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成为中兴名臣

《大唐:成为中兴名臣》

第58章募民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说白了还是观念问题。

以前的时候,北平郡的百姓十户有八户是军属,士卒分田却不纳税,家中人随便种种,够吃就行;从去年起,兵乱四起,粮食种多了还要被抢,说不定连命都保不住,谁又愿意去种田呢。

赵铎之前听过一个说法,说安史之乱之所以爆发就是因为北部边境没仗打了,士卒们搞不到廉价的奴隶,抢不到钱,也捞不上功勋,才鼓动安禄山造反的。老百姓也是一样的,用惯了抢来的人力和畜力,现在要让他们自己好好干活,反倒心中不忿。

以前的节度使们也多是武夫出身,恨不得把所有成年男子都招来当兵,钱粮嘛,可以找朝廷要,但是军队握在自己手上,就能想干嘛干嘛。有了这种想法做指导,士卒们自然骄横,普通百姓无力抗衡骄横的士卒,也只好将自家子弟也送去当兵。

恶性循环的苗头从现在就已经开始出现了。

“不种地是不行的。我们要定一个小目标,明年北平郡中所有的荒地都必须重起来!”赵铎拍了拍手,示意颜从迁那纸笔开始记录,“第一,重新丈量土地,划在谁家名下的地谁家种,不种的就全部收归郡府,正好很多难民没地可种呢。第二,开春之前,让速鲁麻汗牵头替咱们买一批耕地的牛马,还有军中淘汰下来的牲口,全都归入仓曹。阳公寻些人,春耕时驻扎在各村,督促村民耕种,郡中的牛马皆可免费借给他们使用,其名就叫做助农队。第三,到了秋收之时,助农队该为收粮队,除了租税之外,负责在各村收粮。我们只收栗米。一百石以内,按七文钱一斗的价格收;一百石到一千石,按八文钱收;一千石以上按九文收。同时,各县粮市也要开放卖粮,十文一斗,凡北平郡百姓每人每月可凭借县中记帐以七文的收购价买粮两斗。”

阳老爷子摸着胡须听得有点发愣,劝农之事他倒是听过,朝廷战时要限制粮食买卖他也能理解,但后面这些他就不懂了,赵都尉是想做粮食生意吗?

倒是李守言若有所思:“郡中收粮,则可以杜绝不良粮商趁百姓困苦,压低收粮的价格;亦可以让百姓多出的粮食有所去处,让他们不至于白种一季。而粮市里平价卖粮,则可救人一时之急,不至于仍由粮商借着兵乱,屯粮溢价。可若是有人在粮市用十文钱买粮,再以数十文的高价卖去别处,又该如何呢?”

赵铎笑了笑:“没关系,此事将由韩司法和阳司仓一起来办。想要在粮市买粮,就要出具身份证明。如果有一个或者一群人大量在粮市买粮,司法曹就可以好好查一查了。若只是想占朝廷便宜,那就得好好教育;若是通敌卖国……哈哈,该怎么做,不用我多说了吧。”

呵,这小子鬼机灵!

李守言差点笑出了声,他就说嘛,这小子怎么会在这儿漏这么大个洞!他肯定不是想不到办法杜绝,他压根就是专门留了个空子,想要对北平郡进行一波清洗呢!

之所以当着他们几个说,便是在提醒他们不要占这个便宜吧。

李守言看了看阳老爷子呵卢顺德,这两人还有点懵,他摇摇头,还得找机会跟着俩人好好说说,阳家卢家都不需要靠这点东西发财,可别踩到赵铎的坑里去!

鼓励种田只还是治标不治本。

人只有那么多,就是往死了干也只有那么一点儿产出,想要开荒,想要打仗,想要挖煤挖矿,想要造船扩大海运,都得要有人,很多很多的人。

可北平郡啥都没有,就连现在这点人养着都困难,又怎么才能吸引新的人来呢?

赵铎首先想到的是分房。

周围到处都在打仗,密云郡的难民要翻阅一整个军都山才能到玉田,一万个人逃过来,只有一半的人能到,逃亡的高潮就是这几个月,等阿史那家站住了脚跟,那些没跑的人恐怕也甭想跑得掉了。

但渔阳郡就不同,四万燕军驻扎在渔阳,董秦的静塞军驻扎在武清,双方时不时就要打上一场,渔阳百姓的生活只会越来越差。他们要么出海,要么往范阳逃,最后一个选择就是来北平郡。

如果移民北平郡就送一间房,这诱惑是不是比出海和去范阳都大了呢。

他向司士参军李正道了解了一下。

北平郡主要是土墙房子,靠老百姓自己用土,茅草加泥水混合擂紧,四面起墙之后,扣上屋顶,再在屋顶上搭上蓑草挡雨。一般人家修屋都要赶着农闲时穿插着做,到了冬天土冻住了就干不了什么事。而城中的大户则是多用砖瓦木料来盖房,这很费时间,像赵铎现在住的那个宅子,当初便修了足有近两年。

赵铎觉得这不是问题,只要不缺少材料,那盖房就是个组织问题,后世的中华被人称为基建狂魔,没道理子孙都有的基因,反倒在老祖宗身上体现不出来。

“这事要由李司士和卢司户一起来做。从迁记一下,首先,要在卢龙城周围寻地方建砖瓦窑。其次,所有进入北平的流民,全部必须在砖瓦窑中干三个月,才能给他们入户。入户之后,就可以按人口分房和田地。如果北平郡人愿意参加这项工作,包吃包住,按每日十文钱给予薪俸。最后,无论流民还是郡民,如果在砖瓦窑表现得好,郡县中选拔杂任官时,可以优先考虑他们。”

哗——

李守言差点没把胡子揪掉一根,前面那些都好说,顶多是得罪牙行的人,最后这一项的路子可就野了。按规矩,县中杂任官的来源是县中大户和郡府选拨,郡中杂任官的来源是郡中大户和朝廷选拨。若赵铎当上节度使,确实可以独断专行的进行这些官员的任命,可选拔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田舍汉吗?

他正准备开口劝诫,便有听见赵铎开口道:“各家子弟也可以去砖窑干活,砖窑人多自然也需要伍长队正之流,识文断字者正合用。有特殊才能之人,工钱自然要比寻常人多,表现得机会嘛,我想也不会少就是了。”

李守言眼睛一亮,生生把话憋了回去。

若事情真能像赵铎说得这样,在砖窑里干干活便能踏入官场,怕是连柳城的富家子弟都会跑来试试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