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之殇

《西晋之殇》

第1章1统山河续18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钟会父亲钟繇是书法家,钟会的书法造诣也很高。

他还擅长玄学,魏晋时期的玄学,即是研究?老子?、?庄子?和?周易?的一种儒家哲学思潮,玄学的玄字,来源于?老子?中的一句话:“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当时的名人雅士很崇尚研究玄学,而且还有很多的双边或多边的对话,即清谈,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东晋。

钟会著有?老子道德经注?二卷。

钟会虽然很有才能,但是,不是一个大度的人,对于不喜欢的人,一有机会就打击报复。

比如,钟会很想认识嵇康,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和借口。

终于有一次,钟会鼓起勇气决定去嵇康那里看看,到达后,钟会在距离嵇康约二十几步远的地方站立,看着他们打铁,嵇康远远地看见有人来了,头也不抬,在树下继续打铁,向秀帮拉风箱。

嵇康非常专注地打铁,时间过了很久也没有和钟会说一句话,向秀也不说话,自顾自地拉风箱,显然他们内心很矛盾,在斗争,到底要不要理这个人呢,毕竟这个人是慕名而来的,按理说应该以礼相待。

可是,魏晋时期的士人就是这样,不拘礼法,我行我素,终于没有理会钟会。

钟会觉得很尴尬,也觉得很无趣,转身要离开,嵇康突然发问:“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钟会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两个极其自负的饱学之士,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相见,然后,莫名其妙的结束了。

钟会觉得嵇康没有客气待他,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因此,心里早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只待合适的机会再报仇。

后来,嵇康因为吕安案入狱,司马昭对嵇康不满自己专权,很想除去嵇康,可是因为嵇康名气很大,就一直犹豫,钟会趁机进谗言,司马昭才下决心杀掉嵇康。

小贴士:吕安案

吕安是三国时期魏国大臣、冀州牧吕昭次子,今山东兖州人,超凡脱俗,有悬壶济世的理想,和嵇康、向秀是好朋友。

吕安妻子徐氏很漂亮,可他的兄长吕巽因垂诞徐氏美貌,心怀歹念,用酒将徐氏灌醉,趁机**徐氏。事情发生后,吕安想要告发兄长,并休妻,就先征询嵇康的意见,嵇康觉得家丑不可外扬,还是内部解决。

事情没有闹大,吕巽内心也很不安,决定先下手为强,诬告吕安殴打母亲,这是大不孝,想让吕安流放到边疆地区。

吕安让嵇康为自己证明清白,被钟会进谗言,司马昭将这两人全部下狱,然后都杀了。

邓艾

邓艾(197年--264年3月3日),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深谙兵法,文武全才。主要负责在曹魏西线抵抗蜀将姜维的进犯。

邓艾早年家平,但是由于他喜爱读书,善于思考问题,在曹魏屯田制中脱颖而出,当上小官,后来受到司马懿的赏识,并建议司马懿在淮南、淮北屯田,兴修水利,灌溉农田,囤积了大量的军粮。

蜀将姜维进攻雍州的时候,邓艾因判断出蜀军的主力意图,抢得主动权,姜维计划没有得逞,受到奖赏,封关内侯。之后,邓艾缕立军功。

公元263年,邓艾受命配合钟会进行伐蜀战争,战争初期奉命进攻西北沓中的姜维,并把姜维牵制在沓中,使姜维无暇去援助关中的蜀军。

钟会率军进攻关中,然后魏国主力大军在剑阁进攻受阻,钟会萌生撤兵意图。

在钟会召开的作战会议上,邓艾献出奇计,并亲自率领一支奇兵绕道剑阁西边,深入无人区,到达蜀汉腹地江油,率先攻取成都,蜀汉灭亡。

邓艾在伐蜀战争中立得大功,可惜,他开始居功自傲,没有保持谦逊的本色。

尤其是刘禅投降后,他自作主张任命了很多官员,受到钟会的污蔑及陷害,被司马昭猜忌收押,解送洛阳,被田续追上,在途中杀害,西晋立国后,邓艾才得以平反昭雪。

邓艾在军事上确实有奇才,可是,伐蜀胜利后的一系列行为,显然说明他在政治上犯了简单幼稚病,不善于自保。

邓艾在军事上的成就得到历代帝王的赏识,唐、宋帝王把他列入著名战将行列,供人瞻仰。

姜维

姜维(202年--264年3月3日),今甘肃甘谷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姜维父亲早亡,和母亲相依为命。

早年在曹魏效力,诸葛亮北伐中原时,姜维受到猜忌,投降蜀汉,得到诸葛亮的重用。

其才能在诸葛亮逝世后,显露出来,被拜大将军,独掌军权,继续蜀汉的北伐事业,与魏将邓艾、陈泰、郭淮在西北地区进行了持续的斗争,后因蜀汉政治斗争的缘故,受到排挤,他避祸沓中率军屯田,寻机继续北伐。

在魏国伐蜀战争中,姜维巧妙避开邓艾、诸葛绪的进攻,回师救援关中,在剑阁雄关抵抗钟会主力大军的进攻,邓艾占据成都后,奉后主命令投降钟会。

同时,用计借钟会的手除掉邓艾,又劝说钟会起兵谋反,因胡烈等曹魏将领不愿意谋反,在成都和钟会、姜维部队发生血拼,姜维和钟会一起被杀。

姜维是蜀国后期的重要军事将领,在蜀国国力有限的情况下,锲而不舍,多次伐魏,为蜀汉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在秉承司马懿的一贯思想指导下,对内继续打压异己,培养自己的心腹爪牙,控制朝政,在关键时刻粉粹了几次曹魏宗室的夺权斗争,彻底扭转了对自己不利的局面,牢牢地控制了朝政。

对外,抗击蜀国和东吴的进攻,初期,为避免两线作战,采取守势,任凭蜀国、吴国的进攻,只选择一个方面对敌。由于战术正确,指挥得当,面对来犯之敌,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经过几年的战争,吴蜀两国国力逐渐衰弱,内政也混乱不堪,已经对曹魏不能构成的威胁,在蓄势几年之后,司马昭看准机会,终于发动对蜀国的战争,并灭了蜀国,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