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多宝之种田大户

《一胎多宝之种田大户》

第278章不一样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噗——”陈兰看她头疼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我就知道所以特地给你挑了两个铺子出来,都是我的陪嫁铺子,两个位置都很好,一个是在崇远坊,之前做布料生意的,地方够大,上下两层带个院子和两个后罩房可以住人,还有一个在兴安坊,之前做胭脂水粉的,就没那么大了。”

说话间旁边的嬷嬷已经拿来了两张地契放在了成锦的面前。

成锦瞪着两张地契,再看陈兰的时候就觉得有些受伤了:“你骗我!”

“哪里骗你了,这可都是我娘陪嫁给我的,真是我的。”陈兰害怕她不相信,特地解释了一番。

“不是。”成锦眉头微皱,“你之前说你没钱,可你明明这么富有!”

她还特地打听过的,京城的铺子,最外围的最便宜的也有小一千两银子,陈兰拿出的这两张地契位置都不差,特别是崇远坊这一家位置极好,少说也要五千两啊!

这叫没钱!她叫什么?穷光蛋吗?成锦有些抑郁了。

陈兰没想到她说的是这个,一时无语:“这些可都是我娘家给我的陪嫁,哪能轻易动啊,手里的现钱确实不多,平日里就靠着收益过日子,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就发现这些收益都不如前两年了,今年回来我仔细查了一下账,发现管事的人趁我们在冀州时贪了不少,我便处理了那些人,关了两家铺子,这就是今年刚腾出来的,里面才打扫干净呢,你挑一个,不过这可得收钱的,按市价给我。”

成锦这才平衡了一下,这样算起来的话,自己也不算太穷了!

“那肯定要这家大的!”成锦指了崇远坊那家,“明天我就过去收拾,你叫个人跟我一起去吧!”

“我陪你去好了,反正我也没什么事儿,正好出去走走。”陈兰让人将地契收起来,又让人添了茶水。

“你回京不去参加宴请?”成锦好奇的看着她。

陈兰脸上带上了两分忧愁,摇了摇头:“去了一家比较亲近的,其他的都推了,康姐儿才刚好些的,我不好天天扔下她,我也不放心,明天正好带着康姐儿和团哥儿出去走走。”

“也好,给孩子穿厚点就行。”成锦说着站了起来,“那我就不同你多说了,我先回去了,明天见。”

陈兰点了点头,赶紧叫人送她。

成锦出门的时候已经在下雪了,夏至接过了嬷嬷递过来的伞撑开,两个人便慢慢的往回走,住得近也不用乘马车,成锦也想看看京中的雪景。

看了一路,成锦到家只和夏至感叹了一句:“京中确实更热闹。”

“……不是很正常吗?”夏至一脸懵的看着她。

“不,京城下雪了也有很多人出门,冀州的人下雪了都不愿意出门,街上的人都没几个。”成锦说着默默的在心里加了一句,不然也不会在大街上捡到冬月。

夏至:“……”她不懂。

两个人进了大门,正好就见吴父吴母在屋檐下择菜,旁边还放着一个火炉子。

“爹娘!”成锦加快了脚步上前,“不是说了等我和夏至回来做吗?这天多冷啊,快放下,我来弄,你们去屋里烤火去吧!”

吴父吴母却有些拘谨:“你们一天都很累了,怎么好再让你们操心这些,这些东西我们也能做啊!”

“就是啊锦儿,我们种地种了一辈子都不怕,择菜我们还是能干的!”吴父不想给他们添麻烦,一个劲儿的表示自己能干。

成锦给旁边的夏至使了个眼色,便见夏至接过了他们手中的活计。

“我和相公接爹娘过来时享福的!”成锦带着两位老人进了屋,“平时就算了,可如今多冷啊,娘,你看你的手都冻红了,你别操心了,我和夏至去做饭,你们就等着吃就行了!”

成锦说着沉跑出去帮着夏至一起弄去了。

吴父吴母还想说什么,却硬是没说出口。

“这孩子是担心我们。”吴母看着自己的手笑了笑,“我哪有那么娇气啊。”

“是我们添乱了。”吴父说着拉过吴母的手让她离火炉子近些,“不过孩子也是好心,是孝顺我们,能有这么好的媳妇儿我们该高兴!”

吴母失笑:“我又没说不高兴,就是觉得锦儿太辛苦了,要赚钱,还要顾着家里。”

吴父靠近了吴母,低声道:“那我们一次就趁着锦儿不在的时候帮她做点儿。”

成锦没听到这话,要是知道吴父这么说肯定能笑出声来,老两口来了京城心情好了不少,也不再为了陈龙的事儿心烦了。

芍药居

敞轩里烧了地龙,所以哪怕是下雪也不觉得冷,只不过如今看起来有些冷清,就在一盏茶前,这儿还十分热闹,聚满了此次上京赶考的学子,在家在一起吟诗作赋,喝酒赏雪,好不自在。

如今敞轩里就只剩下了谢宁和吴浩。

“昨日我就听丞相说起了吴公子,今日一见,吴公子果然是人中龙凤。”谢宁看着吴浩的目光多了两分欣赏和敬佩,“吴公子才华横溢,我真是自愧不如。”

吴浩做辑,低声道:“哪敢与谢公子比,着公子的才名可是人尽皆知,吴某也是十分仰慕的。”

谢宁笑了笑,这怎么能一样呢?谢家是百年的诗书之家,多少代人的心血啊,他是家里尽心培养的未来山长,从小到大,他接触的就是最好的师长,接受的也是最好的教导,可吴浩跟他完全不一样。

吴浩是耕读之家出身,听说他的启蒙先生只是村里的一个教书先生,读过最好的学堂就是待了只有几个月的新安学堂。

这样的人能有今天的才华,除了天赋,也离不开他的努力。

“吴公子,今日我觉得你的诗是最好的。”谢宁回过神来,将桌上的一个盒子递给了他,“这支笔是李大家的散卓笔,是我父亲送给我的生辰礼,好马配金鞍,好笔也当送给有才之人,这笔送与吴公子,希望吴公子这一次能高中。”

吴浩看着盒子却没有接,李大家的散卓笔可遇不可求,价格更是奇高,这支笔对谢宁来说也是寓意非凡,如今却被送给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