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卷尘沙起

《峰卷尘沙起》

第第六十七章心计二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昂洛也深以没有在风清观捕到道真为耻,便是汤定不交代,他也要尽全力而为。况且,他最是看不得这些靠阴谋诡计和宵小手段来成事之人。此时闻言,便跪在地上,斩钉截铁地说道:“哪怕是追到天涯海角,臣必定要将道真绳之以法”。

汤定见昂洛说得真切,又想起魏无渊和卓儒士想要自己提前继位的嘴脸,连忙快步来到昂洛身前将他扶起,真诚地说道:“孤信得过卿家,孤的命、胤国的命运就交给卿家了”。

昂洛又要跪下,却被汤定阻止。

众人就缉捕道真一事又商议了一阵,便自散去。

垚军飞降到岭州城下的消息,也同样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景王汤恩耳中。汤恩神色不善的坐在主坐之上,潘林、胡战也各自入坐

汤恩对着胡战说道:“老帅,这垚军来袭岭州府,恐怕没有按照我们的意图展开呀”。

胡战接话道:“我收到此消息后也是思虑良久,如果军报查实,则岭州全境必然陷于兵火之中。现在想来,垚国对此战也是筹谋良久,更有什么秘密手段。而我等发出的邀约,更是给他们带来了发动的契机”。胡战同样也是面色凝重,虽然帮助汤恩继位是现下最重要的事,但是作为军人却让敌国深入到了一州的腹心之地,却是自己接受不了的。

汤恩问道:“凭老帅的经验,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胡战稍作沉吟,说道:“若真是垚国大军,则他们必是找到了一条可以绕开岭南直通岭州府的密道”。

汤恩脸色更是铁青,说道:“老帅认为此战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胡战依然是稍作沉吟,而后一字一顿地说道:“岭州全境沦陷”!

汤恩脸色一刹那变得惨白,他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自怨自艾地说道:“父王新逝,我这个不孝子便要覆军失地吗”!

潘林看汤恩一副自责的样子,急忙站起身来,对着汤恩大声吼道:“大事在即,此时不要分心。岭州广大,又有驻军,一旦朝局稳定便派府州驻军救援即是,何必做如此女儿状”。

朝上公认潘林无甚才能,不过此时方见他的定力和决断。

胡战此时也从刚才的思虑当中清醒过来,连忙说道:“右相所言甚是,全境陷落只是最坏的打算。以我对侯猛的了解,他手中的3万边军也不是这么好吃得下的”。

汤恩努力平复好自己的心境,想到道真被追捕之时,自己差点流亡外国,心境便硬了起来。只要人心硬了,那么很多事情便不再是可以扰乱心智的事了。

汤恩看了看两人,自信的笑了笑说道:“垚国孱弱,如何能与我胤国争锋,且让他猖狂几日,待孤料理好家事便要让他们来得去不得”。

潘林和胡战看到汤恩恢复常态,也放下心来。

汤恩淡淡地说道:“传道真来吧”。

次日,胤国上下一片忙碌,各级官员们紧张的准备着新君继位相关事宜。而都城的老百姓们,更是在等待着这新君登基之后的恩典。

太子汤定一早便穿戴整齐,今日他便将成为这胤国的主人,胤国的国君。而其他的王子,不管是以前和自己有一争之力的景王汤恩,还是其他的兄弟姐妹,今日之后便都只能匍匐在自己的脚下。

此时的汤定,正端坐于胤国王宫正殿至定安门之间的巨大广场的高台之上。而其他有资格参与登基仪式的权臣贵戚和列国使臣们,早已规规矩矩的站在各自的位置等候。汤定很享受这种感觉,这种日月星辰惟我独尊的满足感。还有一刻钟,广场之上的巨大铜钟就会敲响,那就是自己的登基时刻。

广场之上,胤国群臣早就各就各位,等待着这关键时刻的来临。而王宫禁军更是将此处保护得严密,确保新君能顺利登基,不出一丝纰漏。

左相魏无渊身形挺拔的站在台下的队列上首,毫无一丝一毫的老态。对于他身旁的右相潘林,他选择眼角斜视,嘴角上扬的不屑姿态。这也难怪!他魏无渊是何许人也,胤国文人之领袖、胤国朝堂之重臣,胤国太子之老师,哦不,是胤国国君之老师。而他潘林又算是什么?靠着投靠王子出现在朝臣视野,靠着献媚国君而身居高位。以前有先君照看着他,他竟敢处处与堂堂左相为难。现在新君继位在即,看他还有个什么好的下场。想着身旁最大的政敌将要被自己整垮,魏无渊轻蔑的“哼”了一声,便也懒得理会与他。

反观右相潘林,再没有了以前那种盛气凌人的架势和眼高于顶的傲慢。潘林感受到魏无渊蔑视的眼光,身子竟然有些瑟瑟发抖起来。站在两位宰辅身后的重臣也明白,新君继位便没有这位右相什么好下场。只是这右相的表现也实在不堪,现在还没有什么,怎么就开始害怕得发起抖来,这也太丢咱们读书人的气节了吧。哦,不对,潘林本就算不得真正的读书人。想到这里,重臣们在心里默默的笑了起来。

对于潘林本人来说,他也知道自己在发抖。可是他清楚自己发抖的原因并不是别人所想,而是己方的计划便要实施。只是不知道,这听起来玄而又玄的“蛊术”,到底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虽然他知道自己不该发抖,可是自己终究不是战场上杀伐决断的主将,没有这么好的心里素质。

他转眼悄悄看了胡战一眼,这位久经战场的主帅果然不动如山,完全没有大事将近的紧张。他收回思绪,在心里将自己所有知道的神仙、菩萨都拜了个遍,更是祈求道家的先祖,保佑道真的道术灵验。只是不知道,此事的关键人物,景王汤恩现在是如何心态。

汤恩神色淡然的站立着,没有特别的表情、没有特别的姿态,仿佛自己便是一直支持太子汤定的忠贞之臣、亲善兄弟。可是他的心里,此时也正似翻江倒海一般。时辰快到了,这道真的功力到底如何,便要到检验的时候了。

众人忧心的道真,这会正在自己城里的府中,优哉游哉的和自己的爱徒同方聊着天。同方经过细心调养,已然可以下地走路。此时,两人正漫步在范府的后院之中。同方本就是道真最亲近之人,而之前道真又拼了性命救他。所以对于同方来说,师傅道真便是自己在这个世上最亲的人。同方虽然走得一瘸一拐,可是神色之中对道真的恭敬却是表露无疑。

道真开口道:“此次南来,我景华道教损失惨重。今后若大势得利,我教便要乘势而起,只是到时要辛苦尔等了”。

同方恭敬地说道:“师傅但有吩咐,徒儿万死莫辞”。

道真欣慰的笑了笑,问道:“你和你同轿师姐是怎么回事”?

突然闻听道真问及自己与师姐一事,同方耸然一惊,喃喃地道:“师傅怎么问起这个”。

道真一脸关切地说道:“你是我教的重点培养对象,未来景华道教的希望,师傅怎么能不关心你”。

同方感受到师傅是如此的关心自己,羞愧地道:“徒儿有错,明知同轿师姐已经成了太子的女人,还是没有忍住,请师傅责罚”。

此时,广场之上的巨大钟声响起。良辰已至,胤国太子汤定缓缓站立而起,正式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登基仪式。偌大的广场之上,一项项程序正在依次进行,只等司礼官最后宣布礼成,胤国太子汤定便是胤国国君。

汤定站在台上,神色淡定、庄严肃穆,确有君临天下之威。不过他的内心也是在等,等到自己成为真正的国君。

道真微微一笑,理解地说道:“你与你师姐感情深厚,也难怪你。只是你可知道,你师姐体内有蛊,她这样做却是会害了你”。

同方表情复杂地说道:“师姐说她的蛊只会进入第一个男人体内,对我没有影响”。

两人走到内院枯井之旁,道真调谑地说道:“说说那日起因”。

同方心中疑惑,师傅怎会对这些事情如此感兴趣。只是师傅有问,自己不敢不答,便含糊地说道:“那日,师姐从宫中出来看我。我俩见面之时,仿似空气中有一股令人着迷的味道,我俩便不受控制般拥在一起。后来,事情便发生了”。

道真取出一颗小药丸,递到同方鼻尖处,问道:“可是这个气味”?

同方使劲嗅了嗅,诧异地问道:“师傅怎知”?

道真微笑着对同方说道:“傻孩子,这就是师傅下的药啊。此药甚烈,吸入之后便会非常想着行夫妻之事”。

同方脸色潮红地问道:“难道是师傅想要徒儿和师姐好?嗯,那为何师傅还要给师姐种蛊呢”?

道真道:“因为你的身上也有‘殉情蛊’啊。本来是安排你师姐自杀殉教,而图大事。可是你师姐背叛师门,又在守卫严密的宫中,只能通过你来完成大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