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种田五年,我被当做祥瑞

《大唐:种田五年,我被当做祥瑞》

第309章一言化攻势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李世民闻言看向长孙皇后,长长深吸了一口气。

“观音婢所言有理。”

“此事,朕就先不插手了。”

“先让河间王和程驸马先压制传言吧!”

很快,李世民的诏令发到了李孝恭和程怀亮的手中。

李孝恭看完诏令,不由松了口气。

如今皇帝下令控制流言,和自己所做的分毫不差。

诏令中也没有斥责自己。

自己至少不用背锅了。

于是李孝恭直接加大人力投入。

力图短时间内肃清长安城中的流言。

就在李孝恭和程怀亮指挥手下在长安城中严打流言时。

李泰此刻坐在王府之中,默默地注视着一切。

很快,安顺王府之中,便是高朋满座。

李泰的党羽们秘密地聚集在安顺王府之中,

“殿下此番召集我们,可是有事吩咐?”

李泰闻言轻笑着环视众人。

随后看着面前的众人说道:“你们可听闻了长安之中有关太子的流言?”

众人听后神色一变。

眼下太子风头正盛。

这时候攻击太子只怕是以卵击石。

“殿下,这终究只是流言,我们...”

李泰轻笑着抬起手。

“我也没有否认他们不是流言啊!”

“此番,我不是要你们用流言攻击太子。”

“而是要你们让为太子辨别。”

听到此言,李泰的党羽更是摸不着头脑。

为太子辨别。

怎么为太子辨别?

“殿下,不知殿下口中的辨别是个什么辨别法?”

李泰笑着看向众人,

“自然是要为太子的清白辩别。”

“明日你们上奏此言,请求父皇严查,证明太子的清白。”

听到此话,众人面面相觑。

之后还是对着李恪拱手应诺。

此刻的东宫外。

长孙无忌刚刚离开。

他的脸色如今极为难看。

倒不是因为李承乾没有领他的情。

而是因为这次在和李承乾的谈话中。

他发觉了李承乾对流言有些心虚。

难道这流言中有什么东西让李承乾惧怕?

难道李承乾真有男宠?

想到此处,长孙无忌不由眉头皱起。

眼下的情况越来越复杂了。

似乎眼下的流言和之前自己找房遗爱询问的事情有关系。

莫非那时候李泰不是中了计谋?

而是有的放矢,却被太子联合李恪反将一军?

长孙无忌头上已经冒出些冷汗。

凭借自己对李承乾的了解。

若真是李泰有的放矢,那么反将一军的计谋应该不是李承乾的手笔。

那么多半就是李恪的手笔了。

而李恪如今竟然已经心思缜密到了这种地步?

真是越来越棘手了。

好在如今太子和李恪已经出现了裂痕。

日后还有机会压制李恪。

此刻东宫之中,李承乾脸色低沉。

如今流言已经传到了父皇的耳中。

若是李泰此时火上浇油。

只怕自己的处境会越来越危险。

伶人看着面前神色低沉的李承乾。

“殿下,如今...”

没等伶人把话说完,李承乾便抬手打断了伶人的话。

“不必说了。”

“如今李泰想要攻讦我,我必须要冷静下来。”

“好了,你回去吧。”

“我想要一个人好好冷静一下!”

翌日。

武德殿中,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扫视过殿上群臣。

“诸位爱卿,可有事情要奏报?”

李世民的话音刚落,便有人出列。

“陛下,臣有本奏。”

“近日长安城中忽然有关于太子殿下的流言。”

“太子乃国之储君,此等流言有损国体,有损陛下威严,有损皇室声誉。”

“还望陛下能够责令能臣干吏严查此事。”

“务必要还太子殿下一个清白。”

李承乾此刻额头已经渗出冷汗。

此人哪里是要证明自己的清白。

分明要置自己于死地。

但是自己也不能出言反对。

自己出言反对不就是做贼心虚吗?

一旁的长孙无忌脸色也阴沉起来。

如今他心中已经隐隐认定李承乾就是有男宠。

眼下有官员要求彻查此事。

不论最后查出了什么。

反正李承乾的名望都要遭到重创。

忽然长孙无忌的目落在了李泰的身上。

但是除去长孙无忌外,还有一道目光在李泰的身上。

而这道目光的主人正是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

此刻李世民不说心中门清,但是也知道这是两个儿子之间的斗法。

而且甚至还是之前斗争的延续。

在之前的争斗中,青雀被自己削为郡王。

眼下,应该就是青雀的反击。

想到此处,李世民剑眉皱起。

随后他一拍桌子说道:“不必多言了!”

“此事自有朕派人去调查。”

“如今城中起了流言,已经伤害到了朕和太子。”

“影响到了我大唐威严。”

“此事定是西突厥和高昌贼人谋划。”

“这种事情还需要调查?”

“如今朕派吴王挂帅出征。”

“西突厥和高昌贼人定是狗急跳墙,才会攻讦太子。”

“如今你们的目光若是放在流言之上。”

“便是中了西突厥和高昌贼人的计谋。”

“这种流言朕听都不听。”

“你们作为国朝的柱石,难道连这点道理都不明白?”

李世民一番话直接给事情定性。

责任全在西突厥和高昌。

和太子一点关系也没有。

你们谁揪着这个问题不放,就是中了贼人的奸计。

此言一出,李泰的党羽顿时哑火。

陛下都发话了。

他们要继续说此事,那就是自讨没趣。

李泰此时心中也明白。

李世民避重就轻,将事情引到西突厥和高昌身上。

这分明是袒护李承乾。

之前自己多次暗示父皇流言和“忠礼坊”有关。

看来父皇根本没有听进去。

想到此处,李泰只能先偃旗息鼓。

如今不能在硬拼下去了。

否则再度触怒父皇就得不偿失了。

于是李泰默默对自己的党羽使了个眼色。

原本蓄势待发的李泰党羽纷纷偃旗息鼓。

很快,朝堂之上有关太子流言的声音被压力下来。

李承乾此刻也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眼下,父皇站在自己这边,看来这一关自己是过去了。

接着李承乾的目光落在的李泰身上。

李泰的攻势如今被父皇几句话化解。

那便轮到自己反击了。

李承乾忽然动了几分杀心。

毕竟这流言已经确切地影响到了自己的名誉。

虽然最后父皇出面将此事拦下。

但是自己受损的声誉已经难以挽回。

绝不能就这么算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