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修仙千年,出关让祖龙做选择

《大秦修仙千年,出关让祖龙做选择》

第三十章 被震惊到傻的荀子与韩非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在短暂的震惊过后,荀子和韩非面面相觑,似乎之前讨论的问题,已经没有了意义。

若是没有仙人,秦国老百姓使用的这种全自动收粮火焰符箓,作何解释?不就只有仙术这么一种说法吗?连仙术都出现了,仙人难道还能没有?

大家都是聪明人,要是江湖上,修为臻至化境的绝顶高手,搞出火焰收米,纵使匪夷所思,两人亦能勉强理解。

可如此普及民众,能供应所有百姓使用,要说这不是仙法,就太为难人了。

韩非都感觉脸有些疼,眼前秦国老百姓们每一张面对丰收的笑脸,每一张丢出去自动收粮的符箓,仿佛都丢到了他的脸上:“我,终究是井底之蛙了。”

“别说你了,我又何尝不是?”荀子自嘲以安抚弟子,目光灼灼,井底之蛙又怎么了?能有如此认知,起码代表他们已经爬出了深井,见识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旁边护送两人的骑兵,听到了这些惊呼赞美,作为秦人,都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可越发挺直的腰杆子,侧面彰显了心中的自豪之情:“这都要感谢焰灵姬。”

“焰灵姬?”荀子有些不明白,难道秦国的仙人,是一位妖姬不成?

骑兵见到荀子大儒都有不解的事情,面上的神情更加激昂:“就是上仙的弟子焰灵,不过豆蔻之年,就已经仙法有成。”

“之前乡亲们感谢焰灵大人的恩德,让大家不必再苦力收成,不过焰灵姬平易近人,不接受大人的尊称,所以百姓只好冠以焰灵姬之名。”

荀子和韩非都有些暗暗心惊,如此普及开来,帮助百姓收成的火焰符箓创造者,居然仅仅是一位十三岁的小女孩?而且只是上仙的弟子,并非那位上仙本尊?

那位上仙本尊,又该手段玄异到何等超凡脱俗的境界?完全超出了他们想象力的极限了。

不过,更令他们震撼的事情,这才刚刚开始。

咸阳城外的百姓们收完粮食之后,更是开出了耕种一体化的神奇铁皮车!

只见差不多两人高的铁皮造物,就这么开进了田地里头!

造物前端有不断高速旋转翻耕的一种新型犁,后端则是长长一排说不出名的器物,能将稻种逐排逐排的布置下去。

完全不需要耕牛或者老百姓辛辛苦苦弯腰插秧了!而且效率极高,往日里好多天才能翻耕完田地,结果到了现在,一车子开过去,不一会就翻耕兼播种一并结束!

“这,这!”荀子惊得白须都跟着一起抖,差点都要从牛车上面摔下来,韩非见状赶忙灵敏的扶住老师,同样震惊的接过话茬:“这又是什么机关造物?!”

骑兵扫了眼同伴,同伴暗暗点了点下巴,示意不涉及机密都能说,骑兵就来了谈兴:“那是我们秦国仙人学宫最新的造物!目前只有那么几台,在咸阳试用。”

“仙人学宫!”荀子听到这里,眼睛多出了几许疑惑,他就是为仙人学宫而来,可是看样子,这仙人学宫,好像是研究机关术的?

“是啊。”骑兵聊起这个,明显很开心,似乎与他切身相关:“听说这种农车是炼器系与机关系的学子们联手制作。”

“起因是一位机关系学子的父亲,腿有战场旧伤,那位学子不忍父亲辛苦种田,学习机关术,结合仙法,发明了全自动的农车!”

“这东西推广开来,我妹妹都不用下田了,父亲一个人开,都能很省力的干完农活。”

看到他说的起劲,另外一名骑兵也加入了话题:“说起这个,还有一则趣事,那位机关系学子想要搞农车,最开始被机关系祭酒公输仇责备,说当下任务是研究攻城机关。”

“结果公输仇祭酒被上仙骂了一顿,说民生为重,这才让机关系全力以赴,才做出了农车。”

荀子和韩非几乎都要快被震惊傻了,如此先进,如此不可思议的造物,居然只是学生做出来的?!

至于公输仇他们倒是有所了解,江湖上机关术分两大派,一是墨家,讲究非攻,在守城和民生方面的机关很先进。

另一家就是公输家,他们自称霸道机关术,专门钻研各种攻城机关或者破坏性机关。

可那位上仙,好像特别注重民生?连公输仇都被骂了一顿,听到这里,荀子和韩非对这位上仙,已经具备了相当好感,他们本就是注重百姓的人。

随后韩非猛的一颤,察觉违和:“不,不对啊!两位兄长,这都十月份了,百姓们还要种田吗?”

刚刚只觉得农车牛逼,现在才想起来,哪有农户十月还种地的?再过两月,大雪纷飞,农物冻死,岂不是白费功夫?

“哈哈哈!”回应韩非的,却是几位骑兵的哄堂大笑:“贵客多虑也。仙稻乃是上仙赐给秦国最大的宝物,不畏夏暑冬寒,旱不枯,涝不败,冻不死的。”

笑归笑,自豪归自豪,关于仙稻一年六熟这个消息,骑兵们却是极有默契的没有告知,深埋心底。

毕竟自古以来的文化就是如此,闷声发大财嘛,我可以让你知道,我是有赚,生活也好,但赚最大最多的核心,生活得究竟多好,是不会拿出去瞎宣传的。

荀子却是关注另外的点:“多谢几位壮士告知,可否再另外谈谈,这系为何物?机关系,炼器系?仙人学宫分两派吗?”

“并不是,其实……”骑兵们对待荀子还是比较尊重的,将七大系的事情都说了一遍,让荀子颇为神往,韩非更是飞快抓起车上的空白竹简做记录。

韩非正准备创作几本著作,宣传自己学术所得,很喜欢记录各种事物,说不得以后还会成为他著作的材料呢。

只不过看他在竹简上辛辛苦苦的抄录,抄完一条又摊开一条,在竹简上书写的异常艰辛,有骑兵看不过去,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从怀里拿出纸张和一支纤细的笔递过去:“贵客,要不,咱还是用这个吧?”

纸张和笔这玩意,老百姓们需要就自行购买,可军伍里面太多不识字的士卒,后来经过考虑,还是发了纸笔,用于家书,或者各伍通信,不识字就让识字的帮忙写。

这也让士兵们十分感激,可以常常与家中书信往来,不至于外出几个月不能和家里联系。

可纸笔到了荀子和韩非手中,发现这种雪白之物远超竹简方便之后,彻底哑口无言!

他们作为读书人,自然很清楚,这种轻便的东西对于文化传播有多么重要的作用,竹简跟纸张一比,简直恶劣到难以言喻的程度,说句不好听的,比较一下,拿竹简来擦拭那啥都特么嫌硬。

可如此贵重先进,白如雪的纸,竟随手就被一位秦国的士卒拿了出来……

一连串的新事物,将他们心神冲击到傻,久久未能回神,秦国,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仙人赐福下,竟离谱到这等境界吗?

良久,荀子才瘫软在牛车座位上:“出了井底,才发现这方天地,究竟有多么广阔,仙人,对,快带我去见仙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