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日记之生活不易

《女人日记之生活不易》

第64章 何为孝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今天婆婆来送抿扒锅,仅仅呆了十分钟便回去了,说是九十高龄的老母在。

婆婆是她父母捡的孩子,没上过几天学,主要任务是哄弟弟妹妹。十七岁嫁给公公,后来公公当了小煤矿矿长,养了拉煤车,九十年代前后,在当地也算是富裕人家。

由于村子小,这种优越感越发明显。有几年婆婆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可一世,弟弟妹妹都想跟着大姐沾光。

那时候不懂得抓住机会积累财富,以至于公公在家坐了没几年就退回普通人家。刚退下来,还是高高在上;看不上这个,看不惯那个的。

六十岁以后,更到了希望妹妹、儿子接济的地步,这才看上去低眉顺眼了许多。

老太太一直以来主要靠小女儿养着,因为小女儿是大富人家。可大富人家的太太,自己都等人伺候,哪能弯下腰伺候别人。

姊妹多的人家,父母但凡剩下一人,又长期需要人照顾,不可能在一个孩子家长久住下去,到头来只有一个办****着管。

这段时间,老太太一直在二女儿家。婆婆以为这下省心了。谁知昨天其堂哥去世奔丧,姊妹几个开会商量如何奉养老母。

老二提出要么还像以前轮,要么在她家,其余四家每家每月五百。婆婆倒是爽快“我没有那么多钱。”

老二才不管这些“没钱,向你儿女要。”

婆婆是连自己的儿子都靠不住的主,哪舍得每月给妹妹五百?

“我没钱,轮到我管的时候,住我家。”

昨天索性就把她老母带回来了。

来了告诉她儿子,老三老五准备把老太太送养老院。这几天就会商量看往哪送。

这真是没想到,五个儿女,看上去都挺孝顺,没有死活不管的。老太太只是耳朵背,还没到了端屎送尿的时候,竟然考虑养老院了。

其实婆婆和老二都是自己过,有个妈做伴不是挺好吗?谁都觉得没有实惠,自己管吃亏。

姊妹五个,四个已是儿孙满堂,自己都想着儿女应该如何如何孝顺,可自己作为儿女,谁都怕管多了让其他姊妹捡了便宜。

看看其他家庭,姊妹多的都是类似的情况。

再想想奶奶,爷爷去世后,自己孤独地生活了十几年,哪个孩子家都不愿去。

奶奶是我见过的最要强的女人,虽然是个裹脚老太太,却向来独立。就是有时候觉得她的饮食太单一,八十岁后,奶奶就很少吃蔬菜,成天就是挂面、方便面、鸡蛋,这些简单的饭食。

每次回去也没见过有绿菜,时间长了也就习以为常。

奶奶五个孩子,老大十六岁闯呼和,后来家安在那里,最大的孝心就是寄点生活费。父亲从小为家吃苦受累,后来因为工作离开家乡,每年也是回去几趟,买点东西,给些钱,把水缸挑满。老三一直在身边,每年给点口粮,隔段时间挑担水。女儿向来性格不和,母女俩互相看不惯,只记得姑姑住过奶奶家两次:一次小时候,第二次年轻的时候。奶奶最后的日子,也没听说姑姑去过。老五打小送了人,长大后又相认,平时也不来往。

如果从生活质量来说,奶奶的生活质量并不好,连个解闷的电视都没有。可是她却从始至终没有拖累过儿女一天,等我们都长大后,她也很少能享受到天伦之乐。她是否喜欢这样的日子,只有她自己知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