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下西洋,俘虏圣女贞德

《大明:下西洋,俘虏圣女贞德》

2.【世界来探索他们了】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周君寿向来喜欢和船员们混在一起。

他来自数百年后的现代,落到1442年印度的卡利卡特,即大明口中的“古里”,潮湿的香料之都。

他寄宿在古老破败的禅修院中,静静等待着一支船队。

来自大明的船队。

古里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港口,来自东西的航海者在这里补充淡水与食物。

在原本的历史中,来自东方的郑和,与来自西方的达.伽马都将葬身此处。

而周君寿,很可能已经改变了那段历史。

他登上了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凭借前世的知识,绘制出了远航向欧洲的海图。

周君寿将一桶淡水密封好,躲开散发着盐巴气味的腌制肉,穿过倒挂在天花板上的咸鱼,走出了阴暗的船舱。

晴朗的天空洒下温润的金色阳光。

他们已经花了两个月,穿越了热带风暴。

甲板上的鲜血已经在暴风雨的洗礼之下微不可查。

那是王景弘的鲜血。

周君寿想道。

王景弘是个优秀的航海家,外交家。

在郑和去世后,是他带着船队归航,也是他再一次继承了郑和的遗愿。

但他,是锦衣卫。

几年后,他的子侄会被封为锦衣卫千户侯。

据此推测,王景弘恐怕是永乐帝朱棣布下的暗子。

所以...

周君寿闭上了眼睛。

他排除王景弘这个不稳定因素。

动手的是四个四品太监。

王景弘以为他们是自己人。

殊不知周君寿早一步说服了他们。

“在海上没人记得你们的缺陷。”

“你们是想在海上当个男人,还是回大明当太监。”

27年后,一个叫王振的太监,为了统领千军的快感,带着大明皇帝,在土木堡耗尽了大明的数代之积累。

对于太监来说,最难以抵挡的,就是再次成为男人。

尤其是品尝过这滋味后。

“若归大明,我不过做腐儒酸书生。”

周君寿盯着那淡淡的血痕,似是在和王景弘对话。

他本不愿与王景弘为敌。

回了大明,他也许能成为一代名相,也许能阻止土木堡之变,也许能成为张居正一般的人物.....

甚至操控得当,他能当上皇帝或者更在皇帝之上,也说不定。

“但我既然站在了这个时代,我的事业就不会局限于一人登青云,一生享富贵。”

周君寿低声道。

哪怕他成为了皇帝,建立了一代新的王朝,也不过是又一个三百年王朝轮回、

换汤不换药罢了。

遥想战国乱战,秦末厮杀,东汉末年,五胡乱华,宋末屠城.......

这些狰狞的王朝末世惨状,不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农工商贾,都会被卷入这场人口减半的开绞肉机中。

“我许给这个世界以更好的愿景。”

“我要带着这个时代加速跑,跑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快,比原本的历史更快!”

因此,周君寿不能回大明。

时代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意志或信念而动摇。

不然历史就该是关羽疾走八百里,出麦城,往东吴,取孙权项上首级。

不然就该是岳飞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可惜,他两位人头落地。

大明是一个坚固的封建王朝,永乐皇帝更是封建皇帝中的典范。

这样一个时代,甚至没有工业革命的基础。

机器一转,人心不古。

工业革命会动摇封建皇帝的统治基础,

日本德川家康所谓:‘让农民半死不活,是政治的秘诀。’

罗马皇帝所谓:‘给奴隶点事情做吧!’

商君书中所谓:‘疲民。’

这些人作为封建君主,封建知识分子,早就认识到了生产力的解放,会动摇他们统治的基础。

乾隆不接纳西方科技,也不是因为他愚蠢。

而是他清楚的知道,工业革命后的时代,没有封建实权君主的位置。

人民半死不活,疲于奔命,才能让皇帝坐稳江山。

那周君寿的选择只有一个了。

“大洋彼岸山河秀,黄金万两入我宝船来!”

周君寿盯着远处的海岸。

用海外殖民产生的大量财富,去冲击大明的社会结构。

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不得不使用一些血腥的手段,

而他殖民的目标,趁虚而入的目标正是.......

“是陆地!是山!!!”

周君寿听到了船员的高呼。

穿越风暴后的第七天,他们终于看到了一片全新的陆地。

那是一座由岩石铸就而成的山峰,矗立在一座狭隘海峡的一侧。

柔顺如苏杭丝织的浮云在山顶上飘过,恰似仙人飘飘乎乘云驾雾。

这般奇异的景象,让船员们啧啧称奇。

而周君寿走到了船头,看着这一幕。

他认得这座山峰。

“这是海格力斯之柱。”

“是希腊神话中完成十二试炼的大力神命名。”

“它是古罗马帝国的边境,是地中海的地标。”

周君寿迎着海风大声说道,他的声音顺着海浪,传到整个船上。

“柏拉图曾幻想过这山之外的亚特兰蒂斯,奥德修斯曾在这山之外见到炼狱的山峰。”

“这里是赫拉克勒斯试炼的最远处,是寻找金苹果必须跨越的障碍。”

周君寿伸出手,高高地指向那座山峰。

“这是西方荣耀与幻想,伟业与史诗的终点与起点。”

“未来,欧洲人会从这里开始探索世界。”

周君寿的眼睛中熠熠生辉,似是明眸星火。

“而今,世界来探索他们了。”

…………

1422年10月9号,周君寿与郑和带领的大明船队达到了欧洲大陆,

在地中海与大西洋的边境,周君寿遥望象征着欧洲边界的海格力斯之柱,说道:

“而今,世界来探索他们了。”

这句话象征着大明对欧洲殖民的开始,也是大明帝制崩溃的导火索。

———————《大明及欧罗巴共和国高中通用教材:历史必修三》

【打算以后主角完成某个大事件的时候,都会通过结尾这种方式虚构书籍,来从另一个视角回顾,不知道各位大佬感觉怎么样?】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