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百年之祸

《消除百年之祸》

第一百二十二章 挖淤泥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三天前,八月初五,河北沧州青县。

“县令何在!”一队全副武装,骑着马匹出现在县衙之中。

“本县令在此,有何贵干!”读书人瞧不起丘八非常正常。

“有旨意!”

“下官接旨!”此时,原本吊儿郎当的县令,慌慌张张地整理官衣官帽,然后出来跪下。

“八月初八,太子殿下及朝廷百官,经过运河南下。即日起所经水路各府衙,实行军事化管理。水路附近,由武魂一师接管,当地府衙无条件配合!”

“微臣遵旨!”

“这是太子手谕,部队就地驻兵,保证水路畅通!”来人再次拿出一封手札递给县令。

“下官明白,我怎么配合你们!”县令看了太子的亲笔手札后,和气的询问。

“我们一共来了一个营,人数在三百上下,这几天的伙食由你们负责!”带队的轻装快行,根本带不了多少粮食,所以需要当地府衙提供粮草。

“没有问题!”

“我们现在就驻扎河道两岸,伙食准备好了,由你们负责送至河道,直至太子殿下经过这里。”

“下官明白!”

“告辞!”

“慢走!”

“老爷,他们是?”那些人走后,一位师爷上前问道。

“通知下去,让林捕头立刻来见过!”县官老爷也是进士出身,被分到这里也是家里有点关系。其实,朝廷八月初八迁都,他早就知道了,所以部队前来也不惊讶。

“老爷!”没等师爷动身,林捕头就来了。

“你来了正好,我找你有重要的事情。”

“朝廷迁都,太子殿下走水路,将要经过我们青县。接下来几天时间里,那些三教九流,坑蒙拐骗,还有捞偏门的人,给我统统消失。谁都不知道,太子殿下坐船坐乏了,会不会靠边下来走走。如果这个时候,让太子殿下碰到了,谁都不好过。还有朝廷已经派部队守卫河道,可以让我们省很多事情,万一撞到他们手里,我们逃不了干系。现在,我们只需保证他们的伙食即刻,这个由你亲自监督。另外部队对当地不熟悉,你得派几个熟悉河道的,特别那几个在河道上打渔为生的人,都给我找来,让他们陪同部队,以备不需。”

“明白!”

“这三件事情,务必在八月初八之前办好。在这段时间犯事的,严惩不贷,谁的话都不好使,明白吗?”

“小人明白!”

“去吧!”

“召集连长开会!”营长见过县令后,直接与部队汇合。

“是!”

不到一刻钟后,各连长全都到齐。

“各位,我接到团部的命令就是,保证青县范围内的河道通畅,让太子殿下及朝廷百官顺利通过,明白吗?”营长看着三位连长问道。

“明白!”

“我布置任务,一连在六个时辰内,检查清楚河道的情况,有没有存在堵塞和河道深浅度。”

“是,保证完成任务!”

“二连,在六个时辰内,清理出河道三十丈内的一切人员活动,有困难可自行联系当地府衙!”

“明白!”

“三连,在六个时辰内,检查河道内的浮桥情况,及时汇报等级。”

“明白!”

“执行任务!”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

“是!”

“是!”

三位连长,一声怒吼后,转身就走。

“你们警卫排没事做了,我给你们找点事情。去找找看,我的指挥所放哪里合适!”营长看着自己的警卫排,他们最轻松了,这里不需要他们警卫。

“明白!”

“营长,有人要见你!”警卫排长刚走没多少时间,又回来了,还带来了一群陌生人。

“你们是?”

“将军,我是当地捕头,我们老爷让我将这些在河道上捕鱼为生的人,给你们找你,说你们会有用。”捕头只是按照县令老爷的吩咐办事而已。

“你们几人,对河道熟悉吗?”营长知道他们是渔民,当即有了注意。

“将军,我们这些人打小就生活在这里,平时给人摆渡和打鱼为生的,这河道熟悉的很。”为首一位年长的老头背着一个斗笠说到。

“好,这样就好,我还在发愁,找不到熟悉河道的人,你们来了,正好解决我的麻烦。捕头帮我转告一下你们的老爷,谢谢了!”营长明白县令老爷在传递善意,帮自己的忙。

“好,我还有事情,先走了!”

“老人家,找你们来这里,什么事情知道吗?”营长走进几步,来到老头身边问道。

“知道,捕头都跟我们说了。是太子殿下要经过这里,你们是来给太子殿下保驾护航的。天下人都知道,太子殿下给我们老百姓免了好多好多的税,是个大好人。他的事情,我们一定要出力。”民生需要一点点积累,对老百姓的苛捐杂税,蓝闹一点一点地取消。然后配合村长和据点的作用,就是县官和知府想贪污也难。没有贪官和豪强的欺压,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所以对太子的崇拜一天天增加。

“老人家,我们部队刚到,两个营地都没有。我们也都是粗人,就地席而坐,我有很多事情要咨询你们。”营长带头坐在地上。

“将军不嫌弃我们这些草民,我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老人家,太子殿下带着文武百官,从北平南下。将带着船队经过清河县,我想知道清河境内河道那里吃水浅,千万不能让太子的船队在我们这里搁浅了!”营长最担心的就是,船队搁浅,那可是大事情。

“我们清河县的河道,平静水深在四丈,最浅的地方要数天门弯。天门弯实际水深到底多少,绝对不会超过两丈。七月份的时候,有一艘运粮的船,就在天门弯搁浅了。船老大技术不错,船没有坏,找了一些人将船拉过天门弯了。”

“老人家,现在能否带我去天门弯看一看!”运粮的船都能搁浅,这个消息让营长坐不住了。

“好,离这里不远,一个时辰左右就能到了。”

“副营长,我跟他们过去,你在这里负责其他事情。”

“是!”

营长将自己的战马留下,跟一帮渔民步行前进。

“将军,这就是天门弯!”老人家指着一个接近八十度的河道。

“老人家,你们是渔民,应该有小船吧!”营长看着河道,一种不详的预感来了。

“是啊!”

“我要测量这一段的水深,倘若水深不够,我得向上级报告,立刻疏通淤泥,保证太子船队顺利通航。”

“这个简单,给我们半个时辰,就可以测出这段河

(本章未完,请翻页)

道的水深,只是疏通淤泥,那可是大工程!”老人家满口答应下。

“那就有劳老爷子了!”

“为太子做事,这是我们应该的!”老头转身开始向身后的他述说交代了。

“通知警卫排,我的营地就放这里,这是我的第一战场!”

“是!”

老头威信非常高,片刻各种小船从角落开出,聚集在河道中央。一艘小船上载着两个人,一共十八艘小船,分部在接近百丈弯道中。

“噗通!”

“噗通!”

……

船开到中央后,小船上的人竟然跳入水中,然后一个猛地扎入水中。

“那边比较浅!”一会后人浮上水面指点水下的情况。

“好!”

小船到底指定位置后,一根两三丈长的竹竿插入水中,随后拔出来,看到竹竿底部的淤泥。

“一丈二!”

就这样,测量水深的工作,全面展开。他们非常认真仔细,差不多每一仗距离,测量一次。

仅仅一个时辰后,老人家就回来交任务了。

“将军,这是我们对这个弯道测量出来的结果!”老人家递过一张白纸,上面标记着他们刚刚测量出来的结果。

“不行,绝对不行。这个弯道,最深的才两丈二,最浅的竟然只有九尺,这样的水深很容易出问题!”营长看到测量结果后,猛地摇头。

“将军,太子的船千万不能在我们清河县搁浅啊!这可是天大的事情啊!”副营长急了。

“疏通这里的淤泥可不是一件简单事情,人力物力耗费巨大,我得向团部申请,恐怕团部也做不了主。”营长知道自己遇到麻烦了。

“将军,挖吧!我帮你联系能下水的人,然后征集全县的船只,不管怎么样一定要让太子殿下安全通过这里。”老人家坚定地开口要挖淤泥。

“老人家,我等向上级申请,不然我也没钱做这事情呀!”营长也想挖淤泥,可是手上没钱,底气不足啊!

“要什么钱,我们为太子做事,不要钱。我回去给你叫人,找船去!”老人家不等营长回话,直接转身朝人群开口:“你们都看到了吧!这天门弯挡了太子的路,我们要挖了天门弯。大家去联系会水性的人,还有找船只,赶紧来这里集合!”

“好!”

原本站在岸边的几十位渔民,瞬间散开了。

“这封信,你一定要亲手转交给团长。老百姓挖淤泥不要钱,我们尽量为他们争取一些。”营长写了报告,交给副营长。

“是!”

八月初六。

上百艘大大小小的船只停在河中,还有无数人在水中,一筐一筐地将淤泥搬上船上,然后运送至岸边。

一个营三百多人号人,他们不会水,就在岸上做搬运工,将一筐一筐的淤泥搬上来倒掉。

“老人家,上级来消息了,拨款三千两银子。你给我一个名册,将这些银子发下去,你们连续三天泡在水里,是你们应得的。”营长手里握着三张千两银票。

“能为太子殿下做点事,是我们的福气,银子我不会要,他们也不会要的。”老人家摇摇手拒绝了。

“银子拨下来了,我不能私自截留。”营长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三千两银子了。

“就把这笔钱,捐给县里的学堂吧!”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