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成为中兴名臣

《大唐:成为中兴名臣》

第51章李家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我们在前面分路,你先去见侯希逸一面,然后回卢龙。嫂子就拜托你先照顾着。还有文远兄若是带人下山,你与李守言一起商议,给他们都安排些职事,不识字的就充入燕平军中,再从燕平军中抽些人充作文吏。玉田那些招募的民壮,随他们意愿,愿意从军者才编入各军,不愿意的,任就叫他们做农户。还有咱们那些平卢军弟兄的家眷,若有想要迁去卢龙的,尽量要给安排。速鲁麻那边……”

“好了好了,我都知道了!”颜从迁哭笑不得的赵铎,“你不是都已经写在书信里面了吗?难不成临走时还要给我背上一遍?”

“唉……”赵铎叹气,“不数不知道,一数真是哪哪都是事。我这一去,至少得要八月初才能回卢龙,你们受累了。”

“说什么见外话,本就是分内事。”颜从迁笑了笑,“倒是安东都护府尚有四五千战兵,你们才要多加小心呢。可惜武技一途不可速成,要是多几位武兄这般的高手,便要让人放心得多。”

赵铎也在琢磨,要是有时间应该练出一支特别行动小队,就像以前部队中的“狼牙”“猛虎”“火凤凰”之类的。

反正现在又没有雷达监控,一旦两军交战,就先把大将给砍了,这仗打起来不就舒服多了吗。

怎么练他心里都是有数的,就是还没有合适的人选,也没有时间。

“不说这些,哪边都不容易。你好不容易才劝得嫂子不随我们去辽东,别耽搁了,免得她又改主意。”赵铎摆摆手,自己先拨转马头,向着辽东城的方向疾驰而去。

辽东建城已有数百年,汉末此处为公孙氏治下,辽东十二姓有十家在辽东城中,仅仅只有两家在柳城。

当然,这所谓十二姓只是源远流长,门楣高,而并非真像中原世家那般有操控朝堂,凌驾在唐律之上的本事。

从秦汉至今,这十二姓中的叶、解、靳,申,骆,川六家已经没落得跟寻常地方富户没什么两样了。

公孙家当年被司马懿杀得几乎绝了后,剩下的子弟多是与高丽人联姻剩下的,高宗年间平灭高丽之后,他们的地位就很尴尬,一般不会参与政事。虽然原因不尽相同,但作为曾经鼎盛一时的大燕后人,慕容家跟公孙家面临同样的问题,特别是在安禄山好死不死用了“燕”为旗号的节骨眼上,他们恨不得全族都变成哑巴和瘸子。

而高家不同,他们自诩为渤海高氏的旁支,有家谱可以追朔到高瞻叔其人,年年都往渤海高家派去子弟学习探亲。久而久之,就连渤海高家也都认了这门宗亲,在荐官与求学诸多方面给予了他们很多帮助。

而辽东城中还有一姓是远远凌驾在其余十一姓之上的——李家。

从唐高祖李渊开始,唐朝的每个皇帝都有给臣下赐名改姓的恶俗习惯,在他们的努力下,生生把李这个姓氏变成了华夏第一大姓。而在这遍地的“李”姓当中,有两支乃是清流,李唐皇族不但不敢去赐名,反倒要腆着脸去攀附。

这其一便是当朝国姓之源——陇西李氏。传闻始祖乃老子李耳后人李昙的长子,汉代的悲剧名人李广便是这一支的后代,同样也是现在李唐皇室自称的世系来源。

而李昙的另一个儿子李玑则为赵郡李氏的始祖,从李玑再传十四世,有人迁往辽东,创立堂号,成为辽东李氏。辽东李氏不同于高家那种攀上的宗亲,他们乃赵郡李氏定著六房之一,在赵郡李氏的族谱里都有着一席之地。

更别说往前数几代还出了八柱国之一的李弼,此人跟高祖李渊的父亲李虎是同事。隋末李密也出身辽东李家,其他各种各样的县公郡公,大官小官更是层出不穷。皇族承认他们乃是宗室远亲,虽说远亲不上宗谱,没看起来没什么好处。但有这层关系摆在那儿,只要唐朝不灭亡,辽东李家不作死造反,那他们的子弟就比其他人更有希望得到皇室的垂青。

赵铎很清楚,对付世家却不能用对付军将的方式。他那点花花肠子在军中行得通,是因为行伍之人性子都比较直,即便是数一数二的兵法家李靖同志,情商都低到令人发指,更别提史书上只有三四行字描述得王玄志。但真要到了世家朝堂的棋桌上,他担心自己会被吊打。

在自己实力不济的情况下,又想要跟一个厉害的棋手过招,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另一个实力差不多的棋手来帮忙。

他原本得计划是混进辽东城后,打着李守言得旗号去李家送个礼,搭上线了再想办法获得他们的助力。然而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光是想了想,还没来得及行动,李家的人便自己找上了门来。

“赵都尉,前面便是老祖所居之处,小辈不得召唤不便入内。您请徐行,老祖已经书房中等候。”

“嗯,多谢了。”

赵铎与带路的李家子弟相互拱手行礼,然后在他的指示下进了院门。

除了颜从迁那个长歪了的世家子不说,赵铎还是第一次正经见到大世家的子弟,跟燕平那几个的大户,还有密云妫川那些所谓的世家旁支相比,差别着实很大。

也不知道李家是从那里得到消息的,派了这位名为李毅景的小哥一直在进城的大道上等他们。吃了这么多天的土,这小哥也丝毫没有不耐烦,见人便是三分笑,说话有节,举止有度,很难不让人第一时间产生好感。

赵铎跟他谈了半刻钟,便决定随他来李家见他们老祖。

他们换了李家的车马,入城门时便完全没有被检查。进了辽东城,路上遇见几个安东军的校尉,对李毅景也是客客气气的。赵铎完全有理由相信,要是能得到李家的支持,任何人都能兵不血刃的拿下辽东城。

他们一路畅通无阻的到了李家宅子前面,赵铎再次意识到所谓世家能有多么巨大的能量。

李家自己便是一个坊。

本家大宅居中住老祖和嫡系子弟,周围或住旁支子弟或住李家家仆,坊中水井,粮仓,武库,族学,工坊一应俱全,一旦辽东城陷入战火,他们只需要将坊门一关,便能成为城中之城。

什么钱孙吴冯,跟人家相比就是一个大写的“穷”。

赵铎沿着院中的石板小路走了没多久,看见一排掩映在绿树之间的房舍,面朝碧水,两侧不光有树还有很多低矮的草本花木,有个老头蹲在地里悠闲自得的抛着粪水。

赵铎走过去,拱了拱手:“小子赵铎,敢问老丈这李家老祖可居此处?”

老头从容将手中粪水扬出去两丈远,点点头:“嗯,老夫便是,少郎君可是燕平令之子?”

“正是。”

老头垂下粪勺子,扭过头来,开门见山道:“老夫知道你来辽东所为何事,刘家之子今日便可替你要回来。只是你要放了高家二郎和王玄志,可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