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宗室子弟开始的大唐生活

《从宗室子弟开始的大唐生活》

第三十五章 出征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大唐龙朔二年,五月初一,这日集结了府上所有的幕僚,护卫铁匠木匠,军医。

统一制定名册,发名牌,定基础班子。

家丁共计一百八十六人,拨五十人建亲卫队,队正周兴,队副张弦,陈均。

王平,王安,蒋云峰,木英,为随身护卫。

其余人建,县府护兵,由李璋直接统帅,左县尉蒋超,右县尉封德茂为副统。

其中三十六人,皆是堂兄家中和府上原本的护卫,最为忠诚,知底,分配到各队,什里,掌握汇报士气军情。

基层幕僚共计五十六人,拔二十四人组建六曹官基层班子,由县丞刘平桠,主薄冉言协掌!

十二人于县内佐官做吏员,十人为军政参事,另外六人是暂定的管理亭长!

铁匠十七人,木匠六人归县工曹主掌。

提前几天集结,是想训练基本配合,无论佐宫幕僚,军事匠人,都要经过五天的行进训练,不求像精锐部队那样,但最起码,有个章法。

夜里扎营,巡哨,休息,吃饭,喝水,甚至排泄,都要提前有个主意,要不以后两眼一摸空,还要当时决定。

扎营需寻离水源近,易防守的地势,平原处需要挖壕沟,建栅栏,防止夜里敌军偷袭一窝端。

巡哨则分明哨,暗哨,分哨,规定每个队五十人包哪几个哨位,哨兵几个时辰换,或几天一换,查哨是哪些佐官,军事参政。

吃饭喝水,也要看天气而定,得喝前夜熬的开水,不得喝生水,吃饭是什里组织,还是队里组织。

军中排泄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驻军得要挖个深沟,集体厕所,若是行军中则要几人一对,汇报长官后一起排泄。

经过几日的不断磨合,相互之间最起码叫上名字,知道自己负责的哪块,遇到训练过的事情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心里好有个基本的对应。

这也是短时间内训练,能做到最大的准备了!

大唐龙朔年,五月初六,东都,洛阳城。

随着一阵嘎吱嘎吱的声音,厚重的定鼎门被缓慢推开,随后一对军士,扛着大唐军旗率先走出。

接着,后面逐渐走出其余军士,按照团的编制扛起旗帜,李璋的幕僚队伍走在队伍后方。

城门外,早己聚集着士卒的家属,成群结队,想哭却不敢哭,只得大力的挥手,叫着家中父亲,丈夫,儿子,亲戚朋友的名字。

片刻后李璋也看到了,自己的兄长嫂子,和族内的堂兄弟正在叫他定国!

他骑在马上,双眼有些微红地向他们行了一礼,随后挥了挥袖袍,扬尘而去,不再回头望去。

此次支援百济的人数共有三千二百人,分别抽调了京畿道两个整编中等折冲府,和莱州的一个上等折冲府。

用了月余,终于来到河南道登州,这里是海道支援百济,高句丽守军的港口。

刚到当地安置下来,早已在此等候多时的刘县丞(平桠),就寻了过来。

双方见面十分高兴,刘平桠还不断的给李璋行礼,感谢知遇之恩的话.......。

李璋:“对了,托你办的事拖了没有?”

刘县丞:“三郎寄信给我没多久就已办齐了。”

“之后吴郡张家,江东吴家果然派了江船过来,两条皆是能载二千石,是能在海上行走的大船!”

“三郎之前让我买本地的粮食,海盐,并收购渔民捕来的海鱼。”

“鱼肉和粮食煮熟后晒干入军粮里,加些盐粒,压缩完后用干荷叶包裹,以便于储存。”

“每份半斤,共制一万五千份!”

“还有三郎交代的鱼油,也已熬制好,装入木桶内封死,但鱼油颇为难得只制了二百多桶,每桶二十斤!”

“至于郎君交代的调料盐巴,共采买了五十石就在船上!”

李璋听完,高兴的点了点头,平桠兄办事我是放心的!

刘县丞此时却有些扭扭捏捏的说道:

“还有就是县里听闻郎君要去百济,不少的父老乡亲都将自家的儿子,随船跟来,我怎么也拦不住!”

李璋一愣并问到:“都多大的岁数?”

刘县丞:“他们在县里自行组织了招募,年龄不够的太老的,都已淘汰掉了,只留了一百二十多个年轻力壮的男子,大多都是渔民!”

“郎君要让他们回去吗?”

李璋无奈的摆手说道:“罢了,便随我去吧!”.......

在登州休整了一日,军中便开始搬运物资,准备渡海进入百济。

周遭马骡嘶鸣,害怕的不敢踏上船,马夫们不断挥舞着鞭子,最后好几个人齐心协力才将它们拉入船上。

之后,军士登船,开始渡海。

经过数日航行,终于在大唐龙朔二年,六月二十七这日,到达了百济境内!

晨曦,随着船上的鼓声咚咚作响,就像是一块巨石投入海面之上,泛起涟漪,然后迅速扩散。

紧接着,其他船只也传来咚咚咚的鼓声,响彻周边。

然后随着江口,进入敌境!

又航行两日,方才到了泗沘城,熊津都督府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