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

《而立》

第25章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妈妈从医院回来后,外公和外婆就时常过来帮忙。

外公很久之前就没有什么头发了,冬天时总是要戴一顶帽子。作为一名朝鲜战争的退伍老兵,他身上从没什么赘肉。他穿着掉色的老式军大衣,走路时脚喜欢挨着地,发出“踢跶、踢跶”的响声。他习惯坐在沙发上,双手把衣服裹紧。军大衣的领子很高,能把他的大半张脸给遮住。他的眼睛就藏在里边,机警地观察着,紧闭着嘴唇一言不发。削瘦让他的皮肤紧紧贴在了骨头上,面颊和太阳穴都深深陷了进去。第一次见他,很少有人觉得这个看似瘦弱的老人是个退伍军人。只要他把缩在袖子的手伸出来,那粗壮的骨头、凸出的青筋,就会让相信他确实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外公的手一到冬天就会长冻疮,也不知道是否与当年的战争有关。他从来没有和我们说过那段历史。但他隐忍的性格,让我每次观看相关影视时都会想起他。

外公的字写得好,虽然笔法有些江湖气,但贵在刚劲有力。他还喜欢下象棋,水平比爸爸差一点,棋品比爸爸好很多。他从不悔棋,被人白吃了一只车也不悔。爸爸觉得胜券在握时,会主动问他。这时外公就会掏出与自己身材极不相称的左手,挠挠头后把自己的棋放回去。他还有一本算命的书藏在被褥下面。我翻出来按照自己的生辰八字算了算,实在算不上好命。

不久后,妈妈就结束了自己的经商生涯。我们搬回了新房。从此以后,我每天都要骑十多分钟的车才能到学校。过了新桥后,我会绕到一中的小巷子里,因为田鸡走的是这条路。这样我们就可以一起上下学。所以,班主任常用“穿一条裤子”来形容我们。这一条巷子里有很多买文具的店,还有两家专卖书画用品的。离路口不远的地方,有一座石雕的贞洁牌坊。多年风吹雨打下,雕刻的许多细节早已模糊。牌坊的中间正好能过一辆家用车,车技不好的人发生剐蹭也是常有的事。

有节自习课上,蚊子突然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

“十八岁之前拿诺贝尔文学奖。”我毫不脸红地说。

“诺贝尔,还十八岁,你是疯了吧?”他的眼神里满是震惊。过了一会儿,他摸了摸下巴歪着头说,“那我就拿个诺贝尔生物学奖吧。”我觉得他也没开玩笑。现在想来,这真是个笑话。最可笑的是,我们竟然那么想拿诺贝尔奖。

那段时间,我看得最多的就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全集。在一家小书店买的,比脸大、比手粗,却轻飘飘的,明显就是盗版书。但盗版书便宜,才二十块钱。《仿徨》《呐喊》《朝花夕拾》《且介亭文集》等主要作品都在里边。字很小,纸张还泛黄,错别字也有不少,看起来特别吃力。别人都说先生的杂文好,我却独爱先生的。文字简洁有力,还藏着一股古典的韵味。我仿照《狂人日记》在作业本上写了一篇,觉得还行,就用信纸誊写了一遍,寄到了《月报》。一个月后,班主任说办公室下有一封我的信。我隐约猜到了信的由来,一时竟不好意思下去拿。下了早自习,我假装从办公室外路过了好几次,逮住大部分老师都在低头忙事的机会,溜进去把写着我名字的信封顺了出来。一出办公室就把信封塞进了裤兜里,心惊胆战地走回座位。趁没人注意,把信封扔进。

晚上回到家,我就把门关上,把里的远方来信小心翼翼地拿出来。信封被里边的东西撑得鼓鼓的。当时一捏在手里,我就知道被退稿了。我花了整整一分钟才把信封打开,除了我辛苦抄写的手稿外,还有一张打印纸:

张牧作者:

您好,来稿收到,感谢你对我刊的喜爱和支持。因《月报》月刊是选刊杂志,不刊登原创稿,因此您的稿件无法采用,特表歉意。现将原稿退回,请查收。

此致

敬礼

月报编辑部

2008年3月21日

我把退稿函轻轻折好放回信封。在书桌的抽屉里找了一个隐秘的角落,把我理想道路上的第一次失意深藏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