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体验局

《时空体验局》

第6章可怕的回顾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跟两位清末大叔大哥呆了整整大半天,已是下午光景,林杰觉得自己都快被活活憋死了。他做完了功课后,央求道:“爹、老师,我要出去走走,不然学了这么多,也消化不了啊!”

杜秀才也有些乏累,他今天除了教书,还得扑下身子好好读书,觉得头大如斗。林老爷哈欠连天地告饶道:“我是不行了,这歇了几年没看书,再看竟比砖头还要重。”

林守勤无数次地想抽根旱烟袋解解乏,可是私塾先生一直正襟危坐,除了喝茶别无所求,他总不能在冲刺备考的现场“叭叭叭”地抽着小烟袋。

三个人一拍三散之后,个个心里都松了一口气。林杰把高顺喊上,溜溜达达就朝门外走去。

“少爷,咱们去哪里散心?”高顺永远带着一个小包袱,里面装着少爷需要的各种小物件,甚至出行需要的零钱。他一个仆人本不能收管主子的用度,因为林公子为人愚笨不堪,给钱给别人都是随手抓上一把,林府又不能把傻儿子用铁链子捆到家中不让出行,便让小厮替他买单。

林杰不假思索地说:“去鼓楼,这是我现在住的地方。”林如海在商海打拼多年,在闹市区购得一处房产,位于鼓楼附近。

小厮摇摇头,暗想这公子疯病又犯了,这时好时坏的,可怎么好。他们眼下所处的宅邸离鼓楼的碑楼不远,约十几里路。

高顺想叫小车推着少爷前行,林杰摇头道:“看他们这些推车的人个个瘦得皮包骨头,哥不打算为难他们。”

一路上遇到不少乞丐,年纪大小各不相同,身上的衣服左一层又一层,什么颜色的都有,全是破破烂烂的,甚至连补丁都没有,因为没钱去买针线缝补。

高中生苦笑道:“这怎么跟电视剧里的清宫戏完全不一样?格格呢?阿哥呢?他们穿得都是光鲜亮丽,背景全是金碧辉煌。就是街道也是齐齐整整,完全不像眼前这般破败啊!”

高顺半懂不懂地听着,勉强接茬道:“少爷说的是旗人吧?咱这江宁府里也有不少旗人,他们可是大爷,少爷千万别惹他们,连老爷出门都对这些狠角色退避三舍。”

一个年纪颇大的老乞丐拄着拐棍慢慢走向林杰,他脸上的沟壑就像刀刻一般的高高下下,脸上勉强堆出讨好的笑容,却比哭还难看。他伸出一只破碗:“少爷,行行好,给口吃的吧!”

林杰朝碗中一看,里面空空如也,并且也不是十分干净,禁不住一阵心酸。这可是金陵胜地,一百多年前还有生活得这么苦的老百姓!

少年慌忙朝口袋中摸过去,发现自己的所有口袋就像水洗过那样干净。便回头吩咐高顺:“顺子,把包袱里的馒头拿给老人家。”

高顺却像惯常做过这事儿,麻利地掏出一个馒头,递给那老叫花子,老头子高兴地连连作揖:“少爷长得好,心眼儿也好,好人一定有好报!”

林杰暗想,这些乞丐倒不像是骗子,给馒头都要的,之前在南京街头看到的少数乞丐,人家只要钱,不要吃的东西。

“顺子,明天多带一些馒头出来。”林杰一边走,一边吩咐道。这清代的长袍行动极其不便,他已经走得浑身发热了。

远远的,俩人看见了鼓楼的标示性建筑物,大牌楼。

林杰悚然站在城楼之下,只见那被战火摧残之后的城门只剩一个主城,孤零零地矗立在荒地上。主城两边竟然连城墙都不见踪影。

“这什么情况?城墙呢?还有人都哪里去了?”高中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21世纪的南京鼓楼区绝对是闹市中的繁华区域啊,一百多年前怎么会破落至此?!

跟他差不多大的高顺支支吾吾地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他自小就到林府为奴,最精通的职业就是好好地伺候曾经的林大傻子,关于南京的历史,完全不懂。

高顺缩缩肩膀,指着萧瑟的城墙跺说:“要不,少爷上去看看。”俩人便沿着石阶慢慢朝上走去。

“公子,给口吃的吧……”破败的台阶上蹲着一个同款老乞丐,伸出手要着饭。

林杰示意高顺递给他一个馒头,在那老头狼吞虎咽之际,问道:“大叔,这鼓楼内外怎么都是荒郊,连城墙都没有啊?”

老头闻言,差点儿噎住,缓了半天才将馒头塞进口袋中,仔细地放好,这才悲悲切切地说:“当年啊,长毛来杀了好些人,曾剃头过来又用铁蹄践踏一番,还能剩多少人!”

“老人家,您能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吗?”林杰上历史课时并没有听老师说过南京城在清末的遭遇。

老乞丐颤颤巍巍地朝门洞里缩一缩,陷入了可怕的回忆之中,半晌,他开始用一种悲凉至极的声音开始诉说:“咸丰三年(1853年)呀,我才10来岁,幸好是个汉人……”

高中生不解地问道:“您为啥幸好是汉人呢?清代不都是满人是统治者,也就是所谓的人上人吗?”

“那年三月的时候,长毛把江宁府给攻陷了,只要是满人,不管是当官的还是平民百姓,都被叫做妖孽,他们只有一个下场……”这应该有60大几的老叫花子面容顿时扭曲起来。

林杰不知该说什么好,只是默然听着。那老者恢复了一些精神,接着惨笑道:“即使是汉人,倘若长得细皮嫩肉,被人诬陷之后,也就顶上了妖人的罪名,此外投靠满人的汉人,被称作魔鬼,也是活不了的。”

少年不禁愤然击掌道:“岂有此理!老百姓不过居家度日而已,不管是满人还是汉人,没有干坏事的话,凭什么被……”

高顺吓得赶紧劝阻道:“小主子,你赶紧低声些,万一被人听了去,可怎么好。”

林杰终于明白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最终怎么会黯然收场。所谓不忘初心,是不忘记老百姓的辛苦,不忘记善待子民,不忘记开启民智。

老汉伸出长满老茧的双手,摇头道:“我家虽在江宁府,却是耕田为生,我住这附近已经几十年了。长毛攻陷城池之后,见我衣服褴褛,两手都是茧子,这才放了我。此外还有一件惨事……”

两个半大小子听得入了神,只听城门外寒风呼呼地吹着,这老者的语气却更加寒冷:“同治三年(1864年),也就是11年后,曾剃头攻陷了江宁府……”

“莫非是曾国荃?”林杰接茬道。

老乞丐诧异地看看他:“不错,难得你娃儿还知道这人,他带领军队杀入城后,开始屠城,老弱妇孺,皆难幸免。”

少年难以相信地睁大眼睛:“这岂不是比长毛还要离谱?”

高顺突然插嘴道:“我小时候睡觉时,要是不好好睡觉,我奶奶就说,曾剃头来了!那语气到现在我都记得,简直让人毛骨悚然!”

曾国藩自己在家书中曾记下这一段: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三日夜火光不息。

老乞丐脸上露出凄惨至极的神情,叹息道:“屠城之后,湘军放火烧了天京,整座城全是黑烟……黑烟……还有能把人的耳朵听聋掉的哭声和嚎叫……我这辈子都不能忘记!”

高中生第一次感到一种彻骨的寒意与恐惧,这种无差别的屠杀没有任何道理和人性可言!他对于之前在时空体验局里的随便选择,不禁深深地后怕起来!居然只选择了一个清末,都没仔细考虑每个年份到底发生了什么!都是老妈看的那些宫廷剧害了自己,只看到锦绣河山和要死要活的爱情……

林杰对着老头子深施一礼,安慰道:“大叔,好歹这些都过去了,您老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们到城楼上去转转。”

那老者满足地掏出一个冬枣,用没牙的嘴慢慢咀嚼着,点点头没说话。

少年站在荒凉至极的城楼上,极目四望,他记得东南角应该是南京时空中自家的所在地,可是遥望过去,只有一片荒野,野草横生,而眼下又是倒春寒时节,枯黄的草茎上还铺着一层冰碴子或者没有化尽的白雪,更是无比萧杀。

“顺子,哥想明白了,我要好好读书,考个一官半职的,好歹也能让南京人……啊不,江宁府的一些人过上好日子!”少年挥挥拳头,对那些用鲜血染红顶子的人,在心底表示了彻底的鄙视。

高顺傻傻地笑笑:“少爷,你将来要是当了官,先干什么呀?奴才能不能跟着沾光?”

林杰扭身捞起身后的长辫子:“先把这玩意儿给咔嚓了!现在好像旧党的势力太大,比如我爹这种封建余孽……慢慢来吧。”

当晚亥时(21点-23点),伺候林少爷的四个小丫头眼巴巴地在外屋等着,却不见公子的人影,探头探脑地跑了好几趟,都不见他回来。

最大的小娟把少爷的床铺铺好,吩咐几个小的:“看你们前仰后合的鬼样子,都去睡吧!我一个人等他回来!”

林杰正襟危坐地坐在林府的书房中,面前摊着一本线装书,房中红烛高燃,异常明亮,旁边是两个愁眉苦脸的老男人,少爷终于开始发愤图强了,但是也用不着强拉着林老爷和老师一起去苦读啊!

一直熬到红烛即将燃尽,林大少爷终于笑眯眯地抬起头来,冲着东倒西歪的老爹和老师说道:“爹、杜先生,读书最大的好处之一呢,是可以戒色……你们懂的!”说完一溜烟地就窜了出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