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种田五年,我被当做祥瑞

《大唐:种田五年,我被当做祥瑞》

第138章老实人魏征下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魏征听了李恪的话,当即紧皱眉头说道:“吴王,你实话实说,粮食有多少缺口?”

李恪见状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地叹了口气。

“魏中丞,之前本王筹措的粮食分发给郑州各县后,已经不剩多少了。”

“前些日子萧相运来两万担粮食支援。”

“但是本王尚且不知下一次的支援是什么时候。”

“只能先控制百姓每日的粮食用量。”

魏征见李恪没有直接回应自己。

于是便看向李恪说道:“吴王,粮食支取的账簿方便本官查看吗?”

李恪点点头没有拒绝。

一边起身去取账簿,一边开口说道:“原阳县的账簿上只有一万三千担存粮了!”

言毕,李恪将账簿交给魏征。

魏征当即抱着账簿开始统计。

却忽略了李恪在此耍了个小障眼法。

李恪只说原阳县的账簿上还剩一万三千担存粮。

却没有提及郑州境内还有多少存粮。

若是仅仅看原阳县的存粮,那自然是不多了。

可是李恪能够调动整个郑州的存粮。

这一点李恪没有主动点破。

魏征现在也没有主动询问。

许久之后,魏征重重地点了点头。

“吴王的账簿倒是无误。”

“可否带本官去粮仓看看?”

李恪当即带着魏征向粮仓走去。

原阳县的粮仓不同于民房和衙门。

李恪为了防火,特意让人用石头砌墙。

算是新生的原阳县第一座石头建造的正式房屋。

一番清点和监察后,魏征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于是眉头便也舒展开来。

“吴王记录的的粮食和本官清点后的数目基本相同。”

“看来,吴王确实缺粮了。”

此时天色已经大亮。

李恪等人陪着魏征熬了一夜,来清点和核查存粮。

“吴王放心,此事我会如实汇报给陛下,请陛下拨粮,萧相那边我也会修书一封催他转运粮食到郑州。”

“好了,本官就不多留了,这边返回长安。”

???

李恪等人皆是一愣。

“魏中丞,父皇不是让你来巡察情况,你为何只...”

魏征闻言轻笑一声,看向李恪说道:“吴王难道以为本官会一个个走访?”

“郑州七县,不,郑州六县,我亲自到原阳来。”

“其他五县,早已经暗中派心腹去走访了。”

“等到本官和心腹汇合,自然知道郑州的情况如何!”

言毕,魏征笑着对李恪拱手行礼,随即翻身上马。

李恪见状连忙开口说道:“魏中丞,此番你一夜未眠,不妨先休息一日在回长安也不迟?”

魏征闻言摇摇头。

“如今粮食已经有了短缺的极限,本官多耽误一日,百姓就多一分缺粮断粮的可能。”

“本官耽误不得。”

言毕,魏征挥鞭抽打坐骑,带着随从向着西南方向奔去。

李恪知道魏征多半是要和他的心腹在荥阳汇合。

“魏中丞路上多加小心,原阳十余万百姓全依仗魏中丞了!”

李恪这高帽往魏征头上一戴。

魏征顿时倍感压力,同时也极为郑重地点点头。

“王爷放心,一月内,定有粮食支援过来!”

李恪挥手送别魏征。

脸上顿时露出笑容。

自己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三分之一。

还有三分之一要看魏征的表现。

不过多半是十拿九稳。

剩下的三分之一则是要看李泰和李承乾的表现了。

只要他们其中一人拿此事做文章。

那自己的计划就全盘成功。

攻讦吧!

快些攻讦自己在粮食上的不足吧!

他们越是在粮食上做文章,李世民越是不会训斥自己。

反而会加大对自己的支援力度。

不过可能要苦一苦萧瑀了。

李世民不会冲自己来。

那多半会训斥萧瑀支援自己不利。

自己要提前写信给萧瑜说明情况。

免得萧瑀也犯了脾气,直接给李世民撂挑子不干了。

......

太极殿中。

李世民锐利的目光扫过面前的群臣。

最后将目光落在了魏征的身上。

“魏中丞,此番巡察可有什么发现?”

魏征闻言当即出列拱手行礼。

“陛下,臣已写好了奏章!”

言毕,魏征将奏章从递给一旁的王德。

王德接过奏章来到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见状点点头,将魏征的奏章放在桌案上,没有直接去看。

反而是看向魏征问道:“魏中丞,你说说你巡察的发现吧!”

魏征闻言明白李世民是要当着众臣的面来评判李恪的功过。

但这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

殿中的李承乾和李泰则神色各异。。

两人也有着各自的盘算。

魏征稍加整理了一番思路。

随即轻咳一声说道:“臣至荥阳后,向巡察了荥阳的情况,而后将手下官吏一分为五。”

“臣亲率其中一部直奔原阳。”

“其他四部则分别暗访剩下的四县。”

众臣闻言知道魏征这是要打李恪一个措手不及。

李世民此时也点点头。

“魏中丞可有什么收获?”

“郑州的情况到底如何?”

听到李世民的询问,魏征不苟言笑地再度拱手。

“陛下,受灾较轻的中牟、荥阳等县,并无什么问题。”

“百姓已经恢复了生活,一切井然有序。”

“而受灾严重的原阳县,依旧是旧原武、阳武县情况则不太好。”

“因为时间仓促,百姓的房屋都是茅屋。”

“而且如今已经出现粮食不足的情况。”

听到魏征的话,李泰瞬间兴奋了起来。

魏征果然发现了李恪的问题。

这一次自己上书请父皇派人去查,果然有收获。

李世民此时也皱起眉头。

而魏征又继续补充道:“在臣看来,此非吴王之过。”

“百姓对吴王交口称赞,吴王的均田正在进行之中,还统一给百姓分发冬衣。”

“在百姓眼中,吴王便是他们的父母官!”

魏征说出这样的话,在众人看来已经是对李恪最大的褒奖了。

毕竟魏征向来刚正,很少这样评价一个人。

李世民闻言脸上露出轻笑。

但是眉头还依旧紧皱。

“魏爱卿所言极是啊,非恪儿之过。”

“河南道多个州县因为大水绝收,郑州情况最为严重。”

“李恪纵使才智超群,也难以对抗天灾。”

“朕会给萧瑀下旨,让他给恪儿转运粮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