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之殇

《西晋之殇》

第2章偃武修文续15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杜预还向武帝指出,由于攻打东吴的消息已经泄露,如果东吴采取对策,则给灭吴战争增加许多新的困难。

第三次上书被送到武帝那里的时候,大臣张华正陪武帝下棋,张华看到信后,马上推开棋盘,劝武帝不要犹豫了,应该采纳杜预的建议。

张华的劝说无疑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支持伐吴的人太少了。

大臣荀勖、贾充、冯紞等人仍然反对伐吴,但是,武帝这次已经下了决心,要发兵攻吴,建立千秋功业。

公元279年11月,晋武帝调集20万大军,兵分六路攻吴,水路并进。

杜预在这次战役中并没有担任主帅,被任命为西线总指挥,负责攻取荆州、江陵,保障益州水军的顺利东下。

公元280年正月,杜预指挥晋军包围了江陵,杜预的不想在这里浪费时间和精力,因为江陵城防坚固,易守难攻。

于是,杜预包围了江陵之后,就切断了江陵和外界的联系。

他抽调部分兵力向西进攻,攻打一些小型的城池。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杜预命令得力的将领率领800名精壮的士兵去偷袭江南的乐乡,在夜幕的掩护下,这支部队得以成功渡江。

渡江之后,他们按照杜预的计策,一方面去攻打一些防御的要塞,一方面在周边到处放火,虚张声势,吓得乐乡城里的东吴守将孙歆坐卧不安。

然后,又趁机乔装打扮,混进乐乡城内,活捉了守将孙歆。

杜预这种用智慧打仗的方法很得部下敬重,大家非常的信任他。

在扫清江陵外围的障碍后,顺利拿下江陵,占领了荆州。

这时,杜预开始东进,配合其他部队挺进建业。

任何事情的进展并非一帆风顺的,在进军的过程中,天气越来越炎热,雨水又多,北方士兵水土不服,容易产生疫病,很多人产生了畏难情绪,一些将领建议冬天再进军。

杜预是个文人,并非真正的武将出身,他很擅长分析,他说:“我们现在接连取胜,士气正旺,正好一鼓作气打到建业。”

他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把打仗比作劈竹子,只要上头劈开几节,下面就迎刃而解了。

大家一想也是,即便现在不打,将来还要再来打,太折腾。

这样,大家又统一了思想。

杜预东进的同时,也分兵南下。

南下部队趁机向湖南、广东、广西一带进发,占据了大部分地区。

杜预心胸宽阔有雅量,凡事能顾全大局。

王濬是位老将,一直在益州建造战船,训练水军,战争打响后,他奉命帅水师东下,并受杜预节制。

王濬到达荆州后,杜预并没有想贪功,而是希望王濬率领水师继续东下,直指建业,建立不世功勋。

在杜预的授意下,王濬客服阻碍,率先攻取建业。

整个灭吴之战,杜预功勋卓著,斩杀、俘虏东吴都督、监军高级将领14人,牙门、郡守一类的中级将领120多人。

杜预作为一个高级指挥官,既不会骑马,也不会射箭,但是,他的卓越军事才能在战争中被充分展示出来。

灭吴之后,杜预因功被封为当阳县侯,继续镇守重镇襄阳。

杜预反对天下太平了就废弃军备的观点,因此,他任职期间,始终没有放弃军事训练。

杜预在荆州的时候,兴修了一些水利工程,既可以灌溉军屯,也可以灌溉百姓农田。

杜预还开凿运河,既解决长江的排洪问题,又改善了荆州南北间的漕运。

杜预的政绩,在当地颇受称颂。

公元285年初,杜预被征调到朝廷担任司隶校尉,途中行至邓县时去世,享年63岁。

武帝闻讯,大为悲痛,深切悼念,追赠他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杜预虽然去世了,但是,作为一个文人武将,他的功绩被历代帝王追认。

公元647年,唐太宗诏令历代先贤先儒22人配享孔子,杜预在列。

公元782年,颜真卿向唐德宗上书,追封古代名将64人,杜预在列。

公元1123年,宋徽宗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72名将中也包括杜预。

杜预还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个进入文庙和武庙的历史人物。

杜预有?左传?癖,他撰写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是?左传?注解流传至今最早的一种,对后世?左传?研究颇有影响,至今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刘毅

刘毅(公元216-285年),东莱郡掖县人(今山东莱州人),西汉宗室刘章的后代。

少年时就很有孝行,人品很好,喜欢品评人物。

曹魏时期被选为功曹,上任后,比较严格,对于不合格的官吏勇于说不,采用淘汰制,受到很多人的称赞。

由于政绩不错,不久又被本郡推举为孝廉,征召为司隶官从事,京都一时井然有序。

刘毅由于起点好,名声也好,于是,又获推荐,被推举为博士。

公元263年,司马昭成为相国,欲征召刘毅为相国掾,刘毅的做法和当初司马懿的做法一样,以有病为由,推辞不就。

刘毅的做法很好理解,他是曹魏的官,不想和司马氏搅在一起,能够得到忠臣的称号。

可是,司马昭认为他首鼠两端,非常生气,要治他的罪,刘毅害怕了,就应召而来,转为主簿。

当初的司马懿不也是这样吗,害怕曹操治罪,病也没有了,赶紧回来上班。

因此,我们很难说这些文人出生的人不怕死,其实,还是害怕的。否则,要做忠臣,可能死;要保命,就来做官。

公元265年,司马昭代魏,建立晋朝,刘毅升为尚书郎,后又迁为散骑常侍,执掌过谏官,又拜为尚书。

也曾有过不顺,因事而被免职。

公元278年,刘毅升为司隶校尉,专门负责纠正豪门贵族的不轨行为,豪门贵族领教过刘毅的正直、刚正,因此,不敢有违法行为,京城秩序肃然。

那些郡守、县令等更是吓破了胆,很多人去官府自首。

当时的百姓都称颂刘毅的公正不阿,刘毅的人气达到了顶点。

刘毅执法之严到了什么地步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