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种田五年,我被当做祥瑞

《大唐:种田五年,我被当做祥瑞》

第114章监侯你可会相面否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李恪听了杨氏的警告后,用力地点了点头。

如今长孙皇后想要用联姻的方式拉拢自己未果。

不知长孙无忌得知消息之后会有什么反应。

而且自己之后还要和长孙冲一同协助。

不知道长孙冲又会不会故意从中作梗。

想到此处,李恪不由深吸一口气。

眼下,他也要承担拒绝了长孙皇后的后果。

杨氏见李恪吸气。

连忙上前说道:“恪儿,你如今没有正妃和子嗣,终究不妥。”

“还望你早做打算。”

“否则难免有人在此事上做文章。”

“长孙皇后此番未果,应当不会放弃。”

“你不是也说了嘛,她还计划着安排你和张氏女会见。”

李恪闻言知道杨氏醉翁之意不在酒。

她主要是想快些抱上孙子。

至于正妃的事情,杨氏可没有那么上心。

又和杨氏说了几句后,李恪回到自己的卧房。

此刻他也想起来,此番李世民给他送来的两个人。

一个长孙冲自然不必多言。

而另一个李淳风可值得自己留意。

虽然此番李淳风多半是因为能力而被推荐的。

但是自己也需要注意。

毕竟在成了李恪之后,自己的唯物主义信仰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现在自己也不得不对怪力乱神之说上心了。

万一李淳风真有什么道行。

那自己可就糟了。

于是李恪决定与其等着这两个人前来。

不如自己先去摸摸底。

长孙冲如今在宗正寺当值。

自己不妨以询问共馨的正式册封诏书何时下达为由,前去宗正寺询问。

也好见识见识长孙冲。

至于李淳风,那自己连接口也不用找,本来他就精通天文和地理。

自己找他询问对黄河水文的了解即可,这是公干。

李恪心中想好计划,当即便要带着崔豹前往宗正寺。

然而李恪刚刚走到府邸门前。

便看到门房正在和一个风度翩翩的大帅哥交谈。

崔豹见状当即轻咳一声。

门房寻声看去,发现是李恪连忙拱手行礼。

“王爷,这位是太史局监侯,说是分明前来拜见王爷。”

李恪瞬间反应过来,眼前风度翩翩有些仙气的大帅哥就是李淳风。

于是李恪当即眯起眼睛看向李淳风。

“你便是太子所推荐的李淳风?”

李淳风闻言连忙拱手行礼。

“下官感念太子推荐之恩德!”

李淳风的话让李恪有点摸不着头脑。

迟疑了片刻后,李恪猛地反应过来。

李淳风因为太子推荐他到自己麾下,所以就认为自己和太子是站在一起的。

于是当自己只是简单的询问时,他便以为自己是在暗示他。

如此这到李淳风对政治到底是敏感还是不敏感啊?

若是敏感,怎么会察觉不会太子和自己不是一路人。

若是不敏感又怎么自己一句话就被他过多解读了。

想到此处,李恪有些哭笑不得。

只得先请李淳风到府上详谈。

两人在府上的偏厅落座。

仆从们在李恪的命令下连忙送上茶点。

崔豹则带着一干卫士守在屋外。

“李监侯,太子说你精通天文和地理。”

“不知对黄河流域的水文了解如何?”

李淳风闻言知道吴王是在考验自己。

于是稍加思索便拱手回答道:“吴王殿下,其实说起水灾,黄河经过历代治理,水灾频繁程度远逊于长江。。”

“可近年来,黄河躁动,加之天道无常,方才使得黄河泛滥成灾。”

李淳风的第一句话便让李恪点点头。

黄河这数千年来,其实已经被历代王朝治理的差不多了。

否则河南河北也不可能成为这千年来的富庶之地。

相比地处中原四面受敌的河南。

河北地理优越。

东临大海,西有太行,南有黄河,北有燕山,皆是天险。

加之河北平坦,千里沃土。

人口和粮食很长时间冠绝天下。

更是有得河北者得天下的说法。

得了河北就得到了巨量的人口和粮食。

加之有天险可守。

刘秀落魄到了河北,几年便可挥师南下,气吞山河。

即便是输了官渡之战的袁绍,也并没有一蹶不振。

反而是和曹操又拉锯了几年,直到袁绍身死。

他的势力被儿子们一分为三,这才彻底崩溃。

到了南北朝时,关内虽然地理位置更加优越。

但是关内终究土地不如河北的广阔。

人口和粮食出产也不如河北。

按照历史的惯性。

唐朝一代治理黄河后,后续的王朝只需遵循历代王朝治理黄河即可。

如此河南河北依旧是天下富庶之地。

然而五代十国后,最有可能缔造新帝国的柴荣英年早逝。

赵大虽然不如柴荣,但也算是一代英豪。

继续柴荣的遗志,天下依旧可定。

然而赵二先是烛光斧影,然后高粱河飙车,使得北宋失去了对河北的完全掌控。

加之黄河因为泥沙堆积,河道北移。

然后就是宋朝统治者的摆烂,三易回河。

想到此处李恪不禁失神。

宋啊!送啊!怂啊!

李恪叹了口气。

随即又看向李淳风。

他的第二句说的有些玄乎?

自己虽然不太能够体会李淳风的意思,但还是能够知道李淳风是在说什么。

无非就是近年来黄河又有泛滥的趋势了。

李淳风看到李恪叹气,不由眉头一皱。

思索着自己的话哪里有问题。

李恪此时则点点头问道:“不知李监侯有什么治理的建议?”

李淳风闻言当即拱手说道:“下官已经得知了吴王殿下的计划。”

“下官对殿下的计划颇为认同。”

“目前尚且没有什么能够提出的意见,等到了郑州实地考察之后,或许有幸为殿下提出建议!”

李淳风的话传达李恪耳中,未免让李恪有些恍惚。

李淳风这是在拍自己的马屁?

若是李淳风仅仅如此,那岂不是...

想到此处,李恪不由打量起李淳风来。

思索了片刻后,舔了舔嘴唇问道:“李监侯,你可会相面否?”

李淳风闻言一愣,有些疑惑地看向李恪。

“殿下你这是?”

看到李淳风的反应,李恪当即轻笑着摆摆手说道:“本王见李监侯紧张,打趣监侯而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