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族

《唐族》

第14章野无遗贤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

李俶站在含元殿前,欣赏着这座集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为一体的世界之都。

也不知过了多久,大臣们都气喘吁吁的登上了龙尾道。

年轻一些的还好些,那些年老的纷纷满头大汗,连内衫都是湿的。

实在是李隆基很久都没在含元殿早朝过了,大臣们缺乏锻炼,有些生疏。

一些大臣看到李俶在这里,也不奇怪,显然早已得到了消息,而那些品阶较低的官员,都意外的看了李俶几眼。

到了殿前,又要开始重新整理队列,大臣们趁机会该休息的休息,该整理衣服的整理衣服,辰时一到,就该进殿面圣了。

李俶眨着眼睛到处看了看,不知道自己该站哪里。

就在此时,有人在后面拍了拍他的肩膀,李俶转过头来一看,原来是他那关键时刻就掉链子的便宜老爹。

李亨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过般,面露微笑,小声对李俶说道:“大郎等会儿就跟在为父身后,进殿后记得不要说话,只带着一双耳朵就行。”

李俶点了点头,跟着李亨走到右上首原来韦见素的位置。

韦尚书见父子两过来,很自觉的往后退了两步。

大臣们纷纷对李亨和李俶行礼,李俶学着李亨的样子也一一还礼。

整个过程没有一人说话,这森严规矩显然已经扎扎实实的烙印在了每位大臣心中。

“趋!”就在此时,洪亮的声音在含元殿内响起,在余音缭绕中,感觉整个大明宫都醒来了一般。

李俶认出了这是高力士的声音,意思是可以进殿了。

李亨带着人先一步踏入殿内,杨国忠落后一小步,而在杨国忠就要进殿的时候,又被安禄山撞了一下,显然是想让他出个丑。

不过杨国忠似乎早有准备,侧身躲了一下,终是没有摔倒。

杨国忠恨恨的看了一眼安禄山,忍住没有说话,等安禄山进去后,才伸脚踏入。

两人这辈子显然已经没有半分转圜的余地。

李俶还是第一次来含元殿,奢华自不必说,长安的建筑,在他的印象里就是大,而含元殿就更大了。

含元殿殿身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宽处足足有六十米左右,尽显壮阔巍峨,庄严大气之象。

大殿的正中央,九级白玉阶梯之上,就是那座象征着帝王无上权利的龙榻。

这个令无数枭雄豪杰不惜一切都想要坐上去的位置,感谢大臣们的衬托,让李俶这个不尊皇权的现代人,也觉得的确有那么一丝丝的恢宏大气。

龙榻并非李俶想象当中的通体金色,而是五彩缤纷,色彩明艳。

听说这是以珐琅彩为原料进行着色,纯天然无污染。

龙榻上的云纹飞龙乃是掐丝而成,纤巧精细,栩栩如生。

飞龙周围有莲花、瑞兽环绕,并镶嵌着无数的宝象花和缠枝莲。

整座龙榻充满质感,巧夺天工,极尽奢华之能事,确实不是电视里那些模型道具能比的。

“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驾~到~!”

听到一长串的名字,李俶眨了眨眼,第一时间想的是,若高力士念错了一个字,后果估计不太美妙吧?

这是皇帝的尊号,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唐太宗就没有,人家要脸不敢这样标榜自己,这些后世子孙们可就没这么讲究了。

李隆基还算好的,能让高力士一口气念完,宋朝有些更离谱的,能把人活活憋死。

念过之后,李隆基缓缓走上龙榻。

“拜!”

随着高力士一声唱呵,文武百官纷纷跪下行礼,李俶本来想喊句万岁,声音在喉咙里转了一圈,又缩了回去。

因为大殿里除了跪拜时发出声响之外,一片寂静。

这些礼仪本该有礼仪官一一说明,但“李俶”早就学过了,这位假太孙只得跟着大家做。

“兴!”

好吧,李俶知道该起来了。

三次稽首礼完成,大臣们分列左右,这时候有小太监给大臣安置小凳子。

李俶本来也想要一个,左看右看发现都是些年老的大臣,知道没有自己的份了。

一直到此时,端坐在龙榻上的李隆基都未说过一句话,活像个吉祥物。

就在李俶胡思乱想的时候,“吉祥物”说话了,声音经过大殿的加持比平时洪亮厚重了许多。

“诸位爱卿,有事启奏!”

李隆基话音刚过,杨国忠就第一个站了出来。

“臣杨国忠有事启奏!”

“准奏!”

“启奏陛下,春闱已毕,进士科“杂文”、“论”、“策”、“贴经”、“诗”,五场只进行了“杂文”、“论”、“策”三场。

经礼部与诸相公讨论后认为,今年参考进士科的士子,均无进士之才,是以取消了今年进士科的考试。”

杨国忠话闭,大殿中不断有吸气声传来,就连李俶也是有些迷茫,搞不懂杨国忠的骚操作。

李隆基面无表情的没有说话,看不出喜怒。

科举考试可不是儿戏,唐朝的科举考试有几十科,然而最终要的就是“进士”和“明经”两科。

其中又以进士最难,也最为重要。

这是国家选拔人才的渠道,也是唐太宗为了打破世家豪族而强力推行的政策。

然而再难,也不可能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吧?说取消就取消,真就当治国是煮虾子了?

就在此时,站在李俶身后的韦见素站了出来。

“臣韦见素有事启奏!”

“准奏!”李隆基声音都大了许多,能听出是有些发怒了。

“臣认为,今年春闱进士科无士可取,乃是圣人在世,祥瑞之兆。”

“厉害了,我看你怎么圆?”李俶心中好笑,这些人胆子也太野了,真不知道要玩儿什么花样?

韦见素顿了顿继续说道:“《尚书大禹谟》有言,野无遗贤,万邦咸宁。”

“圣人将万年县改为咸宁县,不就是希望能够如此吗?

而今在圣人治下,出现了无才可取的千古未有之事,足矣说明我大唐才俊在朝,野无遗贤。

真真不愧为盛世天宝,当为大唐贺,为圣人贺!”

“为大唐贺,为圣人贺!”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满朝文武像是排练好的一般齐齐跪下叩拜,声震朝野,只剩下李俶像个傻瓜般呆愣愣的站在当场,直到李亨见状不对拉了他一把,他才反应过来跟着匍匐在地。

李俶抬起头来望了眼坐在上首的李隆基,这位圣人,正以手抚须,龙颜大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