名字加上今年粮价和去年粮价的对比,建立在行人来往最多的地方,保证让他们所有人都能看到他们的贡献。”

这是看到贡献的问题吗,这是妥妥的绝户计啊,绝对能让他们遗臭万年啊,长孙无忌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为好了,但是随即他又想到了一个问题,眉头微皱,“高明,若是他们沆瀣一气决不妥协,你又能如何呢?”

长孙无忌这么问不是没有道理,要知道,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生活在一个地方的几个家族通常都是同气连枝,同进同退的,所以他担忧的这种情况并不是没有可能发生。

“呵呵,舅舅,你忘了一件事,”李承乾摇了摇头,“那石碑上的东西,是外甥我找人来写的,比如我说长孙家捐了五十万贯钱给外甥的骊山难民救助点,但其实长孙家只捐了二十万贯钱,谁又敢说这其中的不对呢?”

“咳咳,高明,舅舅家最近也穷啊,二十万贯确实有些困难,十万贯怎么样?”长孙无忌忽然觉得有时候太聪明不好,比如现在,如果他不那么聪明的话,他就听不出李承乾的言外之意,也就不用损失那么多了。

“十万贯就十万贯,外甥在此多谢舅舅支援了。”李承乾点了点头,对于这个时代的购买力,身为太子的他了解的并不多,但是从长孙无忌肉疼的表情上,也知道自己坑了不少,“放心吧,舅舅,不会亏本的。”

而事实上,唐朝的时候大概斗米五文,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而十万贯……

不过现在米很便宜,以前的米很贵,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论,大概意思就是这样,理解就好了。

当然,长孙无忌也可以装作听不懂,那样就可以不损失这些钱了,依照李承乾的性子也不会为他‘勒石记功’,但是吧……有些事情不是这么算的,十万贯买未来君王一个高兴,再为自己买一个善名,对于长孙家这种早已站在庙堂高处的人,自然是不亏的。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