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种田五年,我被当做祥瑞

《大唐:种田五年,我被当做祥瑞》

第248章李承乾雄起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李承乾一边说话,一边看向李泰和长孙无忌。

“三弟为了整顿左金吾卫的陋习和弊病,方才提出这么一个方案。”

“而这个方案的目的不是要用募兵来代替府兵,而是要督促府兵认真工作。”

“四弟,这一点我必须要说你了。”

“府兵为大唐做出的牺牲,谁人不知。”

“可是如果府兵们的陋习会影响到大唐,甚至会反噬大唐。”

“届时你还会妇人之仁吗?”

“之前你和三弟的矛盾,就源于你对军事的无知。”

“如今又误会了三弟的改革。”

“你可要好好反省啊!”

“还有宋国公。”

“你说三弟欲养私兵。”

“可是三弟将此事明明白白汇报给了父皇。”

“难道汇报给了父皇在你眼中都还是养私兵?”

“那下次三弟调动左金吾卫兵马执行任务。”

“是不是上报了父皇都还不够?”

“还是私自行动啊?”

长孙无忌闻言瞬间跪下。

“陛下,臣绝无此意。”

“也请太子不要妄自猜测。”

李世民看着面前支持李恪的李承乾。

又看了一眼李泰和长孙无忌。

随后抬手说道:“此事朕还在考虑之中。”

“整顿和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新的规定和制度急不得。”

言毕,李世民想要换了题,

于是他目光看向群臣。

最后落在礼部的官员们身上。

“有关慕容明他们的册封之事。”

“你们礼部商议的如何了?”

作为礼部侍郎的赵聪在同僚们的注视下上前一步。

“陛下,臣等已经有了初稿,但是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推敲。”

“带初稿完成,定会第一时间上奏陛下。”

李世民点点头,又把目光投向了李恪。

“恪儿,朕问你,这下贪墨的文职,你可有什么处理的方案?”

李恪连忙拱手说道:“全凭父皇决断。”

“只需父皇留他们一条性命即可。”

“这是臣劝说他们主动交出赃款的条件。”

此时一旁的李承乾当即说道:“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儿臣以为,三弟既然答应留他们一命。”

“那就应该在留他们一命的前提下,对他们处以重刑。”

“不论贪墨的钱财多少,统统严加惩治。”

“只有这样才能让官吏不敢伸手贪墨。”

李恪闻言心中轻笑。

李承乾的想法有些简单了。

按照他的那种方法,关东士族早就造反了。

就算没有造反,那一旦贪墨都会是巨贪。

但是他自己也没有好办法让官员保持绝对的廉洁。

眼下较为靠谱地便靠着御史们监督和部门内部自查。

不过自查多半查不出情况。

堂下何人状告本官的事情不要太可笑。

“三弟,你放心大胆的整顿左金吾卫。”

“父皇和我都是你的后盾。”

李承乾说出这么一句话后对着李世民拱手行礼。

随后便再度站回到队列之中。

李世民听了李承乾的一番话,心中也是喜忧参半。

李承乾如今能够支持李恪的整顿,这很好。

可是他似乎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作为君王既要有强硬的时候,也要有妥协的时候。

过于强硬和过于妥协都不是好办法。

眼下太子就有些太过强硬了。

不过这样倒也不是什么坏事。

最少太子的威势能够先立起来。

“退朝!”

李世民起身向着殿外走去。

群臣随之纷纷离开大殿。

而李恪又被王德叫住。

接着便领到了武德殿中。

“恪儿,眼下你在左金吾卫引入募兵制的方案...”

“朕以为不能操之过急。”

“先把左金吾卫的文职整顿一番。”

“再把养廉钱和你说的什么福利安排妥当之后。”

“再谈引入募兵制的事情。”

李恪眼睛一转,看向李世民。

“父皇,你这是先用好处堵住他们的嘴巴。”

“然后再慢慢对他们动刀子。”

李世民闻言笑而不语。

随即李恪便拱手说道:“父皇,儿臣已经派人去陇右道和河南道征募兵士了。”

“既然父皇要推迟,儿臣正好把他们收为王府的卫士。”

“先前儿臣一行种田,对王府的事情不怎么上心。”

“如今儿臣要为父皇分忧,而且之前遇刺时,儿臣一百名亲卫力有不逮。”

“还望父皇同意!”

李世民闻言当即轻笑着说道:“朕自然同意。”

随后他的脸色有些变化。

“金吾卫到现在还没有查出新的线索。”

“朕对柴绍也有些失望。”

“也许是朕把柴绍用错了地方。”

“改日,朕思索一番,换个善于查案的人来调查此事。”

......

东宫之中。

刚刚回来的李承乾迫不及待地向着殿中走去。

前来迎接的太子妃连忙走上前。

却听到李承乾笑着说道:“孤要和谋臣们商议大事,晚上再去寻你。”

太子妃瞬间俏脸一红,带着宫女们退下。

不过时,一个伶人打扮的男子走到李承乾面前。

“小仆拜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轻笑一声挥手说道:“免礼!”

“你给孤出的主意果然好使。”

“父皇对我所言颇为在意。”

“之后,孤是不是要继续这样说话办事?”

“继续展示出强硬的一面,并继续拉拢三弟。”

伶人轻笑一声,倒是有几分媚意。

“太子殿下,吴王虽然是庶子,但是也不能不防。”

“但还是要拉拢为主,提防为辅。”

“而魏王殿下才是你的大敌。”

“只有彻底击垮魏王,太子的位置才会稳如泰山。”

“剩下的皇子和亲王,一来资历不足,二来又非嫡出。”

“殿下的幼弟不用太过上心。”

“怎么也轮不到他头上。”

李承乾笑着点点头。

随后起身走到伶人身旁。

“那你说,下一步要如何打压四弟呢?”

伶人凤眼一转,随后笑着说道:“魏王最擅长的文墨之事。”

“太子殿下又最擅长什么呢?”

“比之行军打仗,陛下只怕难以超越吴王。”

“那太子殿下为何不学将将之术呢?”

“只要把吴王殿下用好了,再配合上其他文武,定能压制住魏王。”

“届时太子可要心狠一些,彻底将魏王击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