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孤行

《并非孤行》

第16章去龙山上探一探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半瓢子这一觉,足足睡了两个多时辰,等到他迷迷糊糊醒过来,天已尽黑。一摸,身上都是茅草。他想了好一会儿,才记起自己是来救人的,是来救陈元杼姐弟俩的,怎么就睡着了呢?再一想,又记起来,自己准备劫持县令,然后逼迫他放人。是的,刀已握在手里,准备出击了,怎么一下就栽倒在草丛里昏睡过去了呢?真该死!半瓢子急忙一骨碌坐起,只见广场上早已空无一人,这四周除了北风凄厉的呼号,没有其他一点声息。

他狠狠的拍了一下脑袋,怎么办?现在该怎么办?救人!怎么就?只怕陈中轩的“天船”早已飞出虎山崖口,坠落到深不可测的谷底去了。而陈元杼呢?他朝龙山方向看去,看不见山顶,但看得见远处空中的一片红光,那是松油灯的火光,想到光团的下面,陈元杼被无数凶猛的秃鹫和老鹰撕咬的情景,心痛的就像被绞碎了一般。他把脸埋在两手间,“呜呜”的哭了好一阵。一边哭,一边含糊不清地念叨:“为什么会这样?我都眼看着要成功了,只要劫持了县令,其他就好办了。如今一切都已晚了。难道,这也是天意吗?昨天客栈里遇见的这两个人,为什么今天没有出现?他们说的救人,难道不是救陈元杼姐弟?但是,这两天的龙虎镇,除了这姐弟俩,还有谁会让人去救?”

想到了那两名隔壁房客,想起昨日故意摔倒时,后面托起他的这股掌中之力,半瓢子心中不免又有了一点希望。但无论如何,他一定要到龙山走一趟,哪怕是为陈元杼收尸,让她入土为安。

半瓢子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客栈,刚走进房间,店小二后脚也来了。给他倒了茶水,把茶杯放到他手边,眼睛却一眨不眨的盯着他看。

半瓢子心中本来窝着一团火,见他一副怪模样,双目一瞪,说:“干嘛,干嘛?我脸上长花啦,还是见到神仙他爹了?”

店小二脖子一缩,用肩上的毛巾帮半瓢子脸上粘着的一些泥巴擦干净,然后,在他耳边说:“下午,有人上虎山救人犯去了,救的是那个弟弟!刚听到的新消息!”

半瓢子冷不丁听到这句话,身子直直的竖起来,双手抓住小二的肩膀,问:“你说的是真的吗?”

店小二忙用手掩住他的嘴:“我的小爷,你能不能说得轻一点?看你出手大方,为人又好,而且仗义,所以我才什么都告诉你。但这里是客栈,人多口杂,可千万不要给我惹来麻烦。”

半瓢子哪有心思听他絮絮叨叨,逼紧喉咙,放低声音,再问:“你说的是真的吗?”

“十有八九是真的,我是听山上回来的一个大兵说的。好惊险!也真神了,三条栈道,三张竹筏,三个犯人一模一样的穿着,头上还戴着头套,那个人居然认准了,一下子就挑走了要救的人。”

“怎么救的?这么多的官兵!”

“据说,县官大人下令的时候,那人是从观望台底下乱石堆里钻出来的。士兵说,当时大家的眼睛都花了,以为是虎山上的这只神虎。后来才知道是个人。”

“那,那个犯人被救下来没有?”

店小二叹了一口气,说:“救倒是救了,来人打倒了行刑手,又抓住了竹筏。但是,听说竹筏子带着他,一起朝下坡滑去了。估计,这只“天船”带着犯人从悬崖上摔下去的时候,把救人那人也一起捎上了,这人也真是傻。”

半瓢子重新跌坐在椅子里,半响出不了声。

他在寻思:如果是隔壁房里的那两个人,做事一定不会这么傻。而且,镇使这么周密的安排,都能被他识破机关,说明决非泛泛之辈。这么聪明绝顶的人,又怎么会做出救人反而送命的傻事?但是,“天船”与他一同飞出崖口,这又如何解释呢?突然间,他又想到了陈元杼,急着又问了一句,“龙山上呢?龙山的情景怎么样?”

店小二摇摇头,说:“一个都没有回来。龙山上要等到天黑才能点灯,估摸着,他们要在山上呆一个晚上,天亮以后才能看清下山的路。”

此刻,半瓢子自然尽往好的方面想:他们两个人,肯定是一个上虎山,一个上龙山,救弟弟的是那个中年男子,那么是那个女的去救陈元杼?凭她一个人,要对付五十多官兵,还有一个本领高强的指挥使,怕是武功再好,也。。。。。。他不敢想下去,现在只希望这个晚上快点过去,只要天一亮,上了龙山,就可以看到结果。

事实上,半瓢子一夜未曾合眼。也许是下午在草堆里的这一觉睡得太沉了,也许,是脑袋瓜子根本就没有停息过,让自己安静一会儿。店小二说的这个消息,毫无疑问,使他的心中死灰复燃,又重新有了希望。

世间有些事,真的说不清,道不明。半瓢子这个如水上浮木般漂来漂去,没有正经事做,说话也是半真半假的人,对陈元杼姐弟俩的事却为什么如此上心?萍水相逢,人走茶凉,他们是死是活,又与他有什么相干呢?

半瓢子自己也无法回答,他只知道,这是他从五岁开始漂泊生涯以来,第一次,有那么一件事,让他愤怒、纠结、走投无路。第一次,有那么两个人,让他的心一直悬在喉咙口,如此去拼命,甚至愿意像哑巴一样,为此搭上自己的性命。

半瓢子真的无法回答,想不出答案,但他的心中的的确确是这样想的。

清晨,窗户纸刚刚泛白,半瓢子就急不可待的离开了客栈,直奔龙山。

秋雾很浓,风倒是停了,整个龙山被白色雾气笼罩着。所有的树都是静止的,崇山峻岭都在朦胧之中,除了各种雀鸟的鸣叫带来一点生气外,周围的一切都显得死气沉沉。

路径不熟,又尽是些弯弯绕绕的羊肠小道,半瓢子足足走了一个时辰,才依稀看到了龙山的主峰,看到了传说中的那块耸立在天地之间的人形石。

只是,石顶的松油灯已经熄灭。

就在这时,他突然听到一阵嘈杂的声音,细一听,是有许多人在说话,乱七八糟。他急忙闪身,躲进乱石茅草之中,只见山道上很快走下来一长溜的官兵,显得很散漫的样子,像是打了败仗,溃退下来的游兵散勇,叽叽喳喳,像打翻的乌鸦窝。

突然,一个大嗓门冒了出来,大声说:“指挥使大人到底哪里去了?我们难道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回去,这可怎么向县令大人交代呀?”

看来,这也是一个小头目,他这么一句话,所有的人都静了下来。过了片刻,有人说:“也许昨晚行刑之后,大人看我们都睡着了,他就一个人下了山。衙门里可比山上舒服的多!”“对呀,虎山上下午就行刑结束了,晚上肯定是设宴庆功。”“指挥使大人一定想到大鱼大肉,独自去享受了!”“还有酒,还有美人,指挥使熬不住了!”“哈哈哈哈!”那个小头目喝住了大家,说:“别胡言乱语,我跟随大人多年,他可不是这样的人!”队伍后面有人大声说:“这么多人找了一个早晨,龙山山顶都找遍了,连个影子都没有。难道他和那些秃鹫老鹰一样,吃饱了美人肉,飞走了不成?”话声未完,又是一阵大笑。最后,那个小头目也只得无奈地摇了摇头,说:“走吧,走吧,回去再说。也许,他真的早已经回到衙门里了。”

半瓢子看着他们嚷嚷着下山而去,心中犯了嘀咕:指挥使大人怎么会不见了呢?说不准,一失足掉到山谷里去了?作恶多端的人,活该有这样的下场!巴不得是这样!

到得山顶,半瓢子睁大眼就朝人形石方向看去。这一看,不由得浑身激灵灵打了几个寒战。随即,像散了骨头架子一般,身子软了,站也站不稳,胸口一阵阵疼痛,活像是有几把刀把里面的心一点点地割着,眼泪早已像开了闸门的洪水,哗哗地涌出眼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