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布辉

《日月布辉》

第30章请助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张须连忙将手中的书册放回书架,跑到杜二龙侧面充满期待地看向他手里的书册。

渊幂声也是跑到另一边,好奇地看向书面。

杜二龙轻声道:“这是灵游住持的传记。”

猫公原名云涛,云氏族长,元婴巅峰大修士,在其人带领下云氏发展到最鼎盛的时刻,成为潜龙地域真正的统治者。为人宽厚,待治下之民甚善,深得潜龙百姓爱戴,自发尊称其为猫公......

......贫僧......

张须和渊幂声同时惊讶道:“这是他自己写的。”

杜二龙也露出意外之色,不过没想太多,道:“继续往下看吧!我感觉这个人会很有意思。”

......在开寺的第十六个年头,受灵参住持所托,猫公邀请,协助猫公联合水玄道观观主司空阳及琅琊书院院长萧才清剿灭流窜到潜龙的一股邪修势力......

......剿灭邪修后,贫僧、猫公、司观主、萧院长坐而论道,因各自分属不同修行体系,所得甚多,结为良友。贫僧也发现在场四人属猫公功行最高,应该已经临近破境关口......

......不久,猫公外出潜龙寻求突破更高境界的契机。他去前已经多次与贫僧和其他几位潜龙同层次的人有过交流,不得机缘。当时,贫僧以为猫公太过心急,反而可能在求道路上出绊子,故而多有劝诫,但也不知他听进心中多少......

......不过一年,猫公回到潜龙,带回了一件东西,不过似乎受伤不轻,没有很好的掩盖住那物的气息,刚踏入泷城就让本寺的感知到了。我的天啊!竟然是巫!......

杜二龙不明所以地问道:“巫是什么?”

张须看了他一眼,又看了一下渊幂声,见其人也是耸耸肩表示不知道,只好无奈道:“不知道!继续往下看吧!”

杜二龙嗯了一声,继续看下去。

......不久,猫公山上似乎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现了极大的动静。之后,云家族印来到了我的面前。这让我非常的不解,那里发生了什么,云氏为什么消失了……

……光辉历六百四十七年,贫僧功行圆满,一朝得悟,栽下佛根,开原往果,忆起猫公......

.....望猫公山,悟所生事,解猫公意。云氏后人,若得来往,可取族印,寻全信物,承先人遗,切忌溯本,方持祖志。归佛前夕,有感记之......

杜二龙嘟嚷道:“什么信物啊?那个什么族印不会跟他的遗物一起被盗了吧?”

张须不知怎么地想起土元旗,闻言不由好笑道:“那是猫公前辈给后人的,又不是给你的。你惦记个什么劲?”

渊幂声也笑了起来,说道:“人家既然说要等云氏后人来取,那肯定不能放在塔林白塔里。”

张须见其尴尬一笑,只好道:“快看看还有没有?”

杜二龙翻了好一会,摇摇头道:“没了。只有这部分他自己写的才有。”

渊幂声道:“那随便看看吧!毕竟是一位功行极高的前辈,说不定能有什么收获。”

杜二龙嗯了一声,从头开始翻阅,看了一会,咦了一声,转头看向张须道:“水流镇野风山!说的是你的家乡啊!”

这一部分正是说灵游继尘任三人剿灭邪祟未能尽功而前往接替之事

张须嗯了一声道:“那是一个离镇子不算太远的荒山,野兽很多,深处还有不少普通妖兽活动,时不时会有猎人去哪里打猎。”

看完整本书册后,张须惋惜道:“求道之路上走了如此远的一位前辈,竟然没有任何先兆因由就坐化了,因而无缘得见,真是可惜!”

渊幂声和杜二龙深有同感地点点头。

随后张须又查看不少其它记述,都没有再找到关于猫公的记载,也就不再纠结,想起尘法邀请他们观燃灯佛圣诞法会所说。

师教也说过,任何修行体系都是在沿着天地大道前行,殊途同归,根脉是一致的。而且佛修是日月国度诞生较早的修行体系,是公认的国度修道起源之一。

不妨去看看佛修的经书,也许会对日后的修行有所助益。

想到这里,就往经书较多的区域走去,观阅一阵后,托颔沉思。

与源修踏入蕴源期需要启源类似,佛修修入净红尘,需要观想佛陀。一般佛修会选择释佛教教义中自己所信仰供奉的佛进行观想,比如普生寺的僧人应该就是选择燃灯佛进行观想。

佛修观想佛陀的选择会决定佛修修成的力量性质如何,尽管每个佛修的观想会有细微的差异,但总的来说无法脱离框架,比如普生寺尘法和尘清都处于参法相境,所参的法相都是燃灯佛本相,差异只在于因修行程度不同产生的力量强度不同和某类性质力量的偏向性差别。

这相对于源修纯粹的本源,刚开始不会带有任何指向性也即包含一切的可能来说无疑是一种缺陷,或许这也是佛修在发展过程中衰落的一个原因。

源修的力量源泉是本源。

释佛教佛修的是观想佛陀,那么道真教、真主教等神修教会应该也是类似。

那真修又会是什么?已经消失的儒修呢?那些体修、魔修之类的小道流派呢?源修作为最后一个衍生出来的大流派,为什么能够横推百家成为现下的主流?到底有何独特之处?

张须这样想着,心道:“以后也许可以研学一下修道演化史,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继续往下看。

佛修净红尘境的修行是一个净化佛修与红尘联系从而显化观想佛陀的过程,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进入参法相的修炼,若是像无扰这样,本身便与红尘没什么联系的,却是能非常快地完成这个过程。

源修蕴源期的修行则是持续的沟通本源以实现更深层次的掌控和运使,若想要进阶结构期则要按照一定法门要求达成几个变化也就是功果的摘取,比如外化功果的摘取就是源力由内蕴运作到显外运动的变化,当然若是不摘取功果理论上也可以一直修行下去力量层次也能持续提高。

在这一步两大修行体系却是有很大的不同,若是从入道的差异角度来说也许可以理解为佛修的修行比较固化,而源修则更加开阔有更多的选择,当然也因此整体来看修行要慢上一些。

由佛衍生而出的礼度纲领和经要教义,比如僧人必须剃度,比如要有戒色戒酒等戒禁,比如普生寺明日要举行的燃灯佛圣诞法会。这些东西竟然不只是形式,还对佛修的修行有着重要的稳固和指引作用。

那么反过来说,是不是可以认为佛修的修行有着重大的缺陷,需要这些东西来弥补?

毕竟源修可没有这类东西。好像所有的神修体系都有类似的东西,意义是否也都跟佛修一样呢?为什么源修不需要?

现代道学普遍认为神修是最早出现的修行体系,之后出现的各种修行体系可以说都是源自神修,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源修承自神修,但进化得更加完善吗?如果是,本质又是什么?

这里也没有解释具体的作用之道。看来那已经是比较高深的佛学问题,也许是会关系到佛修修行根本性的东西。

张须在此观看经书不知不觉到了黄昏,才在渊幂声的呼唤声中从佛学精要里惊醒过来,看向窗外顿时眯起眼睛,好一会才适应已然昏黄微弱的光线。

渊幂声惊奇又无奈地道:“也只有你才能把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看下去了。真不知道这些乱七八糟的能有什么吸引力。午饭已经忘了。要是不来叫你,是不是晚饭也要忘掉啊?”

张须微笑不语,将经书放回书架,伸了个懒腰,看着大门道:“走吧!看看这寺院能有啥好吃的。”

渊幂声一脸嫌弃地道:“好吃个鬼。半点肉都看不到,全是素的。”

张须走出大门,仰望山头的昏黄透着赤红的夕阳,不在意地笑道:“素的也不错啊!都有什么。”

渊幂声踏步追上,一脸不爽地道:“好个鬼!甜糕馒头大白菜,清茶淡水萝卜汤。锅碗瓢盆纯白饭。口咽肠胃难消化。”

......

深邃夜空,天清无云。繁星璀璨,弯月清辉,永不停息照落山林。风呼林木惊飞鸟,枯禅寺院空幽静。

张须观望着星光与深幽共存的夜空,感受着夜风与鸟鸣共舞的气息,心神分外空明清灵,静神享受一会,端起手中与道院木剑大小相若的银白带鞘小剑,不由沉思回想起来。

入夜时分。

刚从寺院斋堂用过晚膳的张须一行四人看见前方无心走来,照面行礼。

无心回礼,看向张须,语声听不出情绪地道:“张修者,尘法师叔祖有请。”

张须有些意外,跟刘姨他们告辞后跟着尘法走向迎宾阁,忍不住好奇问道:“无心法师可知尘法大师寻晚辈何事?”

无心稍稍在前领路,神色永远沉静,道:“无心并不知晓。修者见了尘法师叔祖便知。”

张须只好按捺住心中的好奇,闷声跟着无心走进迎宾阁,见得尘法正站在中间等候。

张须向尘法行有一礼后,问道:“大师寻晚辈何事?”

尘法没有先回答张须疑问,而是挥袖手中现出一把通体银白带鞘小剑,与道院木剑大小相若,递向张须道:“修者今日助本寺抵御来敌,损毁飞剑。这把剑本寺意外得自民间,做工奇巧,虽不比修者宝剑,却也正适合修者现下使用。聊做补偿,还请修者收下。”

张须微微一愣,接过小剑,继续看着尘法。

他当然不会以为尘法将自己单独叫来只是来送一把剑,先送剑多半是有求于自己。

尘法缓缓说道:”明日是燃灯佛圣诞法会,必须由住持主法。所以住持师兄应会在明早之前赶回。

盗贼现今还有一人留在本寺。不瞒修者,本寺留下盗贼是希望盗贼同伙能用所盗灵游师傅遗物来交换。当然出家人慈悲为怀,即便最终没有结果,也会放人安然离去。

若是住持师兄赶回,盗贼就无有可能再来救走同伙。所以他们应当会在今夜再次前来。寺内如今人手不足,并没有十足把握击退盗贼。

所以想请张修者相助本寺一二。”

张须没等尘法继续往下说,就义不容辞地认真道:“大师,盗贼取先人遗物,有伤法理人和。阻此辈气焰正是我辈道院修士的职责所在。须愿意相助寺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