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朝往事

《五朝往事》

第34群英会三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生在世能逃脱名利二字的人少之又少。陆林仓的话只是让台下的人羞愧之心昙花一现,随后台下众人即被清源抬上的武林典籍所吸引,再也顾不得清源苦心教导之语。

稍稍安静了一下即有人大喊道:“大师慈悲之心着实让人钦佩,可是谁能证明大师拿出的秘籍是真的?说不准里面的秘籍大部分都是以次充好李代桃僵。”

此人的话说出了下面许多人的疑问,台下的许多人都参与过秘籍的抢掠,可是大部分拿出的秘籍都是诸如“太祖拳“扫堂腿”“杨家枪”之类的大路货,都是沿街叫卖的入门武术,对于台下的众人来说根本毫无用处,这时大家才明白上当了。可是此时却毫无心机张口就提出如此质疑,这纯粹是瓜田李下不打自招。

说出此话的人是一个打扮长相普普通通的年轻人,年轻人刚说出此话清源及台上台下的许多人向他射来炽烈的目光,有愤怒有疑惑更要恍然大悟的目光,年轻人见此脸色一变神情慌张,清源心中叹道:“看来这只是个小喽啰,并不只是主使之人。”不过清源早已料到今时局面,只见清源走到了薛道源等人面前打了个揖道:“还请诸位给老衲做个鉴证。”

陆林仓心直口快问道:“大师,少林武术典籍乃少林历代数百年积累,虽造此大难,但大师也不应如此草率处理,大师若有难处,我陆林仓还有在座的各位同道定不会袖手旁观。”

清源此举实在是出乎众人意料,之前为了护卫这些典籍众人没少出力,可没想到众人费劲心机保护的东西却被清源如此简单地放弃,一时间众人心中难免有些不快。清源知道众人所想,遂开口解释道:“人是活的,典籍是死的,即便是同门学艺的师兄弟成就也是大不相同,习武之人首重悟性和努力。无缘及无定心之人即便手握天下最高深的武学典籍对他来说也是缘木求鱼,而且如此还能避免江湖人士的相互倾轧抢掠,这也算功德一件吧、”

众人都理解明白清源的说词,可明白归明白,可江湖之上壁垒森严,大家不光对自家的技艺敝帚自珍,还想法设法的探听别派的绝学,因此各门派之间交流很少。听到清源的话众人心里虽觉有些不妥但还是敬佩于清源敢于打破世俗门规。

陆林仓、薛道源、清妄和华铸等人走到了装有秘籍的箱子旁边,每个人拿出一本秘籍看了一会相互点头确认。华铸放下典籍对台下的人抱拳大声道:“华某不才愿和台上的各位武林名宿共同作保台上的典籍绝无半点掺假”

此话一出台下顿时轰动起来,有这么多武林名宿作保大家心里的怀疑一扫而空,顿时有不少人嚷嚷道要推举清源为盟主,正待这时戴容从人群中走了出来,来到擂台前对清源抱拳道:“大师渡人情怀令人十分敬佩,但正所谓斗米恩升米仇,这些典籍如若分配不好定然引起新一轮的争夺,不知大师对此有何良策?”

听到戴容的话陆林仓勃然大怒,道:“这些典籍就算明珠暗投也不会给你们这些认贼作父数典忘祖之辈,这些典籍只分给在座的对抗金大业有功之人。”

戴容听后却没有生气反倒淡然道:“此言差矣,听先生的话,我风刀门好像成了异族。但先生应知我风刀门所在的大同府自始至终都是我汉人的土地,大同沦陷异族时间是长了些,如此一来大同难道就不是我大宋的土地?大同的百姓就不属于我华夏一族;再者我风刀门一向不过问朝堂之事,是朝廷不争气,才让汉人土地归于胡人,我等沦陷之民为了保存汉风忍辱负重,比那些只知逃跑的人强多了,因此在下斗胆认为我风刀门绝对有资格参与分配典籍。”

听到戴容的话陆林仓更加怒不可遏,“无耻之徒,真是巧舌如簧,有我在你们休想得到一本典籍。”

正待这时一个金发碧眼的身材高大的西域胡人走了出来用生硬的汉语道:“你们中土不是有句名言‘能者多劳、能者多得’吗?小僧以为当下之急还是选出盟主,由盟主分配典籍的归属。”

西域胡人的话立刻得到许多唯恐天下不乱之人的拥护,尤其是风刀门和一品堂的人更在下面大声鼓噪,陆林仓傲然道:“盟主之位已经选定了,就是清源大师。”

西域胡人回应道:“清源大师是你们选的还未征求过我们的意见、”陆林仓冷然道:“这是我大宋武林的时轮不到你这个外番小民胡言乱语。”

西域胡人故作惊奇道:“今日群英会我等虽未接到请柬,但群英会早有声明只要是江湖中人来者不拒,怎么你们中土武林难道还怕我等外番人士吗?不敢接受我们的挑战,只知关起门来耀武扬威,这不是你们宋人小孩玩的过家家吗?”

听到西域胡人的话不少人轰然大笑,台上的华铸悔恨交加,当时为了把群英会的场面搞得大些,为了多招揽些武林人士因此对参与群英会之人的身份未多加限制,谁知参与之人人多口杂把群英会的目的传了出去招来了风刀门的搅场;而清源大师又巧合地带着少林武术典籍路过洪州又招来了众多窥视之人,造成了今日局面。可为了大宋武林的颜面当然不能自打脸面矢口否认,恐怕今日局面真的需要擂台比试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