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之殇

《西晋之殇》

第1章1统山河续19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第三节励精图治

司马炎成为西晋的第一任皇帝后,初期,还是雄心勃勃很有作为的。

在政治上,进行除旧革新,推行法制。

经济上,大力发展生产。主张节约,实行户调式,促进人口增长,使经济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历史上把这一时期成为:“太康之治”。

历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历史选择了司马炎,是司马炎祖孙三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曹魏政权不断削弱形成的此消彼长的结果。

我们来看看司马炎是如何来治理国家,并取得“太康之治”的。

西晋立国初年,南方只剩下东南一隅的吴国。我们将通过这两个国家统治者的治理状况来可以窥其一斑。

先来看看吴国,吴主孙皓是如何来治理国家的?

公元264年8月,孙皓被拥立为帝,时年23岁。

这个皇位本来该是孙休的儿子的,孙休去世时,儿子年幼,恰逢蜀国被灭亡,吴国的交趾数次叛乱,朝野惊恐,讨论要立年长的君主。

左将军万彧和孙休的侄子孙皓关系很好,向丞相濮阳兴和张布多次推荐孙皓。

在这种情况下,濮阳兴和张布就告知朱太后,朱太后说:“我一个寡妇,怎么会知道社稷大事呢?只要你们保证吴国无损,宗庙有所依赖,我就满意了。”

朱太后本来是孙休的皇后,生母是孙权与步皇后的幼女孙鲁育,即朱公主,在立国君这件事上,她表现的太过软弱,一点权谋也没有体现出来,由于没有为自己的儿子力争,大权旁落,孙皓继位不久,朱太后自己及两个年纪稍大的儿子都被孙皓所害。

孙皓初立时,下令抚恤人民,开仓赈济贫民,减少宫女,放生宫内的珍禽异兽,一时之间被称为明主。

可是没有多久,治国有成,志得意满的孙皓就暴露出骄奢淫逸、残暴无道、贪念美色的本来面目,大臣及百姓对此深感失望。

丞相濮阳兴和永康侯张布很后悔当初没有看清孙皓的本质,被假象所迷惑,错把孙浩拥立为帝。

有好事者把二人的情况密告了孙皓,孙皓绝不容忍公开表达对自己不满的人,找个借口把这二人杀害了。

张布的两个女儿都是公认的大美女,孙皓杀了张布后,发现张布的小女儿非常漂亮,皓齿明眸,婀娜多姿,亭亭玉立,有倾城倾国之色,色心遂起,强纳张布的小女儿入后宫并宠幸她。

小女也没有办法,每天都强忍着泪水,曲意迎合杀害自己家人的仇人。

孙皓天天变着花样和张布的小儿女寻欢作乐,也不早朝。过了一段时间后,孙皓变态的心里占了上风,不仅身体上占有她,而且还要羞辱她。

一天,孙皓故意以征服者的姿态淫笑着问小女:“美人,你父亲在哪里?”

小女明明知道为他所杀,只能回答说:“被贼人所杀。”

孙皓听她把自己比为贼人,大怒,命人用棍棒将这个美人打死。

孙皓虽然一时解气了,过后,孙皓又很后悔,常常想起自己和美人在床上行乐的淫荡场景,那种感觉飘飘欲仙。

小女的美已经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欲火中烧时,不能自制,应该是肠子都悔青了,由于总是无法忘怀,他就想到一个办法,命令能工巧匠用木头雕刻出美人的形象放置在座位旁边,方便经常能看到,以慰藉思念美人之苦。

后来有一天,孙皓仍不甘心,问身边人:“张布还有女儿吗?”

身边的人答道:“张布的大女儿嫁给了曾担任卫尉的冯朝的儿子冯纯。”这时,冯纯已亡,大女儿在家守寡。

孙皓听后相当高兴,当即命人将冯纯的妻子即张布的大女儿纳入后宫,发现她也是一个大美人,和小女儿相比,更是别有风情,丝毫不逊色,大为宠幸,封她为左夫人。

整日整夜与她在房中淫乐,不理朝政。

由于孙皓整日宠幸张布的大女儿,很多天也没有离开大女儿的宫殿,皇后有些嫉妒了,利用孙皓比较迷信的弱点,对孙皓说:“她是个寡妇,她克夫,所以她的丈夫早亡。陛下纳她为妃,不吉利啊,她要是克着陛下怎么办?”

这个说法非常有效,孙皓确实很迷信,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又舍不得离开大美人。

于是让人想办法辟邪,大家纷纷献计,有人想到一个辟邪的办法,让工匠用金子打造成装饰品,戴在大美人头上。

为了辟邪,孙皓不惜打造各种饰物,都戴在美人头上。

俗话说物极必反,由于金子很重,饰物又多,长期戴在头上,大美人头部长期受重压,可能影响颈椎和头部,引起身体不适,渐渐地由于病痛的折磨,死了。

大美人死后,孙皓非常的悲伤,把葬礼搞的很风光,规制超出了妃嫔的规模。

孙皓因为悲哀,半年后才从悲中走出来,甚至因为葬礼太过奢华,有人以为孙皓死了。

孙皓悲伤的不是一个妃子的离开,而是一个绝色美女走了,再也没有那么漂亮的美女供自己享乐,因此,心里无比失落。

不久,魏国的相国司马昭派徐绍、孙彧出使吴国,这两人原来本是吴国寿春的守将,投降了魏国。他们就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向吴主孙皓进行了阐述,希望双方和平友好往来。

公元265年3月,吴主孙皓派光禄大夫纪陟、五官中郎将弘璆随徐绍、孙彧一起出使魏国。

徐绍一行走到濡须(今安徽无为市)的时候,有人密告吴主,徐绍无时无刻都在称赞魏国,这显然是在说吴国不好,孙皓大怒,派人把徐绍追回来,然后,杀了他。

7月,孙皓又逼死了朱太后,还把孙休的4个儿子遣送到一个偏远的小城,不久,又把年长的两个孩子给杀了。

司马昭去世后,吴国派大臣丁忠出使晋国,表示悼念,活动结束后,公元266年3月,丁忠从晋国回到了吴国首都武昌。

吴国首都一直在建业,怎么会变成了武昌呢?

事情是这样的,孙皓比较迷信,听术士说:“荆州有王气,当破扬州。”

就这么一句话,孙皓于公元265年9月就把都城从建业迁到了武昌。

其实,孙皓迁都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为了打击东吴的士族,加强政权的稳固。

丁忠回到武昌,吴主孙皓就召集群臣设宴,听取汇报,顺便为使者接风洗尘。

可是在宴会上,有个散骑常侍叫王蕃的也参加了,王蕃是个气质翩翩,风雅高尚的人,但是不会看人脸色,也不会曲意迎奉人。

当时王蕃醉的很厉害,一直趴在那里,起不来,孙皓非常的生气,认为王蕃是故意的,就派人用车把他送走,过了一会,又派人把他召回来。

当王蕃回来后,孙皓发现此时的他举止容貌一切如常,行动自如,不像醉酒的样子。

孙皓勃然大怒,吩咐把王蕃拉出去斩了,尽管有滕牧,留平众大臣为他求情,但是,孙皓依然下令将王蕃斩首。

孙皓带领群臣去登来山(今湖北鄂州西山)的时候,孙皓的左右亲随互抛王蕃的首级,大家你挣我抢,王蕃的首级很快碎裂。

孙皓此举想告诉大家,谁要是不听话,就是这个下场。孙皓的举动让大臣们感到非常的震惊,大家都认为孙皓就是一个暴君。

当时晋国刚吞并蜀国不久,需要休养生息,因此,派人去通好吴国,有意与吴国维持暂时的和平。

吴主孙浩也派丁忠出使晋国,丁忠出使时很留意晋国的布防,发现布防有漏洞,向孙皓建议攻取晋国的弋阳郡(今河南潢川县)。

孙皓问众人的意见,镇西大将军陆凯(吴国丞相陆逊的侄子)坚决反对,他说:“晋国最近吞并了巴蜀,派使者来求和,并不是派人来求援,只是为了休养生息,等待机会。晋国正是势力强大的时候,如果我们去进攻,想凭侥幸取胜,我看不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孙皓表面上同意陆凯的意见,以示尊重,没有派兵攻打弋阳,可是,不久孙皓却做了一个很意外的决定:和晋国绝交。

接着孙皓又分置左右丞相,左丞相由权臣陆凯担任,右丞相则由自己的亲信万彧担任。

孙皓除了残暴,还有一个怪癖,非常讨厌别人用眼睛直视他。群臣在一旁朝见,或是在殿上奏对,或是在一旁伺候,没有人敢抬眼看他。

大臣中只有陆凯敢于直视他,陆凯说:“君臣之间谈话没有不通过眼睛交流的道理,如果突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因而,孙皓就任凭陆凯说话时用眼睛注视自己,别的人依然不能直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