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西夏

《流沙西夏》

176章柳上雪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汴河边的柳条上还挂着残雪,初春的暖意已经穿梭在人间。

何南子平日里犬马声色,不学无术,他也曾在太学里混过两年,因为出手阔绰,交了几个酒肉朋友,那几人跟何南子倒是臭味相投,天天在勾栏瓦肆里寻花问柳,精神着呢,可一到应试场上,就蔫儿蔫儿的。

父亲说祖父以前也是做官的,还做过南京留守,可自己年轻时时运不济,所以没能接住父亲的衣钵,懊悔不已。可他虽然放弃了仕宦选择了经商,对下一代却不放弃,花重金请了一个教书先生上门为何南子授课,据说这个教书先生还是在应天府书院呆过的。

“今儿个韩先生出门会友了,由我来给你们讲学,这讲些啥子呢,”他自言自语道,“《桃花源记》!”

“就是那个做梦的,这个韩夫子讲过了!”何南子说着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准备开睡。

他面色一凛,“讲过了可你们懂了吗?知道什么是桃花春,什么是桃花扇,什么是桃花刀,什么是桃花酒吗?一壶水不响,半壶响叮当!”

先生稍稍平复了情绪,“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这一听说是讲故事,一向准备开讲就睡的南子反倒精神了。

“从前,有个年轻人和一个老头子合伙开灶,有一次,他们炖了一锅鸡,无奈鸡肉很多都是骨头,那年轻人吃得又香又快,那老人牙齿不好使,吃得慢,你们猜他要怎么办才能不吃亏?”

“那老头儿把那鸡肉藏起来?”笑笑抢答道。

他摇头,“藏起来了还叫什么合伙呢?”

南子把手中玩弄的书往桌上一摊,这故事也忒无聊了,“那就一拳把那小子牙齿卸掉,让他变得和那老头儿一般牙齿光光?”

笑笑像母鸡下蛋咯咯咯地笑着,那先生仍是摇摇头。

笑笑挠挠头,“不如他们先平分,你一半我一半,就不会吃亏了?”

那先生还是摇摇头,“两人是搭伙,如果在做好吃食之后再分开,那不还是没有达到搭伙的目的吗?”

南子早就一阵不耐烦,“你就说说他到底是怎么办的吧!”

只见那先生捻须呵呵直笑,“是这样的,那老者夹了一块鸡肉舔一下,然后放到碗里,然后再夹一块舔一下,又放下。”

边说时南子直作呕,狂挠胸口。

那先生又慢吞吞站起来,缓缓道,“其实,既然是搭伙,就不要计较吃亏与否,要知道,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吃亏是福,作为老人,不要与年轻人计较多得少得,作为年轻人,也不要在老人面前逞能失仪。就像我作为你们的夫子,不会计较你们不分尊卑没大没小,可你们也要……”

南子才懒得听他唠叨,“走!”

笑笑一愣,随即跟了上去,他知道这几天南子莫名狂躁,看什么都不顺,没少挨他骂。

刚回到家,就见何老爹在庭院里来回踱步,何南子本想躲,却也来不及了,只好硬着头皮叫了声,“爹!”

“诶,龙儿,你回来得正好!”

龙儿是何南子的乳名,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成龙成凤的。何南子一脸惊诧,平时要是知道自己逃学,他不生气就不错了,今天还说回来得正好!

“什么事爹?”

“你代为父往城西去一趟。”

“城西?去干什么?”

“王老爷寿辰,你代我给他送去贺礼。”

“王老爷,王曾?”

何南子虽然不学无术,可是汴京城风头大的人物没有他不知道的,“据说这个王曾文采斐然,当年可是三元及第。”

何老爹摇摇头,“王曾刚刚携太后将宰相丁谓搬倒,现在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风头正盛,岂是你我能攀上的!”

何南子不解了,又猜道,“王钦若?”

何老爹还是摇摇头,“是王烨王老爷五十大寿!”说着又默默叹道,“听说王钦若这次可是病入膏肓,药石罔效咯!”

“病重的不去看,却去看一个祝寿的!”何南子不解。

“你懂什么,一个将死之人,再巴结有什么用!王烨王老爷不但有钱,朝中还有关系,什么大理寺丞张敏中啊,凤州主簿王蒙正啊都与他交情匪浅。”

何南子虽不太情愿,但总比呆家里强吧!又问道,“什么时候去?”

“马上就去。”

虽然不是花开的季节,可空气中像是弥漫着花的芬芳,何南子陶醉其中。一路到了城西王府,让人通告,就说何南子求见,王烨本来不认识什么何南子,可上门不打笑脸人,又听说那人风流倜傥,派头十足,于是让请。

何南子跟着家仆一路往里,只见内堂宾朋满座。

“王大人,久仰久仰!”

“请问阁下?”

“哦,真是失礼!忘了作介绍,晚辈何南子,家父何谦特让晚辈略备薄礼前来拜访,祝王大人万寿无疆!”

王烨捋着半白的胡须,笑容可掬,“何老爷真是客气了!”

其实他哪里认识什么何老爷,不过巴掌总不能打笑脸人,更不能打送礼人吧!

何南子满脸春风,朗朗说道,“这是唐太宗赐给名臣魏征的金碗,重九两三;这是汉武帝赐给宠臣李延年的宫廷金饼,共一十八枚;还有这个……”

他捧出一个长方形的盒子,“这原本是伍子胥随身携带的短剑,吴国灭亡后,越王勾践把他转送给了范蠡,范蠡与西施泛舟烟波江上,是以流落民间。”

说完又拱手,“还望王大人不要笑话,赏脸笑纳才好!”

王大人哈哈大笑,“哪里的话,小兄弟特地登门,就凭这份情谊,老夫也是推迟不得的呀!”说着笑着接了过去。

何南子倒是诧异,出门时父亲颤颤巍巍端出这东西的时候,他只见里面有一柄青铜短剑,看上去陈旧不堪,心里不禁暗自解嘲,就把破短剑,他非把它当宝似的,而且他觉得这生辰送剑不妥,可何老爹非说王老爷会喜欢,看来还是老的知道老的心思。

这时,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走了进来,拱手作贺,“王大人,你老这身子骨可令人羡煞啊,秀眉高彩,神采飞扬啊!”

王老爷满脸堆笑,“哎哟,李大人,快请坐!”

“请!”

这李大人刚入座,忽又听家丁通传,“王大官人到!”

这时,人群中突然沸腾起来,“哪个王大官人?”心想王烨自己的儿子也不用特意通报嘛!

在人群哄闹中,只见那王大官人走了进来,大家见到王大官人的一刹那,无不惊叹,真是一位风流倜傥的俊俏郎君,人群中当即有人认了出来,“是凤州主薄王蒙正的大公子王齐雄!”

何南子嗤之以鼻,他不否认王公子的样貌,可这般样貌却配了个这么俗气的名字,真是……又见他旁边的小娘子风华绝代,鹅蛋脸秋波目,桃花鬓如烟似霰,何南子看得眼睛都直了,他想,仙女也许就是这样,只是她比仙子们多了真实,多了芳香。

“祝王大人寿如东海长流水!”

“王大公子多礼了!”王烨回礼时才发现王齐雄身边那位如花似玉的小娘子,“这位是?”

“这是我妹妹王琬繘!”

话语一出,众人中又是一阵惊叹,那王琬繘长得风姿绰约,浓颜冰肌,让人移不开眼。何南子也不能免俗,盯着她看了许久,总觉得这个王琬繘有几分熟悉可又不确定在哪里见过。

忽然,那晚湖畔的一幕重现脑中,那个单眼向他狡邪地眨了一下的丫头,她不是侍女吗?怎么成了王家女儿了?难道?何南子顿时耳酣脑热,又如醍醐灌顶,明白了过来。琬繘?原来她才是琬繘,那那晚上明湖约会的那位?他一面庆幸自己的风流箭没走眼,另一方面又纳闷得紧,她那晚竟然故意整他,骗得他好苦!

他舔了舔嘴角,邪魅地一笑。这时琬繘看见他走了过来,故意转过脸去,过了半晌没有声响,以为他走开了,哪知刚一转身却撞了个满怀,差点没把她囧死。

只见何南子戏谑地瞧着她,细长的眼里满是玩弄的意味,“你知道男人和女人有什么区别?”

琬繘呆呆地摇头,南子喃喃道,“男人和女人本没什么区别,只是女人比男人更美!”琬繘斜了他一眼,一肘把他挤开,自顾走了。

何南子正要追上去,突然人潮涌动,往他这边来,原来是王府请了一个花鼓灯班子,就要开场了。随着锣鼓喧天,只见那‘鼓架子’头扎着英雄结,系着腰带,穿着布鞋,步履轻盈,动作轻快。那‘兰花’左手执着花绢,右手执着王扇,款款登台。

花鼓演罢,王老爷又带着宾客去观赏他的地动仪。

“这是候风地动仪,是西鄂伯亲手所作。”

他说的西鄂伯就是东汉时的太史令张衡,为感念他的功勋,先皇还特追封他为西鄂伯。只见那候风地动仪八方是口含龙珠的龙头,下面有形似酒樽的蟾蜍,龙珠刚好落入蟾蜍的口中。传说蟾蜍是龙唯一让靠近的动物,龙会经常流口水,龙涎对别人来说是顶级的香料,但是对于龙来说却是无奈,龙涎太多会导致它嘴角奇痒无比,而蟾蜍把龙涎作为食物,帮它舔去口水,正好帮它祛除瘙痒,所以才出现了这么个别人看来不相配的组合。

“西鄂伯可谓是多才,不仅通晓天文地理,还精通筹算,文赋方面更是和司马相如、扬雄等齐名。”

“是啊是啊!”

众人不仅吹捧王老爷,就连西鄂伯也一并赞赏,琬繘觉得没意思,想出去透风,走到半路却被人拦住,一见又是他不做不休,怒道,“好狗不挡道!”

何南子正愁没处擦痒,“丫头,你竟敢骗我!”

琬繘装作满脸惊诧,“你认识我吗?”

何南子一激动,控制不住自己,大声嚷叫,“你那天晚上弄了个假的来与我碰面。”

琬繘一听,又是得意又是尴尬,低声斥道,“你可不可以不要像赌坊里下注那样大吵大闹啊,你以为那是什么丰功伟绩,好拿出来炫耀的呀!”

“我不管,你我是娶定了!”

琬繘恼了,“我不管你那天风流箭怎么会射到我,可我已经扔了,所以我们半点关系也没有!我也对你不感兴趣,请你自重!”

何南子正要说什么,却被门外人声骚动所淹没,“听说崔员外家的十三郎找到了!”

“怎么找到的?”

“据说是一个衣裳褴褛,但长得颇为俊俏的小哥把十三郎送回崔府门前,一句话也没说就走了!”

“他也没要那一万两赏金?”

“没有!”

“哎呀,怎么有这么傻的人!”那人捶胸顿足,仿佛失去那一万两的是他。

“你不傻,但你没那个运气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