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娇

《天下第一娇》

第851章打趣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霍明意的两个孩子都是足月生产,健健康康的,她和裴子端两个人又都好看,生出来的小孩儿也是白白净净。

章老夫人为着高兴,又急着想看看重孙,等不及孩子出月,那天叫人套了车往东宫去了一趟。

连她也说呢,她活了大半辈子的人,刚落生的孩子见的多了,可像是这兄妹两个这般白净的,实在是头一次见到,可见以后也不会差,将来长大了,还不知是何等容貌气度。

长辈们瞧着孩子自然是怎么看怎么欢喜的。

其实小孩子总是最乖巧可爱,尤其是刚出生的小孩儿不会说话也不会跑闹,任由长辈们要怎么样便怎么样,才更是可爱讨喜呢。

别人家里的小孩儿在这个年纪尚且不会招惹人厌烦,更不要说是自己家里的孩子。

章老夫人抱着孩子不撒手,亲亲这个,搂搂那个的。

陆氏和郑氏当然是陪着她一起过来的。

这会儿郑氏坐在章老夫人身旁,笑着打趣了两句:“老太太有多长时间没这样高兴过了。上一回瞧着,还是阿宁从凤阳来了金陵的时候。那会儿老太太见了外孙女,高兴的什么似的。

如果见了重孙子,可不高兴了。”

章老夫人眉眼弯弯,眯着眼笑起来,拍着孩子的后背,一递一下的:“是高兴,这样白白净净的孩子,我见了当然高兴得很。”

她话音落下去,才抬眼去看霍明意:“这几日都还好?”

霍明意笑吟吟的说都好:“殿下也不给我半点气受的,我也是高高兴兴,什么烦心的事情都没有。

殿下前几天还说呢,如今孩子平安落生了,我也要好好坐月子。

一个月可不算,非得叫我坐满了一个半月,身子得养好,不能落下什么病根儿,将来也补不回来的。

现下便是真的有什么事儿,也不能往心里去,更不能说生气难受的。

要是真觉得不痛快了一定要告诉殿下,他来替我料理了。

我自个儿心里是有数的,坐月子呢,自然要好好的,不然以后可了不得。”

章老夫人听了这样的话才算是放心下来。

其实本来也就是随口一问而已。

这女人做月子的确是很要紧的一件事情,明意自己也不是不知道。

问题是在于,她想问的并不是有没有遇上事儿,而是有关于裴子端的态度。

他就要册封东宫了,到时候说不定朝臣奏请,要给他选什么侧妃之类的。

章老夫人收了声不再说话。

霍明珠扯了扯傅清宁的袖口,傅清宁噙着笑却不理她。

这样的举动落在霍明意眼里,便柔声笑着叫祖母。

章老夫人才又抬眼看过去:“怎么了?”

“前头几个月怀着孩子呢,也不好为了别的事情分心,连母后都一直交代叫我安心养胎,不要胡思乱想操心别的事儿,我也就没有问过家里面。”

霍明意本就是最端方华贵的一个人,眼下做了阿娘,生了一双儿女,又有裴子端真心疼爱着,整个人竟是比从前更平添了几分柔婉。

她说话的时候总是最温柔的模样,叫人很容易就全神贯注的去听她说了什么的。

她先铺垫了好几句话,越发引得章老夫人与陆氏郑氏侧目去看她。

霍明意始终都保持着微笑的模样,柔婉的不得了,缓和了许久之后,才又继续往下说:“三娘面皮薄,我问她她不肯说,我问阿宁,阿宁怕三娘找她麻烦,也不敢告诉我,今儿正好她自己也在,祖母,三娘跟王四郎到底怎么样呢?”

霍明珠果然娇嗔了一声:“哪有大姐姐这样子的!”

傅清宁就噗嗤一声笑出来。

不过她笑完之后,立马掩唇不吭声,其他的话一句也没有说。

章老夫人把手里的孩子交给乳母,两个孩子都被乳母给抱了出去,她才笑着同霍明珠招手。

霍明珠撇着嘴,往章老夫人身边儿坐过去。

章老夫人拉着霍明珠,在她手背上轻轻地拍了好几下:“不好意思了?你姐姐问,你怎么不说呢?”

霍明珠垂眸下去:“不知道说什么呀。”

章老夫人脸上的笑意就更浓郁了,转过头去看霍明意:“好着呢,等有什么好消息,还能不来告诉你吗?你不用操心她。

就是如今王佛之的弟弟妹妹也还在金陵城,他这段时间没多少时间,明珠跟他见面的次数都少了许多。

这两个孩子别扭的很,我们做长辈的,也不好横加干预,你说是不是?”

霍明意心里就明白了。

怪不得三娘方才会有那样的小动作。

其实三娘自己也是着急的。

当着今儿人多,想让傅清宁帮帮她。

她性子就这样。

看上了王佛之,认准了这个人,那便就是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

可是王佛之始终没有表明心意,她恐怕也没有真的去跟王

佛之袒露心迹。

不过她有些坐不住了。

前段时间她怀着孩子,三娘想着一家子心思都在她这一胎上头,况且那时候才跟王佛之相处不久,也没有想着那么着急。

现在她肚子里的孩子落了地,阿宁的婚事又用不着操心,三娘就对自己的事情格外上心了,也希望长辈们能上心点儿。

其实要让霍明意说,真不是长辈们不上心,是这事儿本来也急不得。

三娘的情况和瑾瑜还不一样。

瑾瑜和沈元策毕竟是青梅竹马,从小就那样的,大家也习惯了。

三娘和王佛之之间……

霍明意想明白了这一层,浅笑着说知道了:“您说的也对,他们自己的事情,总要他们自己弄明白,我还怕是咱们三娘剃头挑子一头热呢,要么就是王四郎君有什么,三娘根本就没有那个心思。

问得多了,三娘又不高兴。

要我说,这事儿可急不得。

王四郎君在金陵做官,三五年的时间里都不可能会琅琊去了,三娘年纪虽说也上来了,可还不至于那么急着要商量婚嫁的事儿。

女孩儿嘛,在身边多留几年原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何况二娘不在家里,家里头就她一个女孩儿,这么个宝贝小幺,就是留到她二十岁了,外头人也说不出什么来,阿宁你说是不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