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召唤师

《秦时召唤师》

第8章问心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土生木酿水中火,金樽玉液小乾坤。

文痴武客三点血,江湖相见半盏春。

酒这种东西,作为横贯整个历史的媒介。再人与人拉近距离这方面,确实有很大的作用。

酒过三巡...

“修兄,我敬你!归国途中,得修兄出手相助,乃是非之幸事!”韩非抄起一坛酒,豪气干云的敬了一下修才,便仰头灌了一大口。

“呼...”,满意的吐出一口酒气,韩非笑道:“好酒!取林间百果酿造而成,入口甘醇清香,回味悠长。妙哉!”言罢,又饮了一口。

修才看了看韩非,又看了看自己手上的酒坛。

这货好像不是敬自己酒,而是单纯馋酒而已吧?

“韩兄,慢些饮。车上还有许多...”修才看着韩非这幅酒鬼模样,劝道。

“不成想到修兄的美酒如此美味,非失礼了”韩非道。

你失礼个锤子...

修才不禁在心中吐槽。。。

“修兄,不知你师出何门?听修兄所言师门也与儒家有些关键,不知是儒家哪派分支?”韩非喝着酒,好奇的问道。

“关联嘛到算不上,只是我也受过儒家思想的影响。家师生前曾说儒家在做人这方面,确实值得学习。师门也不是诸子百家,只是这乱世一些读书人而已。儒家,道家,墨家,纵横家,兵家...等,皆有所涉猎。”修才答道。

不算是吹牛逼,毕竟后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修才也并没有骗韩非。

韩非闻言,道?“竟有如此传承,是非孤陋寡闻了。”

修才朗声道:“韩非何必妄自菲薄,来,饮酒,饮酒。”

喝酒这东西,看人。

有人酒逢知己千杯少,有人话不投机半句多。

酒过三巡,修才和韩非二人痛饮正酣。

话匣子打开了,就很容易聊出感情来。

想到原著中韩非的人物轨迹,不由得有些感叹起来。

韩非看到修才似乎心有所想,不仅笑道:“修兄这是如何了?难不成这美酒又勾起修兄一些陈年往事了?”

修才笑道:“韩兄莫要调侃在下了,我本尘世一俗人。何来那么多陈年往事,只是突然想起之前师父说过的一个故事,当年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今有所感而已。”

韩非一愣,没想到修才竟是如此,道:“修兄不妨说说,莫不是类似于名家白马非马这种诡辩之说?”

修才看了韩非一眼,叹声道:“却不是诡辩之道,而是...问心局。”

听到了修才言语中的停顿,韩非不仅好奇起来,道:“非还请修兄不吝赐教。”

修才看到韩非,又想起了前世那个故事。

一时间有些感慨,不料韩非竟想听,那就别怪修才不厚道了。听完这个故事的人,没有不怀疑人生的。

清了清嗓子,修才这才淡淡说道:“既然韩兄想听,那么自然如韩兄所愿。只不过这个故事,韩兄听完还请给出自己的回答。”

“哦?”韩非觉得自己的好奇心被勾了上来,不禁催促道:“修兄请讲,非洗耳恭听”

修才抿了一口酒,缓缓开口道:

“从前有一个少年,父母早亡。如这乱世浮萍一般...”

韩非此刻也仿佛看到了归国途中那些破败的村落,七国连年征伐,百姓流离失所。

叹道:“这样的少年,七国之中,有很多...”

修才继续道:“只能说少年很幸运,父母离世后,那个少年倔强的像路边的野草一般生长着,靠着街坊邻里的救济饱一顿饿一顿的活了下来。穷苦之地的百姓之家也未有余量,每次接济少年一顿饭,那么自己家中之人便要少吃一顿饭。少年也知晓这些事,于是每次在吃完别人请的饭,他便在又能多活几天的时候,帮这家人砍些木柴,采些草药,去田间帮忙照看一下庄稼,或者夜里巡视村中提防一下贼人。

少年从来都知道自己是欠这些邻里乡亲的,就这样,少年倔强的活了下来。有次啊,天降大旱,以前少年凭借父母遗留的土地,也能勉强过活。不过那年田间颗粒无收。

邻里乡亲见到少年如此,也轮流请接济一番少年,不过大灾之年,寻常百姓能活着就不错了,哪有那么多的余粮去接济少年?

有一次,少年实在饿的不行了,家中已经断粮三天多了。街坊邻居能去蹭一顿饭的都去过了。少年觉得街坊邻里已经帮了他太多,他依然认为这次只要熬一熬,熬过去就好了...,却不知这次他真的熬不下去了。”

顿了顿,修才继续道:“韩兄出身王族,可能没有经历过饿肚子的时候。我也没有,不过我听家中长辈说过饿肚子的滋味。那种感觉并不好受。”

韩非默然不语。

修才顿了顿,继续说道:

“那少年也是倔强性子,他那时就想着再等等,说不定就会有人请自己吃一顿饭呢?韩兄,你猜这少年为何如此?”

韩非听到此处,仔细思量一番,长叹道:“少年有任侠之气,别人请他吃饭,是人情债,可以还。他若开口去求别人,那便是变了性质。三军夺帅,匹夫夺志。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修才抬了抬酒坛,示意韩非共饮一番。道“却是如此,那少年在巷中徘徊了许久,他真的熬不住了,于是他决定去敲一敲街坊邻居家的门,求一求他们或许可以吃上一顿饭。少年心中所坚持的一些东西,仿佛在饥饿面前被彻底的打败了。

所谓乱世人命不如草,更何况是少年心中小小的骄傲呢。

可就在这时,平日里帮他最多的一户人家打开了门。

那家是孤儿寡母,家中男人死在了战场之上,夫人自己含辛茹苦的讲襁褓之中的孩子养育成人。那夫人看见了少年的窘迫,于是便装作不知情一般请少年到自己家中吃了一顿饭。这顿饭,救了那个饿了三天的少年,不仅仅是救了他的一条命。”

修才又喝了一口酒,望了望韩非。此时韩非仿佛也陷在了故事中,见修才停了下来,便说道:“确实如此,那夫人救了的,不仅仅是那少年的一条命而已。修兄,后来呢?”

修才喝了口酒润了润喉咙,继续道:“后来啊,那少年凭借这顿饭活了下来。那对孤儿寡母在村中生活也是不易,少年便不遗余力的维护母子二人。那孩童更是被少年当做亲弟弟一样看待。”

韩非点了点头,道:“理当如此,少年以德报德,善也。”

本来故事到了这里,应该就是一个好人有好报的故事。韩非心里想,不过,随着修才的继续开口,他知道自己想错了。

“在之后,那少年被路过的儒家圣贤看重,收为了关门弟子。练了拳,学了剑。读过了万卷书,行过了万里路。少年擅长与人说理,锄强扶弱,行侠仗义。路遇不平事,出剑鸣不平。故事讲到这里,韩兄觉得如何?”

韩非笑道:“那少年自幼便有任侠之气,得名师指点,有如今成就,不算意外。”

是么?修才心中嘀咕了一句。便又继续讲道:“少年一路行侠仗义,几年后,少年回到了家乡。便去拜访那对自己有恩的那对母子,却发现前几年自己离乡以后,村中遭了强盗,那对母子都被贼人掳了回去。

少年当时没有说什么,仗剑而去,待打听到那群贼人的落脚之处后,也随即找到了那对多年未见的孤儿寡母。

那孩子被贼人掳走以后,被强盗头子看中了资质,收为弟子,传授武功。在少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时,那个以前跟在少年屁股后面的孩子也在强盗之中学会了如何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

孤儿寡母生活在强盗圈子中,不是你杀我,就是我杀你。强者才配拥有活着的权利。他们不去烧杀抢掠,他们不去草菅人命。那他们便活不下去。这是那对母子最深切的感悟,她们也是那样做的。

待少年知道了那个曾经的弟弟的所作所为之后,不仅感慨万千。

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如果最初是为了活下去,那么后来便已是回头无岸了。

少年一人一剑,屠尽整个强盗老窝。在最后面对毫无还手之力的弟弟时,少年犹豫了...

韩兄,若是你是那少年,这对母子,杀不杀?”

故事到此处戛然而止,韩非听的芒刺在背,如坐针毡。

看到韩非如此,修才便知道他明白了自己讲这个故事真的真正的含义。

语气森然道:“韩兄,若是你是那少年,你杀不杀?杀了,无愧天地,那种手刃亲人的不痛快,憋在心中,足够让你在未来的岁月里,出拳更重,出剑更快!人唯有心怀大悲愤,方才有大志向。而不是心有钝刀,磨损意气。杀了,亦是止错,亦是无愧!”

韩非满头大汗,他明白修才的意思,只是听修才讲这个故事娓娓道来,他早已带入其中。出身韩国,远赴儒家求学。如今学成归来。却发现韩国上下已是千疮百孔,君王不思进取,朝中大权旁落。整个韩国的权贵,已经彻底烂透了。韩国这座昔日大厦,摇摇欲坠。在这个儒家讲究忠孝仁义的年代,忠孝乃是大节,出身儒家的韩非,亦是如此。

杀,还是不杀?

修才继续道:“杀一善而救天下,吾不为也。杀一恶而救天下,为是不为?”

黄钟大吕,振聋发聩。

“韩兄,你杀不杀?”

韩非嘴唇微颤,声音仿佛有些变调,只见他双手死死抓着酒坛,眼神有些狰狞道:“不能杀,不能杀...,那一饭之恩,活命之恩,养志之恩。谁都可以杀,唯独少年不可以。少年若杀了他们,那他如何自处?他可以对其他人讲一千个一万个道理。但这些道理在少年自己这里却说不过去。没有那对母子,没有那顿饭,他有什么资格再去与人讲道理...,若是杀了还是那个少年么?”

修才见到韩非这样,心中有些过意不去,但还是继续咄咄逼人道:“那为何别人作恶,在少年拳下剑下都得死。唯独对少年有一饭之恩的那对母子,不可以死?”

韩非沉默了,修才知道,这个法家集大成者。心中已经有了答案,韩非若是那少年,他内心可能会挣扎,可能会痛苦,但他还是会痛下杀手的。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这就是脱胎于儒家的法家。

良久,韩非才从双目无神中缓了过来。

有些艰难的站起身来,对着修才郑重其事的弯腰一拜。

“修兄此喻,非受教了。”

问心局,无关对错,怎么选都是对的,怎么选也都是错的。

问心局,只问本心。

见到韩非如此,修才急忙扶起他,道:“韩兄莫要如此,一个故事而已。如何选择,在乎本心,无问对错。”

韩非苦笑一声,说道:“修兄请非喝的这顿酒,是非有生以来喝过最难喝的酒...”

“哈哈...”修才大笑一声,道:“苦酒入喉,方显本色。不是么?”

韩非长叹了一口气,道:“确实如此,修兄这场问心局。非此生难忘。不过非仍想知道,那少年是如何抉择的,杀?亦或不杀?”

修才拿起酒,喝了一口,悠悠说道:“我也不知道后来怎么样的,少年或许杀了,或许没杀。无解之局,无胜之争。圣贤道理都在书中,可做人却在书外?韩兄,你说对不对?”

没有听到想要的答案,但韩非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答案。

所以并没有气馁。

修才所说确实如此,少年如何选择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自己如何选择?

“修兄,非敬你,敬这场问心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